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包括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和平衡油路系统,每个所述钢丝绳悬挂装置包括:楔形绳环、悬挂伸缩构件以及换向叉,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销与所述楔形绳环连接,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所述换向叉连接;所述悬挂伸缩构件包括连通油缸,布置于所述连通油缸活动端的垫块,所述连通油缸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块的顶部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开,能够实时监测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受力是否均匀,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运输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矿业开采技术的发展,矿井开采的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在立井提升中,一般采用多绳提升方式,由于钢丝绳本身的特点及滚筒绳槽之间存在偏差,会导至各根提升钢丝绳之间存在受力不均,并且随着提升高度的增加表现越明显,为此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动态、静态调绳距离更长,同时因开采的深度增加,提升钢丝绳长度增加相应重量增加,这种受力不均无法有效监测并及时修正,极容易造成钢丝绳悬挂装置的损坏。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悬挂装置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采用高度空心活塞杆结构的连通油缸,且在连通油缸活动端的垫块底部固设有压力传感器,其能够解决各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受力情况无法有效监测的问题,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包括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和平衡油路系统,每个所述钢丝绳悬挂装置包括:楔形绳环、悬挂伸缩构件以及换向叉,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销与所述楔形绳环连接,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所述换向叉连接;
[0006]所述悬挂伸缩构件包括连通油缸,布置于所述连通油缸活动端的垫块,所述连通油缸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块的顶部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油缸为单级压缸,且缸体与活塞杆均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包括:Q690D或HG70。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二连接销均为中空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油路系统包括液压连通组件,所述液压连通组件包括总管路,总管路通过多个支管路与每个所述钢丝绳悬挂装置内的连通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连通油缸活塞杆采用中空结构,直径相应增加,缸筒及活塞杆均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可以保证在同等载荷情况下自动平衡悬挂装
置行程增加稳定性增强同时重量减轻;通过在垫块的底部固设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能够实时监测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受力是否均匀,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中连通油缸与垫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中垫块与压力传感器的配合示意图。
[0016]图中:1、楔形绳环;2、悬挂伸缩构件;3、换向叉;4、连通油缸;5、垫块;6、压力传感器;11、第一连接销;12、第二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请参图1至图3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包括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和平衡油路系统,每个钢丝绳悬挂装置包括:楔形绳环1、悬挂伸缩构件2以及换向叉3,悬挂伸缩构件2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销11与楔形绳环1连接,悬挂伸缩构件2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销12与换向叉3连接;悬挂伸缩构件2包括连通油缸4,布置于连通油缸4活动端的垫块5,连通油缸4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垫块5的顶部固设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通过在垫块5的底部固设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能够实时监测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受力是否均匀,使得悬挂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0020]连通油缸4为单级压缸,且缸体与活塞杆均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包括:Q690D或HG70。连通油缸4的活塞杆采用中空结构,直径相应增加,缸筒及活塞杆均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可以保证在同等载荷情况下自动平衡悬挂装置行程增加稳定性增强同时重量减轻。垫块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压力传感器6嵌设于凹槽内。第一连接销11与第二连接销12均为中空结构,直径不变,满足与原有设备的互换性,同时重量减轻。平衡油路系统包括液压连通组件,液压连通组件包括总管路,总管路通过多个支管路与每个钢丝绳悬挂装置内的连通油缸4的无杆腔相连通。在同等载荷的情况下,自动平衡悬挂装置行程增加1/3,设备重量减轻约1/10,并且稳定性更好。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包括多架钢丝绳悬挂装置和平衡油路系统,每个所述钢丝绳悬挂装置包括:楔形绳环、悬挂伸缩构件以及换向叉,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销与所述楔形绳环连接,所述悬挂伸缩构件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所述换向叉连接;所述悬挂伸缩构件包括连通油缸,布置于所述连通油缸活动端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油缸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块的顶部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面与活塞杆的外端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征,张海峰,寇磊,孙海永,杜坤,胡震宇,胡长华,李新明,张希川,张欣,郝崇林,王金,王韶卿,庞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