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及节点技术

技术编号:384158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及节点。所述方法包括:将从物联网中获取的测控信息缓存在接收信息端点中;通过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缓存在第一缓存;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缓存在第二缓存;对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处理得到设备控制信号;第一反馈信息缓存在发送信息端点中;将设备状态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反馈缓存在第一缓存;将第五控制信号进行信息化处理得到第二反馈信息并缓存在发送信息端点中;将缓存在发送信息端点中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物联网进行共享。本公开实施例能实现“直接互联、主动互动”的智能物联效果。的智能物联效果。的智能物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及节点


[0001]本公开涉及分布式智能测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及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物联分布式测控系统已成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传统的物联网系统中,无论是以感知为目的且只有监测功能而没有控制功能的系统,还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同时具有监测和控制功能的网络控制系统,均以各种形式的“中央控制器”为中心,且以“指令”方式实现系统中不同测控节点(或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比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或后来衍生出来的各种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
[0003]在上述传统物联网系统中,一方面,“中央控制器”必将成为系统运行中可靠性的最薄弱环节,从而大幅影响系统的可靠度;另一方面,当相同功能模块用于不同的控制系统时,必须通过定制化编程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的系统要求和应用场景需求,从而导致系统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系统的可继承性和可复制性很差,由此形成了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实现智能物联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及节点,能够实现直接互联、自主互动的智能物联效果。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br/>[0006]将从物联网中获取的测控信息缓存在接收信息端点中;
[0007]在信息处理环节,通过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一缓存中;
[0008]在信号处理环节,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二缓存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缓存;
[0009]在物理映射环节,对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处理得到设备控制信号T,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表示能够直接控制被控设备的物理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二缓存;
[0010]在所述信息处理环节得到第一反馈信息并缓存在发送信息端点中;
[0011]在控制反馈环节,将设备状态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反馈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中,所述设备状态信号表示能够直接体现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物理状态信号;
[0012]在所述控制反馈环节,将第五控制信号进行信息化处理得到第二反馈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缓存在所述发送信息端点中,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缓存;
[0013]将缓存在所述发送信息端点中的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进行共享。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处理环节包括智能控制算法处理和信息信号转换,所述在信息处理环节,通过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通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一缓存中,包括:
[0015]基于第一配置参数对所述接收信息端点中存储的所述测控信息进行所述智能控制算法处理,得到控制决策信息,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智能控制算法处理时所采用的智能控制算法以及所采用的智能控制算法的运行参数;
[0016]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所述控制决策信息进行所述信息信号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信息信号转换时所采用的信息信号转换方式和效果。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环节包括基于信号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和基于信号运算器的运算处理;
[0018]所述在信号处理环节,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二缓存中,包括:
[0019]基于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所述信号路由器,并基于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所述信号运算器,所述第三配置参数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缓存中存储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一缓存转移至所述第二缓存的转移路径,所述第四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信号运算处理时采用的信号运算方式和效果;
[0020]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入所述信号路由器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按照所述第三配置参数配置的转移路径转移,得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存储在所述第二缓存中;
[0021]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六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表示能够直接进行所述物理映射处理的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控制信号表示需要进入所述信号运算器继续进行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的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控制信号进入所述信号运算器后,能够按照所述第四配置参数配置的信号运算方式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七控制信号,所述第七控制信号存储在所述第一缓存中。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映射环节用于将数字世界中的数字控制信号映射为物理世界中被控设备所需的物理控制信号;
[0023]所述在物理映射环节,对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处理得到设备控制信号,包括:
[0024]基于所述第五配置参数对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得到所述设备控制信号,所述第五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物理映射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及效果。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自循环迭代机制由所述第一缓存、信号路由器、第二缓存以及信号运算器构成,来自于第二缓存中需要参与循环迭代处理的控制信号,通过信号运算器的运算处理后,再次进入第一缓存,并再次通过信号路由器路由选择后,由不同的转移路径到达第二缓存,通过一次或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条件。
[002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节点,所述节点包括:
[0027]信息端,能够直接连接于物联网,用于将从物联网中获取的测控信息缓存在接收
信息端点中,以及将发送信息端点中缓存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物联网进行共享;
[0028]信号端,直接连接于被控设备,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发送设备控制信号和接收被控设备状态信号;
[0029]处理模块,连接于所述信息端和所述信号端之间,用于在信息处理环节,通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一缓存中;在信号处理环节,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二缓存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缓存;在物理映射环节,对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处理得到设备控制信号,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表示能够直接控制被控设备的物理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二缓存;在所述信息处理环节得到第一反馈信息并缓存在所述发送信息端点中;在控制反馈环节,将设备状态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反馈缓存在第一缓存中,所述设备状态信号表示能够直接体现被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物联自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从物联网中获取的测控信息缓存在接收信息端点中;在信息处理环节,通过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一缓存中;在信号处理环节,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二缓存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缓存;在物理映射环节,对第四控制信号进行物理映射处理得到设备控制信号T,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表示能够直接控制被控设备的物理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二缓存;在所述信息处理环节得到第一反馈信息并缓存在发送信息端点中;在控制反馈环节,将设备状态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反馈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中,所述设备状态信号表示能够直接体现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物理状态信号;在所述控制反馈环节,将第五控制信号进行信息化处理得到第二反馈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缓存在所述发送信息端点中,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缓存;将缓存在所述发送信息端点中的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进行共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环节包括智能控制算法处理和信息信号转换,所述在信息处理环节,通过对所述测控信息进行通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一缓存中,包括:基于第一配置参数对所述接收信息端点中存储的所述测控信息进行所述智能控制算法处理,得到控制决策信息,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智能控制算法处理时所采用的智能控制算法以及所采用的智能控制算法的运行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所述控制决策信息进行所述信息信号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信息信号转换时所采用的信息信号转换方式和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环节包括基于信号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和基于信号运算器的运算处理;所述在信号处理环节,按照信号自循环迭代处理机制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缓存在第二缓存中,包括:基于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所述信号路由器,并基于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所述信号运算器,所述第三配置参数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缓存中存储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一缓存转移至所述第二缓存的转移路径,所述第四配置参数用于配置进行所述信号运算处理时采用的信号运算方式和效果;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入所述信号路由器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按照所述第三配置参数配置的转移路径转移,得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存储在所述第二缓存中;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六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表示能够直接进行所述物理映射处理的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控制信号表示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非凡马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