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航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27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航吊,属于起重机航吊技术领域。该起重机航吊设置于支架,支架包括柱体和支梁;多个柱体按矩形阵列分布;多个支梁沿柱体的行或列方向并行设置于柱体的顶部;第一主梁,第一主梁设置于支架的顶部;第二主梁,第二主梁与第一主梁并行间隔设置于支架的顶部;用于驱动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行走结构,行走结构设置于支架的顶部;行走结构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连接;起重结构,起重结构包括起重小车;起重小车设置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顶部;起重小车沿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移动;起重小车的吊装端在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间隔中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梁上行结构,扩大起重小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提高起重小车的吊装高度。小车的吊装高度。小车的吊装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航吊


[0001]本技术属于起重机航吊
,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航吊。

技术介绍

[0002]航吊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或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器桥式起重机,起重机航吊横架于车间、仓库或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装装运。现有的起重机航吊大多采用单梁下行结构,即起重机航吊设置有单根主梁,起重小车安装于主梁的下方,并沿主梁移动,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34230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吊,该航吊就是采用单梁下行结构。
[0003]该航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水平移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吊钩升降装置,吊钩升降装置上设置有吊钩组件,航吊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柱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于旋转柱的底部,水平移动装置、吊钩升降装置以及旋转装置均连接有控制系统。
[0004]起重小车安装于主梁下方,使得起重小车离地面更接近,造成航吊的起重顶点较低,吊装高度受限,不能很好的利用起重小车的升降高度,此外起重小车占据了主梁下方的空间,不能对一些大型货物进行二次或多次叠装,导致厂房的整体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航吊,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起重机航吊,所述起重机航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柱体和支梁;多个所述柱体按矩形阵列分布;多个所述支梁沿所述柱体的行或列方向并行设置于所述柱体的顶部;第一主梁,所述第一主梁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第二主梁,所述第二主梁与所述第一主梁并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行走结构,所述行走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行走结构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连接;起重结构,所述起重结构包括起重小车;所述起重小车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顶部;所述起重小车沿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移动;所述起重小车的吊装端在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间隔中运动。
[000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重结构还包括电控组件和操作器;所述电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所述支架、所述行走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与所述行走结构和所述起重小车电路连接;所述操作器与所述电控组件有线或无线连接。
[000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行走结构;所述行走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端梁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端梁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端梁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与所述支梁接触;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端梁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朝所述端梁的内部
延伸,与一所述第一行走轮机械传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之间机械传动连接。
[00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行走轮为凹轮;所述行走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支梁的顶面;所述轨道的朝向与所述支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行走轮沿所述轨道运动。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行走结构;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支梁朝向一致的螺纹孔;所述行走结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杠和固定块;所述支梁顶面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块;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
[00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结构还包括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底部,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支梁接触;所述第二行走轮沿所述支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起重机航吊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并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两端;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采用双梁上行结构,将起重小车安装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顶部,扩大起重小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提高起重小车的吊装高度,减少起重小车在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下方的占据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对一些大型货物进行二次或多次叠装;使用时,启动行走结构,行走结构沿支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起重小车进行移动,使得其中小车位于货物的上方,随后启动起重小车,将起重小车移动到货物的正上方,利用起重小车对货物进行吊装转运。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起重机航吊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1]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五;
[0022]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原理图;
[0023]附图标记:1

支架,11

柱体,12

支梁,2

第一主梁,3

第二主梁,4

行走结构,41

第一电机,42

端梁,43

第一行走轮,44

轨道,45

第二电机,46

丝杠,47

固定块,48

第二行走轮,5

起重结构,51

起重小车,52

电控组件,53

操作器,6

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5]本技术创造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航吊,所述起重机航吊设置于支架(1)上,所述支架(1)包括柱体(11)和支梁(12);多个所述柱体(11)按矩形阵列分布;多个所述支梁(12)沿所述柱体(11)的行或列方向并行设置于所述柱体(1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梁(2),所述第一主梁(2)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第二主梁(3),所述第二主梁(3)与所述第一主梁(2)并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的行走结构(4),所述行走结构(4)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所述行走结构(4)与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连接;起重结构(5),所述起重结构(5)包括起重小车(51);所述起重小车(5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的顶部;所述起重小车(51)沿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移动;所述起重小车(51)的吊装端在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的间隔中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航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结构(5)还包括电控组件(52)和操作器(53);所述电控组件(52)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梁(2)、所述第二主梁(3)、所述支架(1)、所述行走结构(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控组件(52)分别与所述行走结构(4)和所述起重小车(51)电路连接;所述操作器(53)与所述电控组件(52)有线或无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航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2)和所述第二主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行走结构(4);所述行走结构(4)包括第一电机(41)、端梁(42)和第一行走轮(43);所述端梁(42)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端梁(42)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行走轮(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刘明东朱海郭晓宇龙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虹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