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41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属于炭培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福鼎白茶核心产区海拔400米以上采摘的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大白茶,先经摊青、冷空气低温处理,再经过室外萎凋和室内萎凋处理、并筛、翻拌处理、初焙处理、炭焙处理,最后经拣剔、退火、包装,得到炭焙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炭焙茶生产工艺得到的炭焙茶,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均获得不错的评价。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炭培茶
,具体地,涉及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福鼎白茶是福建省外销特种茶之一,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白毫,冲泡后汤清淡如水,故称白茶。现代研究表明,白茶中的黄酮含量最高,自由基含量最低,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辐射和抗肿瘤的功效,同时还能降火消炎、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压,是一种非常健康、自然的茶叶饮品,其特殊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0003]福鼎白茶除原料不同外,其生产工艺大致分为萎凋和干燥两步,干燥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步骤,关系到成茶外形和内质,目前常用的福鼎白茶干燥方式有炭焙和电焙两种,而电焙茶普遍存在香气不足与茶水偏淡的问题,影响茶叶品质和口感,炭焙的优点在于木炭可吸收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其燃烧放射出的红外线能穿透至茶叶内部,使炭焙茶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同时通过焙火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作用,其中包括异构化作用、美拉德作用、氧化作用等,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因此为了得到高品质的茶品,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炭焙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5]如何提供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制备得到高品质的碳焙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采摘福鼎白茶核心产区海拔400米以上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大白茶,摘下之后放置在内铺有棉布的干净竹篓内;
[0009]步骤S2、摊青、冷空气低温处理:将步骤S1中采摘得到的茶叶置于水筛中,用手转动水筛,使茶叶均匀摊于水筛内,保证不重叠,冷空气低温处理;
[0010]芽心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生命活动仍在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叶内水分不断蒸发散失,叶温提高,呼吸作用随之加强,保持采摘得到的芽心互不重叠,并持续通入冷风,避免了在缺氧的条件下,使芽心中的糖类组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热量,使芽心变质,叶堆内出现酒精味,同时,经过流动的冷风处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生物酶活性,有利于白茶后期转化及陈香风味的形成可以提升茶叶的甜香、花香感官强度,增加花香型香气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增加茶汤滋味醇厚度,降低苦涩味。
[0011]步骤S3、室外萎凋:将采摘好的茶叶,拿到室外进行萎凋,且竹匾的呈45
°
角背向阳光晾晒10

30mi n;
[0012]步骤S4、室内萎凋:萎凋室内放置有萎凋架,萎凋架上放置有竹匾,并将步骤S3中经室外萎凋的茶叶均匀地平铺在竹匾上,摊放厚度在2

3cm,保持场所四面通风,无阳光直晒,室温为20

22℃,相对湿度为70

80%,萎凋11

13h;
[0013]茶叶萎凋过程中,水分大量蒸发,有机物逐渐水解,细胞组织中的物质浓度增大,多肽酶的活性增强,淀粉、蛋白质逐渐分解为单糖、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在多肽酶的氧化作用下逐渐缩合,成为白茶香味形成的前期物质。在多肽酶活性下降的情况下,多酚类化合物在非氧化作用下,与氨基酸、单糖等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茶香物质。
[0014]步骤S5、并筛、翻拌: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中的操作,得到毛茶,当毛茶毫色发白,叶色由浅转变为灰绿或铁青,叶态为船底状,叶缘垂卷,嫩叶芽尖呈“翘尾”时,应及时“并筛”,在36h后进行第1次并筛,48h后进行第2次并筛,每2

4筛并为一筛,并后将叶摊成“凹”形,摊叶厚10

15cm,堆放12

14h,期间每隔2h,翻拌一次;
[0015]经萎凋过程中“并筛”后,水分大量散失,酶的活化逐渐减弱,多酚类的酶促氧化逐渐为非酶促氧化所替代,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以及氨基酸与糖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了白茶的香气。某些带有青草气的醇、醛和儿茶酚发生异构作用,苦涩叶和青草味随之有所消失,在并筛过程中,通过及时的翻拌,避免了毛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影响茶叶的品质,并通过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使茶叶在加工过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更加充分地协同进行,利于茶叶青草气的褪去,利于多酚类物质的分解转化及茶汤苦涩味的降低,利于叶细胞内香气物质的形成以及茶叶的成型,同时,通过堆积弥补萎凋不足,并促使梗脉水分重新分布,叶脉泛红,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适度氧化和转化,减少茶汤苦涩味,增进滋味的醇和度。
[0016]步骤S6、初焙:将焙茶布平铺于焙笼的隔筛上,再将存放一星期左右萎凋好的毛茶进行傩放,摊叶厚度控制在3

5cm,在30℃下,烘焙1h,再在40℃,烘焙2

4h,焙烧过程中,每隔30mi n将毛茶翻动一次,当烘焙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

7%时,进行避光保存;
[0017]初焙的作用是巩固和进一步发展萎凋过程中所形成的有益成份,排除芽叶中多余的水分,使毛茶达到干燥程度,适时终止酶性氧化,具有青气和苦涩味的物质在烘焙中进一步转化,如有青气的顺型β

已烯醇、形成具有香气的反型β

已烯醇,氨基酸也在热的作用下氧化脱氨而形成芳香醛,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质。
[0018]步骤S7、炭焙:将焙茶布平铺于焙笼的隔筛上,将步骤S6中经初焙得到的毛茶中的焦红、红变、暗红以及黑色叶片剔除,再将毛茶进行傩放,将摊叶厚度控制在1.5

2.0cm,盖上竹编弧盖,以果木炭为热源,加温时在果木炭上覆盖炭灰,根据需要的温度调节炭灰的厚度,温度控制在40

50℃,时间为4

5h,焙烧过程中,每隔2h将毛茶翻动一次,芽叶的含水量为5%后进行避光保存;
[0019]步骤S8、拣剔、退火、包装:将步骤S7处理后的茶叶中的腊叶、黄叶、红张叶、粗老叶、非茶类夹杂物剔除,退火一个月,包装。
[0020]进一步地,步骤S1中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期间的晴天,时间控制在早晨4:00

6:00,采摘要求:只摘取芽心,摘叶时必须保持茶叶完整,不能破损。
[0021]进一步地,步骤S2中,低温处理为温度3℃、空气流速2.0

4m/s下,处理8

12h。
[0022]步骤S2和步骤S3的室外萎凋和室内萎凋相结合,总时间为55

66h,完成芽叶的干燥,形成毛茶。
[0023]进一步地,步骤S2中茶叶萎凋后的形态为叶形微皱缩,叶面柔软,嫩梗萎软,曲折不易脆断,手捏叶片微软绵,箐草气稍退,透发清。
[0024]进一步地,步骤S5中并筛时,控制毛茶的含水量为10

20%,翻拌为使芽叶其沿同
一方向翻转,转速为12

20r/mi n,控制不要使芽叶出现破损。
[0025]进一步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焙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摘福鼎白茶核心产区海拔400米以上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大白茶,摘下之后放置在内铺有棉布的干净竹篓内;步骤S2、摊青、冷空气低温处理:将步骤S1中采摘得到的茶叶置于水筛中,用手转动水筛,使茶叶均匀摊于水筛内,保证不重叠,冷空气低温处理;步骤S3、室外萎凋:将采摘好的茶叶,拿到室外进行萎凋,且竹匾的呈45
°
角背向阳光晾晒10

30min;步骤S4、室内萎凋:萎凋室内放置有萎凋架,萎凋架上放置有竹匾,并将步骤S3中经室外萎凋的茶叶均匀地平铺在竹匾上,摊放厚度在2

3cm,保持场所四面通风,无阳光直晒,室温为20

22℃,相对湿度为70

80%,萎凋11

13h;步骤S5、并筛、翻拌: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中的操作,得到毛茶,当毛茶毫色发白,叶色由浅转变为灰绿或铁青,叶态为船底状,叶缘垂卷,嫩叶芽尖呈“翘尾”时,应及时“并筛”,在36h后进行第1次并筛,48h后进行第2次并筛,每2

4筛并为一筛,并后将叶摊成“凹”形,摊叶厚10

15cm,堆放12

14h,期间每隔2h,翻拌一次;步骤S6、初焙:将焙茶布平铺于焙笼的隔筛上,再将存放一星期左右萎凋好的毛茶进行傩放,摊叶厚度控制在3

5cm,在30℃下,烘焙1h,再在40℃,烘焙2

4h,焙烧过程中,每隔30min将毛茶翻动一次,当烘焙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

7%时,进行避光保存;步骤S7、炭焙:将焙茶布平铺于焙笼的隔筛上,将步骤S6中经初焙得到的毛茶中的焦红、红变、暗红以及黑色叶片剔除,再将毛茶进行傩放,将摊叶厚度控制在1.5

2.0cm,盖上竹编弧盖,以果木炭为热源,加温时在果木炭上覆盖炭灰,根据需要的温度调节炭灰的厚度,温度控制在40

50℃,时间为4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烟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妙贡堂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