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145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是两种目前极为重要且常见的树脂材料。其中,聚丙烯具有极为优良的耐磨性能、耐热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上,但是,聚丙烯的抗冲性能及耐低温性能却相对较差。
[0003]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能、耐低温性能及抗冲击性能,但是聚乙烯的耐热性能较差。因此,当聚丙烯与聚乙烯进行共混后,聚丙烯能够改善聚乙烯的耐热性能,而聚乙烯能够改善聚丙烯的抗冲击性能及耐低温性能,进而获得性能更为优良的包装材料。
[0004]但是,由于聚乙烯是一种呈乳白色的不透明材料,因此,当聚丙烯与聚乙烯进行混合后,制备得到的PP/PE复合材料的透光性也将显著降低。再加上聚丙烯的抗紫外线性能较差,当PP/PE复合材料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后,PP/PE复合材料将出现黄变,从而进一步降低PP/PE复合材料的透光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PP/PE复合材料透光性较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30

50份、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30

50份、相容剂5
‑<br/>10份及0.8

1.4份抗氧化剂;所述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由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光引发剂、交联助剂及二亚苄基山梨醇制成。
[0007]二亚苄基山梨醇属于山梨醇类成核剂,当其添加至聚乙烯中且聚乙烯冷却时,二亚苄基山梨醇将首先结晶形成纤维状网络,该网络不仅分散均匀,而且该网络的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从而有效提高聚乙烯的透光率。
[0008]另外,由于二亚苄基山梨醇上具有自由羟基,因此在聚乙烯进行冷却时,二亚苄基山梨醇首先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而这种二聚体具有稳定的V型结构,从而限制平面锯齿状结构的聚乙烯链发生运动,一方面降低聚乙烯链返回无规线团的可能性,一方面降低聚乙烯链的自由能,进而促使二亚苄基山梨醇纤维状网络的形成。
[0009]但是,聚乙烯链相对较长,因此,即使二亚苄基山梨醇的V型结构对聚乙烯链的运动具有限制作用,但是效果相对较差。而紫外辐射处理可以破坏聚乙烯的链结构,从而将聚乙烯的长链分解多个短链并降低聚乙烯本身的结晶度,进一步促使二亚苄基山梨醇的V型结构对聚乙烯链的运动进行限制,进一步促使二亚苄基山梨醇纤维状网络的形成,进一步提高聚乙烯的透光性。
[0010]而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紫外线长期照射对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的影
响。
[0011]优选的,所述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

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

20份高密度聚乙烯、1

3份光引发剂、0.5

2份交联助剂及0.1

0.3份二亚苄基山梨醇。
[0012]当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的各组分采用上述重量份时,聚乙烯可以在不显著影响其自身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分解聚乙烯长链,进而促使二亚苄基山梨醇的纤维状网络可以尽可能快且稳定的形成,进而有效提高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的透光性。
[0013]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4]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混合物,且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与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质量比例为1:(1

2)。
[0015]六氯苯属于裂解型光引发剂,其在裂解过程中将释放氯原子并从聚乙烯链上夺取氢原子。而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均属于夺氢型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该类引发剂得到三重激发态的量子产率高,因此,相较于裂解型光引发剂六氯苯来说,夺氢型光引发剂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具有更为优良的引发效率。
[0016]另外,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还具有二苯甲酮基团,而二苯甲酮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紫外线吸收效果,进而有效降低紫外线对聚乙烯基体的影响。再加上,在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中,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中还具有月桂酸酯基团,而月桂酸酯具有优良的分散及润湿效果,因此,虽然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本身的引发效果较差,但是当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进行混合使用时,制备得到的复合光引发剂反而具有更为优良的光引发效果,特别是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与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质量比例为1:(1

2)时。
[0017]优选的,所述交联助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及季戊四醇三烯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8]优选的,所述交联助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0019]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及季戊四醇三烯丙酸酯中,由于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及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均具有三氮杂苯环,而三氮杂苯环具有更为优良的热稳定性及更深层的穿透性,进而在光引发剂使用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与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混合物时,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具有更为优良的交联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4

二羟基二苯甲酮、羟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类UV

P及2,4,6

三羟基

1,3,5

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1]2,4

二羟基二苯甲酮属于二苯甲酮型紫外线吸收剂,羟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类UV

P为苯并三氮唑型紫外线吸收剂,2,4,6

三羟基

1,3,5

三嗪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因此当三者进行混合时,抗氧化剂便可以从不同机理上同时进行紫外线吸收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PP/PE复合材料出现黄变的可能性。
[0022]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4

二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30

50份、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30

50份、相容剂5

10份及0.8

1.4份抗氧化剂;所述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由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光引发剂、交联助剂及二亚苄基山梨醇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

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

20份高密度聚乙烯、1

3份光引发剂、0.5

2份交联助剂及0.1

0.3份二亚苄基山梨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及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混合物,且4

羟基二苯甲酮月桂酸酯与4

氯二苯甲酮及六氯苯的质量比例为1:(1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透光PP、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助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及季戊四醇三烯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聚久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