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孔径雷达,尤其涉及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地物目标接收功率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它通过雷达天线在随载体的运动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射电磁脉冲信号,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回波信号,并记录和存储下来,形成地面的高分辨率图像。极化是电磁波的基本特征。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AR)通过天线发射不同极化状态的电磁脉冲,如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常用H和V表示),然后又以不同的极化状态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回波,从而得到地物目标在不同发射和接收极化组合下的散射特性,极大增强了对地物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能力。自2006年以后发射的所有新一代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包括ALOS PALSAR , TerraSAR ,Cosmo-SkyMed, Radarsat-2,都具有多极化或全极化成像能力。因此,关于SAR极化信息的分析和理解是目前合成孔径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重点。全极化SAR影像记录了地面每个分辨单元在四种基本极化状态,即HH、HV、 VH、 VV (HH表示水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地物目标接收功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发射天线发射给地物目标的发射信号中获取发射天线的斯托克司Stokes矢量; 从接收天线收到所述地物目标的反馈信号中获取接收天线的Stokes矢量; 从所述接收天线获取根据所述地物目标的反馈信号生成的所述地物目标的Stokes矩阵; 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Stokes矢量、接收天线的Stokes矢量和地物目标的Stokes矩阵生成所述地物目标接收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昆,张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