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6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气阀,涉及气力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止回结构、带有进气口的前阀体和带有出气口的后阀体,还包括中阀体;中阀体两端分别与前阀体和后阀体固定连接;止回结构设置于前阀体与中阀体之间;后阀体与中阀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过滤网将粉状物料阻隔在后阀体内,防止粉尘积累到止回结构上造成止回功能失效,使补气阀的适应性大大提高,特别满足气力输送管道先导补气节能系统。特别满足气力输送管道先导补气节能系统。特别满足气力输送管道先导补气节能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补气阀。

技术介绍

[0002]气力输送系统采用气固两相流的原理,以压缩空气作为输送物料的媒介和动力,将粉状物料输送到远方收集点。气力输送技术分为负压气力输送、低正压气力输送、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等。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以其耗气量低、输送出力大、管道磨损小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补气阀作为关键零部件,大量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将压缩空气补进到与粉状物料侧的工况。现有的补气阀大多采用止回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进气口的前阀体和带有出气口的后阀体,止回结构设置于前阀体和后阀体之间),由于补气阀需要将压缩空气补进到粉状物料侧,当各种工况出现回流止回时,部分粉状物料进入补气阀的后阀体内,经过较长时间、多次止回动作后,后阀体内沉积较多粉尘,造成止回橡胶密封结构积灰,最终造成止回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气阀,包括止回结构、带有进气口的前阀体和带有出气口的后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阀体;所述中阀体两端分别与前阀体和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止回结构设置于前阀体与中阀体之间;所述后阀体与中阀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中阀体侧壁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用于连接压力传感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网间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止回结构采用橡胶回弹止回结构或弹簧活塞阀板止回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回弹止回结构包括带有透气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前阀体的一侧抵接有橡胶密封垫,所述橡胶密封垫覆盖支撑板的透气孔;所述支撑板与橡胶密封垫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活塞阀板止回结构包括带有活塞孔的挡板,所述活塞孔远离前阀体的一侧抵接有活塞阀板;所述活塞阀板滑动套设于滑柱上;所述滑柱远离前阀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中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活塞阀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中部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过滤网;所述转轴靠近前阀体的一端设置有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底部与邻近的过滤网抵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靠近后阀体的一端设置有搅动支架,所述搅动支架上铰接有搅动叶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刷盘,所述刷盘的刷毛与过滤网抵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后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过滤网将粉状物料阻隔在后阀体内,防止粉尘积累到止回结构上造成止回功能失效,使补气阀的适应性大大提高,特别满足气力输送管道先导补气节能系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补气阀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补气阀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补气阀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补气阀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补气阀的涡轮叶片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补气阀的搅动支架示意图。
[0021]其中,1

前阀体;2

后阀体;3

止回结构;4

中阀体;5

过滤网;6

转轴;7

涡轮叶片;8

刷盘;9

搅动支架;11

进气口;21

出气口;22

螺旋槽;31

支撑板;32

橡胶密封垫;33

螺栓;34

挡板;35

活塞阀板;36

滑柱;37

弹簧;38

支撑架;41

压力检测口;91

搅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0023]如图2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补气阀,包括止回结构3、带有进气口11的前阀体1和带有出气口21的后阀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阀体4;所述中阀体4两端分别与前阀体1和后阀体2固定连接;所述止回结构3设置于前阀体1与中阀体4之间;所述后阀体2与中阀体4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通过设置过滤网,将粉状物料阻隔在后阀体内,防止粉尘积累到止回结构上造成止回功能失效。
[002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阀体4侧壁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口41;所述压力检测口41用于连接压力传感器,便于输送逻辑判断,当补气阀内压力超出设定值时,开启补气阀,当补气阀内压力处于正常范围时,关闭补气阀。
[002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5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网5间隔设置,以提高过滤效果。
[002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止回结构3采用橡胶回弹止回结构或弹簧活塞阀板止回结构。
[0027]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回弹止回结构包括带有透气孔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远离前阀体1的一侧抵接有橡胶密封垫32,所述橡胶密封垫32覆盖支撑板31的透气孔;所述支撑板31与橡胶密封垫32的中部通过螺栓33固定连接。补气阀开启时,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前阀体1,进而作用到橡胶密封垫32,使橡胶密封垫32发生形变,被覆盖的透气孔漏出,气体从透气孔中排出;补气阀关启时,橡胶密封垫32弹性恢复,重新将透气孔覆盖。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活塞阀板止回结构包括带有活塞孔的挡板34,所述活塞孔远离前阀体1的一侧抵接有活塞阀板35;所述活塞阀板35滑动套设于滑柱36
上;所述滑柱36远离前阀体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8;所述支撑架38与中阀体4固定连接;所述滑柱36上套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一端与活塞阀板35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38连接。补气阀开启时,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前阀体1,进而作用到活塞阀板35,进而压缩弹簧37,使被覆盖的活塞孔漏出,气体从活塞孔中排出;补气阀关启时,活塞阀板35在弹簧37的弹性作用下恢复,重新将活塞孔覆盖。
[0029]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

5所示,所述过滤网5中部转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过滤网5;所述转轴6靠近前阀体1的一端设置有涡轮叶片7,所述涡轮叶片7底部与邻近的过滤网5抵接。补气阀开启时,气体在阀内流动,进而带动涡轮叶片7旋转,涡轮叶片7对过滤网5进行刮削,过滤网5网孔内堵塞的粉尘在振动作用下掉落。有效防止过滤网5堵塞。
[0030]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气阀,包括止回结构、带有进气口的前阀体和带有出气口的后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阀体;所述中阀体两端分别与前阀体和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止回结构设置于前阀体与中阀体之间;所述后阀体与中阀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阀体侧壁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用于连接压力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网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结构采用橡胶回弹止回结构或弹簧活塞阀板止回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回弹止回结构包括带有透气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前阀体的一侧抵接有橡胶密封垫,所述橡胶密封垫覆盖支撑板的透气孔;所述支撑板与橡胶密封垫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奇吴超杨昱薛超凡张雪飞兰宇梁晓华梁世超孙希瑾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