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99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包括支架一、滚轮、导向轮、连杆、围栏、箱体、标记粉末、加料管、出料管、支架一、推杆、支架二、竖杆、探测仪本体、支架三、放置块和操控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探测时方便移动,转向方便,且操控面板设于推杆的顶端,便于操控探测仪本体;装置不移动时,出料管的管口被隔板堵住,使标记粉末不能通过,装置在移动时,套筒带动隔板转动,将两块隔板之间的标记粉末由出料管带至输出管排出,从而对已经探测过的区域进行标记。过的区域进行标记。过的区域进行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0003]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0004]近年来,在各类工程建设中,探测不明盲目开挖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如塌方、泥石流和大涌水等毁灭性的地质灾害,不仅影响工程进度,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0005]因此需要用到工程地质探测仪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但传统的工程地质探测仪往往采用人工抬举的方式使其贴合在岩体表面并进行探测,此方式虽然能使得工程地质探测仪应对不同的地质情况,但同时也费时费力,还会因人为因素造成探测过程的不连续等问题。
[0006]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在探测时方便移动,转向方便,且操控面板设于推杆的顶端,便于操控探测仪本体;装置不移动时,出料管的管口被隔板堵住,使标记粉末不能通过,装置在移动时,套筒带动隔板转动,将两块隔板之间的标记粉末由出料管带至输出管排出,从而对已经探测过的区域进行标记。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包括支架一,支架一的底部的一端设有两个滚轮,另一端设有导向轮,两个滚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支架一的顶部设有围栏,支架一的顶部设有位于围栏内的箱体,箱体内设有标记粉末,箱体的顶部设有加料管,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远离箱体的一端穿过支架一;围栏的顶部设有推杆,推杆的底端设有支架二,支架二的顶部设有沿支架二的边缘均匀设置的多根竖杆,支架二的顶部设有探测仪本体;推杆的顶部设有支架三,支架三远离推杆
的一端设有放置块,放置块的顶部设有操控面板,操控面板与探测仪本体电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推杆推动装置移动,导向轮的设置可方便转向,箱体内的标记粉末可通过出料管排出,对装置经过的区域进行标记,操控面板设于推杆的顶端,便于操控探测仪本体。
[0010]进一步的,出料管穿出支架一的一端设有套设于连杆的外壁的套壳,套壳的横截面为圆形,套壳的底部设有输出管,连杆与套壳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连杆的外壁位于套壳内的部分套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套设于连杆外壁的套筒和多个沿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隔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与连杆固定连接,标记粉末会通过出料管,流入套壳内的两块隔板之间,当滚轮转动,即装置移动时,多块隔板均沿套筒的圆周方向转动,然后隔板带动标记粉末通过输出管排出。
[0012]进一步的,探测仪本体的相对的两侧的侧壁均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内设有覆盖透气孔的防尘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可增加探测仪本体内的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的效果,防尘网可避免灰尘进入探测仪本体内。
[0014]进一步的,支架一、支架二均为镂空设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一、支架二均为镂空设计,可减轻装置重量,便于移动,节省力气,且可增大探测仪本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方便散热。
[0016]进一步的,推杆设于支架二靠近滚轮的一端且倾斜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三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倾斜设置,可方便下压,使支架一设有导向轮的一端翘起,使装置可适用于陡坡区域。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探测时方便移动,转向方便,且操控面板设于推杆的顶端,便于操控探测仪本体;装置不移动时,出料管的管口被隔板堵住,使标记粉末不能通过,装置在移动时,套筒带动隔板转动,将两块隔板之间的标记粉末由出料管带至输出管排出,从而对已经探测过的区域进行标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的左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的仰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的主视图的结构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壳处的结构图;
[0024]图中:1、支架一;2、滚轮;3、导向轮;4、连杆;5、围栏;6、箱体;7、加料管;8、出料管;9、推杆;10、支架二;11、竖杆;12、探测仪本体;13、支架三;14、放置块;15、操控面板;16、套壳;17、输出管;18、套筒;19、隔板;20、透气孔;2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支架一1,支架一1的底部的
一端安装有两个滚轮2,另一端安装有导向轮3,两个滚轮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4;支架一1的顶部安装有围栏5,支架一1的顶部安装有位于围栏5内的箱体6,箱体6内填充有标记粉末,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管7,箱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出料管8远离箱体6的一端穿过支架一1;围栏5的顶部安装有推杆9,推杆9设于支架二10靠近滚轮2的一端且向外倾斜设置,推杆9的底端安装有支架二10,支架一1、支架二10均为镂空设计,支架二10的顶部安装有沿支架二10的边缘均匀设置的多根竖杆11,支架二10的顶部安装有探测仪本体12,探测仪本体12的相对的两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透气孔20,透气孔20内安装有覆盖透气孔20的防尘网21;推杆9的顶部安装有支架三13,支架三13远离推杆9的一端安装有放置块14,放置块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放置块14的顶部安装有操控面板15,操控面板15与探测仪本体12电连接,可通过操控面板15控制探测仪本体12。
[0027]出料管8穿出支架一1的一端安装有套设于连杆4的外壁的套壳16,套壳16与出料管8连通,套壳16的横截面为圆形,套壳16的底部安装有输出管17,输出管17与套壳16连通,连杆4与套壳16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连杆4的外壁位于套壳16内的部分套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地质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1),所述支架一(1)的底部的一端设有两个滚轮(2),另一端设有导向轮(3),两个滚轮(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4);所述支架一(1)的顶部设有围栏(5),所述支架一(1)的顶部设有位于围栏(5)内的箱体(6),所述箱体(6)内设有标记粉末,所述箱体(6)的顶部设有加料管(7),所述箱体(6)的底部设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远离箱体(6)的一端穿过支架一(1);所述围栏(5)的顶部设有推杆(9),所述推杆(9)的底端设有支架二(10),所述支架二(10)的顶部设有多根沿支架二(10)的边缘均匀设置的竖杆(11),所述支架二(10)的顶部设有探测仪本体(12);所述推杆(9)的顶部设有支架三(13),所述支架三(13)远离推杆(9)的一端设有放置块(14),所述放置块(14)的顶部设有操控面板(15),所述操控面板(15)与探测仪本体(12)电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章雄黄兆辉赖富强何加成达雪娟李鹏飞蒋创新吴云清李星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