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模组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70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透镜模组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液晶透镜模组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第二电极、第二液晶层以及第三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共同控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共同控制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均为连续不间断的整面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用于形成液晶透镜的图形,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一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二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该液晶透镜模组可以避免出现光轴不对齐导致的图像扭曲变形等问题,从而提高3D成像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透镜模组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透镜模组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Three

Dimensional,三维)显示能够提供事物的深度信息,更真实地描绘现实世界,从而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表现力与冲击力,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0003]现有的一种3D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显示面板上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包括上基板、与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密封于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上基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电极,下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极,当3D显示器显示3D图像时,液晶透镜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上电,使液晶透镜内的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形成液晶透镜,液晶透镜将显示面板放映的基于人两眼的不同视觉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觉差的两幅图像,分别折射进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从而使观看者可以看到3D图像。
[0004]目前,研究发现,双层液晶透镜的3D成像质量优于单层液晶透镜的3D成像质量,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双层液晶透镜中上下两层液晶透镜各自的光轴不对齐的问题较为严重,容易导致3D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出现图像扭曲变形等问题,从而导致3D成像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透镜模组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可以避免由于双层液晶透镜的光轴不对齐导致显示装置的图像出现扭曲变形等问题,从而提升3D成像质量。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透镜模组,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第二电极、第二液晶层以及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共同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共同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均为连续不间断的整面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用于形成液晶透镜的图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所述第二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在第一水平面内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在第二水平面内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水平面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水平面;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分别相互对应,其中,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形状相同,并且,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几何中心在第一液晶层或第二液晶层上的正投影重叠。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
单元的边缘对齐。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模组处于加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极上的电压相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的电压相等。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还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两侧,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还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基板、第六基板和第七基板,所述第六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五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背离所述第六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七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背离所述第六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五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五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六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六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七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七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还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八基板、第九基板和第十基板;其中,所述第九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第八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背离所述第九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十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背离所述第九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八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或者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九基板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九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九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十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十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模组处于加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极上的电压相等。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四距离相等。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液晶透镜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液晶透镜模组为如上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液晶层和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液晶透镜模组中的所述第三电极共同控制所述第三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液晶透镜模组的一侧。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透镜模组,通过设置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共同控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共同控制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均为连续不间断的整面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用于形成液晶透镜的图形,可以保证由第一液晶层形成的液晶透镜的光轴与由第二液晶层形成的液晶透镜的光轴对齐,当该液晶透镜模组应用于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中时,可以避免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第二电极、第二液晶层以及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共同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共同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均为连续不间断的整面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用于形成液晶透镜的图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所述第二液晶层内形成液晶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在第一水平面内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在第二水平面内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水平面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水平面;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分别相互对应,其中,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形状相同,并且,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液晶层或所述第二液晶层上的正投影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边缘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模组处于加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极上的电压相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的电压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还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两侧,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模组还包括按照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基板、第六基板和第七基板,所述第六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五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背离所述第六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七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背离所述第六基板的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彦英姚江波王添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