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03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包括培育主体,与所述培育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投料件,以及用于调控所述培育主体温度的温控件;所述培育主体包括培育桶,设置在所述培育桶内的拓展空间件,以及用于换水的换水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拓展空间件,罗氏沼虾可以爬升到第二栖息地,降低了第一栖息地内罗氏沼虾密度,避免互相残杀有效减少了损耗,并且灵活利用了竖直方向的空间,增加了空间利用率;排污部和投料件的设置巧妙,减少了人工的投入,有效提高了培育的工作效率。效提高了培育的工作效率。效提高了培育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虾养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罗氏沼虾原产于东南亚,它又称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等。罗氏沼虾壳薄体肥,肉质鲜嫩,除富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也因此素有淡水虾王之称。罗氏沼虾不仅口感极佳,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可食部分含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并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深受广大消费欢迎的名贵水产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开发养殖罗氏沼虾热潮。
[0003]水产品消费市场对大规格即高品质的罗氏沼虾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目前获得规格大的罗氏沼虾普通是通过种草养殖和虾蟹混养的方法。由于这些传统方法为户外养殖,而罗氏沼虾适温范围较窄,使得户外养殖罗氏沼虾的养殖期短,因此开发罗氏沼虾的室内养殖可以有效避免寒潮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罗氏沼虾有互相残杀和霸占地盘的习性,在一个养殖区域范围内需要注意养殖密度,罗氏沼虾营底栖生活,喜欢栖息水草丛中,因此在一个养殖区内罗氏沼虾的活动空间主要为底部空间,容易出现罗氏沼虾间互相残杀的现象,使得养殖的损耗较大,养殖效率低,经济效益低。因此,就罗氏沼虾的室内养殖装置设置,有必要考虑扩大罗氏沼虾的活动空间以减少损耗、提升存活率,从而提高养殖率获得更大的产量、提高养殖者的工作效率并增加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罗氏沼虾养殖存在损耗率高、养殖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提出了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以达到减少养殖损耗、提升罗氏沼虾的存活率,从而获得更大的产量,并提高养殖者的工作效率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包括培育主体,与所述培育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投料件,以及用于调控所述培育主体温度的温控件;所述培育主体包括培育桶,设置在所述培育桶内的拓展空间件,以及用于换水的换水件。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培育桶内设置有拓展罗氏沼虾活动空间的结构即所述拓展空间件,使得单位空间内的罗氏沼虾数量减少,有效减少了罗氏沼虾因霸占底盘的习性而相互残杀的可能性,降低了培育罗氏沼虾的损耗率,提高了存活率,从而获得更大的产量,提高了培育者的工作效率。所述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还设置了投料件、温控件以及换水件,满足了罗氏沼虾生活所需,确保了培育的稳定性。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培育桶包括与地面垂直设置的桶壁,以及与所述桶壁连接的桶底;所述桶底向心倾斜设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桶底包括设置在其中心处用于排污的排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污部周围的第一栖息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污部设置有用于勾通或隔断所述桶底和外部的连接以排污或保持所述桶底封闭的活动件。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桶底呈倾斜设置,其中心位置水为最低点,在所述桶底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排污的结构,所述培育桶内的污水和罗氏沼虾产生的废弃物会自主地从高往低流动最终汇集到所述排污部。所述排污部包括一个孔洞以及与所述孔洞相匹配的活动件,当需要排污时培育者只需要通过移除所述活动件,勾通所述培育桶与外部的连接,桶内的污水和废弃物自动汇集到孔洞处然后排出到外部。这种结构设置操作简单,并且是利用污水和废弃物的自由作用排污,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排污效率和培育者的工作效率。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拓展空间件包括用于连接和支撑的框架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二栖息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一栖息部固定连接的爬升部,以及用于连接各个所述爬升部的连接部。
[0013]通过上述方案,罗氏沼虾可以通过所述爬升部转移到所述第二栖息部生活,所述拓展空间件灵活利用了所述培育桶的竖直方向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栖息在所述第一栖息部的罗氏沼虾数量减少,减少了相互残杀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培育的损耗。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水件包括与外部水源连接的给水管道,以及与所述给水管道连接的进水管段;所述进水管段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桶壁固定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给水管道与外部的水源连接,当需要更换罗氏沼虾用水时,培育者只需要打开外部水源的开关,外部水源泵入到所述给水管道,后经由所述进水管段进入到所述培育桶内。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投料件包括用于盛放养料的盛料部,以及与所述盛料部固定连接的支撑部。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盛料部一侧的连接段,以及设置在远离所述盛料部一侧的摆放段。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投料件是可拆卸的,当需要进行投喂的时候将所述投料件固定,完成投喂之后将其移除,按需放置和移除就可以完成投喂,不需要人力长时间的操作,提高了培育者的工作效率。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栖息部设置为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拓展空间件包括一个刚性材料制成的框架主体,以及覆盖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二栖息地,所述第二栖息地是罗氏沼虾的活动空间,网状结构方便是根据罗氏沼虾喜欢攀缘于水草、树枝或其他固着物之上的习性设置的。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有拓展空间件,罗氏沼虾可以爬升到第二栖息地,降低了第一栖息地内罗氏沼虾密度,避免互相残杀有效减少了损耗,并且灵活利用了竖直方向的空间,增加了空间利用率;(2)排污部和投料件的设置巧妙,减少了人工的投入,有效提高了培育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放大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放大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放大图。
[0028]附图标号:100

培育主体,110

培育桶,111

桶壁,112

桶底,1121

排污部,1122

活动件,1123

第一栖息部,120

拓展空间件,121

框架主体,1211

爬升部,1212

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主体(100),与所述培育主体(100)可拆卸连接的投料件(200),以及用于调控所述培育主体(100)温度的温控件(300);所述培育主体(100)包括培育桶(110),设置在所述培育桶(110)内的拓展空间件(120),以及用于换水的换水件(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桶(110)包括与地面垂直设置的桶壁(111),以及与所述桶壁(111)连接的桶底(112);所述桶底(112)向心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112)包括设置在其中心处用于排污的排污部(1121),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污部(1121)周围的第一栖息部(11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部(1121)设置有用于勾通或隔断所述桶底(112)和外部的连接以排污或保持所述桶底(112)封闭的活动件(11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培育罗氏沼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空间件(120)包括用于连接和支撑的框架主体(121),以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居林邹松保倪蒙郭爱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