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09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包括:施力杆;与所述施力杆下端固定连接的取样筒顶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取样筒顶板周侧的多个取样筒侧板,所述取样筒顶板和多个所述取样筒侧板靠近抵接时构成筒状结构;以及有选择地驱动所述取样筒侧板朝向或背离所述取样筒顶板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取样筒顶板和取样桶侧板相向运动抵接时连接处密封良好,取样筒顶板和取样桶侧板相背运动完全分离开,能够实现取样装置完全开启,样品土壤方便取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样品土壤的整体性和原始分层效果,提高对土壤的后续分层化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土壤样品检测的真实性。提高了土壤样品检测的真实性。提高了土壤样品检测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采集
,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检测是对生态环境监测的一种手段,土壤检测需要到目标区域取土,为保证取土的完整性,一般都会使用土壤采集器。
[0003]当需要取出土壤采集装置中样品内的样品土壤时,为了避免破坏样品土壤的整体性,提高对土壤的后续分层化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公告号为CN2177655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采集装置,该专利通过设置由两个半圆形筒对接形成的收集筒,在采集样品土壤后,两个半圆形筒底部能够向两侧打开,从而方便在不损坏样品土壤的前提下将其轻松取出,解决了现有采集装置采集的样品土壤取出不够方便的问题。由于该专利的圆板具有一定的厚度,为实现半圆形筒可绕圆板旋转,半圆形筒应与圆板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然而,使用中发现由于间隙的存在,土壤中的硬质颗粒很容易夹设在间隙处,硬质颗粒的存在容易导致半圆形筒无法绕铰接件为中心进行旋转,造成半圆形筒旋转困难,进一步造成土壤仍然难以取出的现状。
[0004]鉴于以上情况,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收集筒无法完全开启,致使样品难以取出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收集筒无法完全开启的问题,方便样品土壤取出过程。
[0006]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包括:
[0007]施力杆;
[0008]与所述施力杆下端固定连接的取样筒顶板;
[0009]活动设置在所述取样筒顶板周侧的多个取样筒侧板,所述取样筒顶板和多个所述取样筒侧板靠近抵接时构成筒状结构;
[0010]以及有选择地驱动所述取样筒侧板朝向或背离所述取样筒顶板运动的驱动组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筒顶板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取样筒侧板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扇环形,所述扇环形的小扇形的半径与所述圆形的半径相等。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3]套设所述施力杆的周侧且与所述施力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施力环;
[0014]用于驱动所述施力环沿所述施力杆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驱动单元;
[0015]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施力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由上到下朝向所述取样筒侧板方向倾斜;
[0016]沿所述取样筒顶板径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取样筒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套筒,
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通孔;
[0017]以及贯穿在所述套筒且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所述取样筒顶板圆心的一端与所述取样筒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靠近所述取样筒顶板圆心的一端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铰接;
[0018]所述第一活动杆、套筒和第二活动杆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活动杆、套筒、第二活动杆和取样筒侧板一一对应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筒侧板的内侧壁一一对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扇环形;所述取样筒顶板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凸起相适配。
[0020]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施力杆的侧壁开设有滑孔;
[0021]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0022]设于所述施力杆内部且与所述施力杆同轴转动连接的螺杆;
[0023]设于所述施力杆内部且与所述施力杆内侧壁滑动连接的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与螺杆螺纹连接;
[0024]以及贯穿所述滑孔且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套管和施力环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的顶端固接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套。
[0026]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有手轮。
[0027]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筒侧板下端向下并靠近所述取样筒顶板的轴线方向延伸。
[002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9]土壤采集时,驱动组件驱动取样筒侧板朝向取样筒顶板方向靠近并抵接,此时取样筒顶板和多个取样筒侧板抵接时构成筒状结构,取样筒顶板和取样筒侧板之间无间隙,此时通过操作施力杆对土壤进行采集取样;取出土壤样品时,驱动组件驱动取样筒侧板背离取样筒顶板方向运动,此时取样筒侧板与土壤样品分离,方便土壤样品的取出过程。
[0030]通过本技术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取样筒顶板和取样桶侧板相向运动抵接时连接处密封良好,取样筒顶板和取样桶侧板相背运动完全分离开,能够实现取样装置完全开启,样品土壤方便取出。本技术能够保证样品土壤的整体性和原始分层效果,提高对土壤的后续分层化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土壤样品检测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取样筒顶板和取样筒侧板相抵接时的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取样筒顶板和取样筒侧板相抵接时的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的半剖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取样筒顶板和取样筒侧板间隙配合时的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结
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施力环、螺纹套管、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1、手柄;2、施力杆;3、取样筒顶板;4、取样筒侧板;5、施力环;6、螺纹套管;7、连接杆;8、第一活动杆;9、套筒;10、第二活动杆;11、螺杆;12、手轮;13、防滑套;21、滑孔;31、凹槽;4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9]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包括施力杆2、取样筒顶板3、取样筒侧板4和驱动组件。
[0040]其中:施力杆2为圆柱杆状结构,施力杆2的下端与取样筒顶板3固定连接,取样筒顶板3周侧活动设置有多个取样筒侧板4,驱动组件有选择地驱动取样筒侧板4朝向或背离取样筒顶板3运动。
[0041]具体参照图1

2,土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杆(2);与所述施力杆(2)下端固定连接的取样筒顶板(3);活动设置在所述取样筒顶板(3)周侧的多个取样筒侧板(4),所述取样筒顶板(3)和多个所述取样筒侧板(4)靠近抵接时构成筒状结构;以及有选择地驱动所述取样筒侧板(4)朝向或背离所述取样筒顶板(3)运动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顶板(3)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取样筒侧板(4)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扇环形,所述扇环形的小扇形的半径与所述圆形的半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检测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所述施力杆(2)的周侧且与所述施力杆(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施力环(5);用于驱动所述施力环(5)沿所述施力杆(2)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驱动单元;第一活动杆(8),所述第一活动杆(8)的上端与所述施力环(5)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8)由上到下朝向所述取样筒侧板(4)方向倾斜;沿所述取样筒顶板(3)径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取样筒顶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以及贯穿在所述套筒(9)且与所述套筒(9)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杆(10),所述第二活动杆(10)远离所述取样筒顶板(3)圆心的一端与所述取样筒侧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10)靠近所述取样筒顶板(3)圆心的一端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活动杆(8)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8)、套筒(9)和第二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云建斌王硕杨兴存贾俊任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