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55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导管,手柄包括壳体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安装在壳体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和第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分别与对应导管连接以带动导管沿其轴向运动;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从外至内依次套设,第三导管用于连接植入物;其中,手柄组件在第一状态下,植入物位于第一导管内,第一导管回缩能够使植入物露出;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导管反向伸出能够使植入物展开完全;在第三状态下,第二导管沿其轴向运动能够使植入物固定在血管上;在第四状态下,第三导管沿其轴向运动能够使植入物与第三导管解脱。脱。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介入手术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单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968,651例,居世界首位。血管闭合是指在心血管微创诊断和介入手术中,血管穿刺点会产生腔孔,手术完成后必须闭合此腔孔以防止失血。通常情况下,血管闭合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分别为人工压迫、闭合辅助器械、外科缝合以及血管闭合器。
[0003]人工压迫止血是最传统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动脉止血方法。其优点在于经济、相对可靠,当其它方法止血失败时最终仍需通过该方法解决和补救。当然,它的缺点也比较突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拔管后压迫止血时间多在25mins左右。压迫止血后另需加压包扎6~12h、卧床18~24h,如遇到患者肥胖或穿刺部位过高或过低等情况,会造成压迫困难、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迷走反射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发生。但对于大口径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导管,所述手柄包括壳体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和第三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推进装置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导管沿所述第一导管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推进装置与所述第二导管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导管沿所述第二导管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三推进装置与所述第三导管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三导管沿所述第三导管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从外至内依次套设,所述第三导管用于连接植入物;其中,所述手柄组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植入物位于所述第一导管内,所述第一导管回缩能够使所述植入物露出;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管反向伸出能够使所述植入物展开完全;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管沿其轴向运动能够使所述植入物固定在血管上;在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三导管沿其轴向运动能够使所述植入物与所述第三导管解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管伸出以使所述植入物固定在血管上;和/或,在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三导管伸出以使所述植入物与所述第三导管解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用于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管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传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装置包括第一转轮,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轮上,所述第一转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转轮能够带动所述齿轮转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管可控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透明区,所述透明区与所述第一导管相对应,所述齿条在所述透明区处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杰张玉成周硕李露张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