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7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其内分隔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的两侧均设置门体,下腔室内对称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储能电池,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下腔室进行降温的冷却系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利用箱体内部分隔以形成上下腔室,下腔室内对称设置的放置架上滑动设置有储能电池,而上腔室内的冷却系统对下腔室进行降温,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内,仅需要将下腔室两侧的门体打开以露出放置架和储能电池进行使用,进而去除了箱体内的过道空间,减少箱体内的空间浪费,提高了箱体可储蓄的能量密度。可储蓄的能量密度。可储蓄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集装箱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储能系统是针对移动储能市场的需求开发的集成化储能系统,其内部集成电池柜、锂电池管理系统、集装箱动环监控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集成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储能行业一般使用非标20尺或者40尺集装箱集成储能系统,储能电池集装箱内一般集成电池系统、空调环控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汇流系统等。
[0003]根据公开号CN111731692A,公开(公告)日:2020.10.02,公开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及储能集装箱系统,其中,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储能系统,箱体上设有过线孔,箱体的侧壁设有与过线孔连通的穿线槽,穿线槽与箱体内部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储能集装箱中,通过设置过线孔和穿线槽,使得线缆通过过线孔设置于穿线槽内,便于准确接线,通讯信号的可靠性提高。
[0004]包括上述的专利的现有技术中,行业内储能电池集装箱内装有电池组成储能系统,而集装箱的两头开门、中间留有过道以使人员进入维护和管控,但是由于集装箱需要预留空间形成中间过道,过道内无法安装电池,浪费集装箱30%以上空间,进而导致集装箱的可储蓄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用于解决集装箱内的过道浪费了内部空间而造成集装箱的可储蓄的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其内分隔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的两侧均设置门体,所述下腔室内对称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储能电池,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下腔室进行降温的冷却系统。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放置架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导滑轨,所述储能电池滑动设置于所述导滑轨上,所述导滑轨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突伸的限位板。
[0008]作为优选的,每组所述导滑轨的限位板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朝向相对的倾斜部以形成导向槽。
[0009]作为优选的,每组所述导滑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呈U形的限位半环,所述限位半环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滑轨相连接且平行,所述储能电池受驱滑动以抵触所述限位半环的内U形面。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分隔板以分隔两个所述放置架,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分隔板以形成U型风道。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气消防系统和水消防系统。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下腔室相连通的泄压窗。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阻燃保温材料层。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箱体内部分隔以形成上下腔室,下腔室内对称设置的放置架上滑动设置有储能电池,而上腔室内的冷却系统对下腔室进行降温,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内,仅需要将下腔室两侧的门体打开以露出放置架和储能电池进行使用,进而去除了箱体内的过道空间,减少箱体内的空间浪费,提高了箱体可储蓄的能量密度,其次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内进行操作,避免了箱体发生火灾时其内人员难以逃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剖面俯视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箱体;11、分隔板;2、冷却系统;3、放置架;31、导滑轨;311、限位板;312、倾斜部;313、限位半环;4、储能电池;5、气消防系统;6、水消防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6所示,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其内分隔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的两侧均设置门体,下腔室内对称设置有放置架3,放置架3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储能电池4,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下腔室进行降温的冷却系统2。
[0026]具体的,如图1所示,箱体1内部分隔以形成上下腔室,下腔室内对称设置的放置架3上滑动设置有储能电池4,而上腔室内的冷却系统2对下腔室进行降温,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1内,仅需要将下腔室两侧的门体打开以露出放置架3和储能电池4进行使用,进而去除了箱体1内的过道空间,减少箱体1内的空间浪费,提高了箱体1可储蓄的能量密度,其次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1内进行操作,避免了箱体1发生火灾时其内人员难以逃生的问题,其次冷却系统2可为中央调控空调,其在必要时也可为下腔室进行增温避免储能电池4受冷损
坏,再者箱体1为标准化五尺分仓集装箱,箱体1可以并排安装,且四台箱体1可以安装于一台二十尺底托上,组成标准二十尺集装箱,以使箱体1可进行模块化组装,便于标准化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可将箱体1单独拆出以便于箱体1的吊装。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箱体1内部分隔以形成上下腔室,下腔室内对称设置的放置架3上滑动设置有储能电池4,而上腔室内的冷却系统2对下腔室进行降温,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1内,仅需要将下腔室两侧的门体打开以露出放置架3和储能电池4进行使用,进而去除了箱体1内的过道空间,减少箱体1内的空间浪费,提高了箱体1可储蓄的能量密度,其次人员不需要进入箱体1内进行操作,避免了箱体1发生火灾时其内人员难以逃生的问题。
[0028]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放置架3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导滑轨31,储能电池4滑动设置于导滑轨31上,导滑轨31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突伸的限位板311。
[0029]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放置架3上设置有若干组导滑轨31,储能电池4的底部两侧滑动设置于导滑轨31上,使储能电池4放置时可滑动进入放置架3内,导滑轨31用于减少储能电池4滑动时的摩擦力,其次导滑轨31上还设置有限位板311以限制储能电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其内分隔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的两侧均设置门体,所述下腔室内对称设置有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储能电池(4),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下腔室进行降温的冷却系统(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3)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导滑轨(31),所述储能电池(4)滑动设置于所述导滑轨(31)上,所述导滑轨(31)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突伸的限位板(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导滑轨(31)的限位板(311)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朝向相对的倾斜部(312)以形成导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步入式模块化分仓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地李刚王占伟林亚军李桂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元禾智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