【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型模块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投入到新能源的车型开发中,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的占比越来越高,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0003]然而,在电动汽车尤其是是电动轿车的车高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受电池厚度及整车通过性等影响,电池的离地间隙不能太小,车高设定太高又影响风阻、动力经济性和造型美观性,那么如何解决纯电动轿车车高与造型、动力经济性、总布置、人机舒适性及上下车方便性问题就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轿车的车高设定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车身工艺结构、造型风格、总布置及电池结构、乘坐舒适性和上下车方便性等,合理设定电动轿车的车高,解决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初步确定电动车车高:根据电池厚度、离地间隙、电池与地板下表面距离、车身地板结构厚度、地毯厚度确定初步的电动车车高;步骤二:根据人体坐姿、造型空间、上下车方便性确定人机姿态布置方案;步骤三:根据车身结构及工艺特点要求确定整车空间及结构方案;步骤四:效果评审:通过人机台架和Seatingbuck模型进行人机上下车方便性和舒适性评价,符合人机的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如下内容:S11:确定电池厚度: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布置于地板下部,厚度包括140mm、125mm和110mm;S12:确定离地间隙:纯电动轿车满载最小离地间隙控制在≥120mm或满载通过角≥10
°
,整备离地间隙设定在≥150mm,且整备质量下动力电池离地高度比最小离地间隙大5mm以上S13:电池与地板下表面距离:动力电池包上表面与地板下表面之间预留8mm
‑
10mm的间隙,用于安装一层隔音防火棉;S14:车身地板结构厚度:纯电动轿车的地板厚度为0.7mm,在地板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的厚度为5mm;S15:地毯厚度:地毯采用高密度隔音材料,地毯厚度为20mm
‑
3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厚度为125mm或110mm;厚度为125mm的电池厚度通常在高档车中,为定制,成本高,能很好控制车高及续航里程;厚度为110mm的电池主要配置在中高档车型中,成本高,对控制车高贡献明显。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载状态下,动力电池离地间隙≥125mm,在整备状态下,动力电池离地间隙≥155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排脚部地毯厚度为30mm,后排脚部地毯厚度为30mm,地毯的压缩量设为5mm;前排踵点距离地板为25mm,后排踵点距离地板为15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天幕结构的电动车车高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内容:S21:人体坐姿:采用SAE95%的人体布置,结合已有车型的开发经验和在试验台上的主观评价结果,确定电动轿车的驾驶员坐高H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显丰,赵国栋,汤小虎,杨雪峰,秦广义,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