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工作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军工和宇航领域,依靠火药燃烧释放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负载运动,最终完成预定动作。
[0003]作动筒属于火工作动装置的一种,将火药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力与位移,实现被连接部件的运动。其中,以输出轴向位移的作动筒最为常见,在导弹折叠舵翼展开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影响舵翼能否正常展开、展开速度、展开冲击、展开可靠性等的重要因素。目前,采用作动筒作为驱动源的舵翼展开系统一般将作动筒置于舵轴内并配合螺旋结构联合实现舵翼的展开。这种布置方案普遍存在系统复杂、到位冲击大、系统体积和重量较大等缺点,不利于舵翼的轻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舵翼锁定、旋转展开及与舵轴回缩分离功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套筒(2)、旋转杆(3)、后端盖(8)、蜂窝(9)、连接杆(10)、前端盖(11)、钢球(12)和火工装置;外筒(1)为三通结构,包括:腔体A、腔体B和腔体C;其中,腔体A和腔体B连通;腔体C底部设置有节流孔,实现腔体C与腔体A和腔体B的连通;外筒(1)通过安装法兰与弹体螺接;套筒(2)、旋转杆(3)、连接杆(10)和蜂窝(9)通过前端盖(11)和后端盖(8)封装在外筒(1)的腔体A和腔体B内,前端盖(11)和后端盖(8)分别与外筒(1)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其中,套筒(2)和旋转杆(3)位于腔体A内:旋转杆(3)的一端为一字键,与舵翼插接配合;旋转杆(3)的另一端与套筒(2)嵌套安装,旋转杆(3)与套筒(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钢球(12),形成滚动螺旋副;连接杆(10)和蜂窝(9)位于腔体B内:连接杆(10)的一端与套筒(2)螺纹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后端盖(8)之间设置有蜂窝(9);火工装置,包括:点火器(5)和火药(6);其中,火药(6)位于腔体C内;点火器(5)位于火药(6)上方,通过螺纹连接在外筒(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2)与旋转杆(3)通过钢球(12)连接,套筒(2)圆周方向设有钢球槽用于轴向约束钢球(12),旋转杆(3)设有螺旋槽用于在钢球(12)作用下实现旋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节流孔,用于控制燃气流入低压腔的速度,以提高火工装置的工作行程及火药能量利用率;其中,低压腔为:连接杆(10)、套筒(2)和腔体B形成的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滚动螺旋副的舵翼展开用火工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1)的腔体A内部设置有N个运动导向槽(13);套筒(2)周向设置有N个支耳A(14);旋转杆(3)未与套筒(2)嵌套部分的周向设置有N个支耳B(15);通过控制运动导向槽(13)与支耳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张丽梅,张威,周传霞,许猛,刘群,陈劲,韩言勋,景莉,蔡文健,李高胜,吕继斌,徐海洋,张想,岳泽鹏,张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