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74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二者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由主管和多个等距设置的空心叶片组成,所述第一桨叶的空心叶片与所述第二桨叶的空心叶片相互交错设置。通过物料加入至搅拌箱体内,对搅拌箱体进行升温,之后通过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交错的高速搅匀和分散反应物,使得反应物进行充分反应,之后进行干燥,同时通过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的交错搅拌,对共聚甲醛进行粉碎和分离,从而得到固体粉末共聚甲醛,使得搅拌、分离、反应均在一个搅拌箱内完成,减少了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物质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桨叶式干燥器是一种在设备内部设置搅拌桨,使湿物在桨叶的搅动下,与热载体接触,从而达到干燥目的,但是现有的桨叶式干燥器只是对搅拌箱体加热,热量无法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得干燥效率低,同时现有的桨叶式干燥器只能进行搅拌加热,无法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粉碎和分离,使得干燥后还需要转移物料进行分离,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 桨叶和第二桨叶二者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由主管和多个等距设置的空心叶片组成,所述第一桨叶的空心叶片与所述第二桨叶的空心叶片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管包括有第一介质管道和套设在第一介质管道外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之间成型有出水通道,所述空心叶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管设有空心叶片的位置处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空心叶片的内腔内,所述固定管设有所述空心叶片的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出水孔。
[0006]本技术将物料加入至搅拌箱体内,对搅拌箱体进行升温,之后通过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交错的高速搅匀和分散反应物,使得反应物进行充分反应,等到搅拌箱体内产生大量橙黄色不可溶固体后,降温,之后导入三乙胺水溶液,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后,得到产品共聚甲醛,继续升温,使得共聚甲醛进行干燥,同时通过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的交错搅拌,对共聚甲醛进行粉碎和分离,从而得到固体粉末共聚甲醛,使得搅拌、分离、反应均在一个搅拌箱内完成,减少了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本技术通过第一介质管道将热水、冷水或蒸汽通入,之后通过进水管进入至空心叶片的内腔,之后吸热或者放热后的介质通过第一出水孔排出,使料堆能够进行充分加热或者冷却,加快反应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0008]优选地,所述进水管沿着所述固定管侧壁的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第一出水孔设在相邻的两个进水管之间,加快出介质的时间。
[0009]优选地,所述搅拌箱体包括有顶部开口的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成型有出水空间,所述出水空间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空间的顶部设有两个
相互平行的第二介质管道,所述第二介质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水孔,两个所述第二介质管道设在所述搅拌箱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出水孔。
[0010]本技术通过第二介质管道,使得热水、冷水或蒸汽可以对第一箱体的外侧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之后通过出水空间,将吸热或者放热后的水通过第三出水孔排出,与第一介质管道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加快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设在空心叶片的一端设有均压结构,所述均压结构包括有盖体、压缩弹簧、塞芯,所述进水管的末端成型有沿进水管轴向方向凸起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管内部相通的导通槽,所述塞芯塞在所述导通槽内,所述盖体与所述进水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设在所述塞芯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的顶部开设有三个以上的增压孔,位于左边第一个空心叶片内的压缩弹簧至位于最右边空心叶片内的压缩弹簧顶紧塞芯的力依次减小。
[0012]本技术通过均压机构使得进入至第一介质管道的介质能够自左向右依次分配,防止由于介质刚进入管道的水压最大,之后衰减,导致介质无法到达最右边的空心叶片的进水管内。
[0013]本技术通过盖体将匀压结构固定在进水管的末端,通过压缩弹簧顶紧塞芯的力,控制塞芯在导通槽内的位置,从而控制介质通过的量,通过增压孔将介质更好的压入至空心叶片内,从而达到匀压的目的。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左端为进水口,右端为封闭口,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左端设有进水轴承,所述进水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进介质管,所述进介质管的外侧壁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本技术通过进水轴承便于第一介质管道的旋转,通过进介质管将介质抽入至第一介质管道内。
[0015]所述固定管的左端为封闭口,所述固定管的右端为出水口,所述固定管的右端比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右端长,所述固定管的左端比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左端短,所述固定管的右端设有出水轴承,所述出水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出水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固定管的右端比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的右端长,使得吸热或放热后的介质能够通过出液管排出。
[0016]第一桨叶的第一介质管道的外侧壁上设有主动齿轮,第二桨叶的第一介质管道的外侧壁上设有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机架上。
[0017]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被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桨叶和第二浆叶的旋转。
[0018]所述搅拌箱体的顶部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进气口能够通过氮气,通过出气口能够将气体排出。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将物料加入至搅拌箱体内,对搅拌箱体进行升温,之后通过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交错的高速搅匀和分散反应物,使得反应物进行充分反应,等到搅拌箱体内产生固体后,降温,之后导入溶液,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后,得到产品,之后继续升温,使得产品进行干燥,同时通过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的交错搅拌,对产品进行粉碎和分离,从而得到
固体粉末,使得搅拌、分离、反应均在一个搅拌箱内完成,减少了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2.本技术通过第一介质管道将热水、冷水或蒸汽通入,之后通过进水管进入至空心叶片的内腔,之后吸热或者放热后的介质通过第一出水孔排出,使料堆能够进行充分加热或者冷却,加快干燥效率。
[0022]3.本技术通过第二介质管道,使得热水、冷水或蒸汽可以对第一箱体的外侧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之后通过出水空间,将吸热或者放热后的水通过第三出水孔排出,与第一介质管道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加快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
[0023]4.本技术通过均压机构使得进入至第一介质管道的介质能够自左向右依次分配,防止由于介质刚进入管道的水压最大,之后衰减,导致介质无法到达最右边的空心叶片的进水管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2),所述机架(2)上设有搅拌箱体(3),所述搅拌箱体(3)的内部通过轴承(30)旋转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桨叶(4)和第二桨叶(5),所述第一 桨叶(4)和第二桨叶(5)二者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桨叶(4)和第二桨叶(5)均由主管(41)和多个等距设置的空心叶片(42)组成,所述第一桨叶(4)的空心叶片(42)与所述第二桨叶(5)的空心叶片(42)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管(41)包括有第一介质管道(411)和套设在第一介质管道(411)外的固定管(412),所述固定管(412)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411)之间成型有出水通道(413),所述空心叶片(42)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管(412)设有空心叶片(42)的位置处设有进水管(414),所述进水管(414)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4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411)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41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管(4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空心叶片(42)的内腔内,所述固定管(412)设有所述空心叶片(42)的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出水孔(4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14)沿着所述固定管(412)侧壁的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第一出水孔(415)设在相邻的两个进水管(41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式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体(3)包括有顶部开口的第一箱体(31)与第二箱体(32),所述第二箱体(32)套设在所述第一箱体(31)的外侧,所述第一箱体(31)与所述第二箱体(32)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箱体(31)与所述第二箱体(32)之间成型有出水空间(33),所述出水空间(33)上设有支撑柱(331),所述支撑柱(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32)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空间(33)的顶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介质管道(34),所述第二介质管道(34)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水孔(341),两个所述第二介质管道(34)设在所述搅拌箱体(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箱体(32)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出水孔(3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勇程进顾忆南李旭阳张湘敏朱琪李谨张素慧王思磊丁成刘长春薛叙明陈川单玉华孙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