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肠道转流的双气囊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肠道转流的双气囊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灶切除手术后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一期吻合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来进行减压转流是常用的预防口瘘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回肠造口本身容易产生并发症且还需要二次手术进行造口还纳,常常会给病患者造成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医疗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用临时置入辅助器械来替代回肠造口,来达到既能减压和转流回肠中的内容物,又能减少新的并发症和二次手术对病患者带来的痛苦。虽然有单气囊引流管的公开技术在临床上获得应用,该引流管可替代回肠造口进行减压和转流。但由于单气囊引流管在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气囊漏气和阻断不全的问题,使转流不彻底,影响术后吻合口愈合的效果。鉴于此,有必要对肠道转流的引流管进行改进,避免单气囊漏气和阻断不全所产生的减压不理想和转流不彻底带来的术后吻合口愈合不理想而存在的医疗风险和病患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肠道转流的双气囊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所述的引流管本体(1)为在其前段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孔洞且在后端设有负压接口的空心管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组(2)、气囊通气管组(3)、囊压调节阀组(4)、肠道调压通气管(5)和肠压控制阀(6),所述的气囊组(2)、气囊通气管组(3)和囊压调节阀组(4)分别设有二件气囊、二件气管和二件进气调节阀,气囊组(2)的二件气囊均套接并固定在引流管本体(1)中段的外壁上,气囊通气管组(3)的二件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二件气囊的囊腔连通,其另一端置于气囊的外面且分别与囊压调节阀组(4)的二件进气调节阀连接,所述的肠道调压通气管(5)的一端与引流管本体(1)的空心管腔连通,其另一端外露且与肠压控制阀(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肠道转流的双气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本体(1)包括引流管体(11)和负压接口(12),所述的引流管体(11)为前后贯通的柔性空心管件,在其前段管壁四周分散设有若干个引流孔(111),在其后段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斜向凸台,所述的负压接口(12)为喇叭状的接口,负压接口(12)设置在引流管体(11)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肠道转流的双气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组(2)包括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所述的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均为环套状的软质弹性囊体,其充气后外形呈球状,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的环套孔径与引流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聪,王怀帅,刘维波,林高枫,许国玺,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