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662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外植体的获得,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其中,生根培养基配方如下:每升MS培养基中添加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
,具体涉及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是菊科菊属的植物,在我国多个地均有出产。野菊的形态特征是:株高可达1米左右,有匍匐茎,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叶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野菊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效果,所以大面积种植培养野菊非常必要。
[0003]再生体系建立是短时间大量培养野菊的一个关键措施,该方法直接利用野菊组织进行繁殖,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有利于野菊种质资源的繁殖与保存。现有技术中,野菊的再生体系建立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等步骤,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成为影响再生体系成功率的关键,中国专利CN102090342B公开的一种紫花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采用细胞分裂素(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外植体的获得:从植株健壮、生长整齐的野菊叶片中选取外植体,消毒后备用;步骤2,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将外植体接种在装有愈伤诱导培养基的器皿中,诱导培养至产生愈伤组织,转入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直至由愈伤组织再分化为不定芽;步骤3,不定芽增殖当不定芽长至1

2cm时,在无菌环境下切下,然后转接至所述增殖培养基中;步骤4,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结束的植物体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后,获得可移栽的无菌苗;生根培养基配方的基础成分为MS培养基,并且向每升MS培养基中添加0.1

2mg生根因子、6

7g琼脂、25

30g蔗糖,pH 5.8

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因子为NAA、IBA或者野菊花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花粉为紫花野菊花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外植体采用野菊茎段或者叶片,取自20d日龄至30d日龄的野菊苗。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植体取从茎尖往下数第3至6片完全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立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外植体的消毒方法是:用流水冲洗30min,用体积分数75%乙醇浸泡10

30s,接着用0.2g
·
100mL
‑1升汞溶液浸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玲陈娟娟严露露方婷婷倪天虹岳建华滕云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