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6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包括四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一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容、切换控制开关和接收线圈定位装置。接收线圈定位装置可从发射端实现对旋转接收线圈的定位,进而根据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确定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四个曲面发射线圈分别采用切换控制开关连接至可调补偿电路和高频逆变电源,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可以根据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调整补偿电容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柔性可曲线圈适应不同的曲面应用环境,并可提升负载旋转系统接收功率和效率稳定性。功率和效率稳定性。功率和效率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于海洋等水下探测、巡检、开发的大力发展,水下自主航行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水下自主航行器采用打捞回收充电或者水下有接触充电方式,这类传统的充电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其需要人工维护,难以实现彻底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无线充电作为近些年的一项新兴技术,通过磁耦合线圈将供电侧的电能转变为磁能再转变为受电侧电能,避免了供电侧和受电侧的直接接触,相较于传统的插拔充电方法,具有环境污染小,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此外由于此类设备底部呈现不同程度的弧形,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翻滚旋转。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采用柔性可曲线圈适应不同的曲面应用环境,并提升负载旋转系统接收功率和效率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设计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包括四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一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容、切换控制开关和接收线圈定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组成无线能量发射装置,围成圆柱面形状。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作为无线能量接收装置,围成半个圆柱面形状。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所在圆柱直径大于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所在圆柱直径。柔性可曲线圈为曲面螺旋结构,并且可以根据应用环境调整曲面弧度。收发端曲面线圈均由利兹线绕制而成,并且为了适应水下环境,绕制曲面线圈的利兹线采用绝缘防水套管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线圈定位装置可从发射端实现对旋转接收线圈的定位,进而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瀚王赟印宇涵张犁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