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094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保温层结构,所述保温层结构上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转动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安装框的底框、且所述矩形框的转动轴线靠近安装框的顶框,所述矩形框内转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和背离墙体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和吸热板,所述安装板平行于墙体所在面时、所述反射板或吸热板抵接在保温层结构上,所述安装板转动对反射板和吸热板的位置调换。本申请具有延长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的效果。使用寿命的效果。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墙保温为把保温层放置在主体墙材外面的保温做法,因其可以减少点影响,同时保护主体墙材不受多大的温度变形应力,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温做法,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保温做法。
[0003]现有的保温墙结构一般是由基层墙体、由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层以及外部涂层构成,目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917821U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基础墙体,基础墙体的外侧依次设有保温层和表面涂料层,保温层与基础墙体通过一号砂浆层粘连、保温层和表面涂料层之间通过二号砂浆层粘连,保温层与基础墙体之间还通过膨胀锚栓紧固,保温层由相互贴合的两层挤塑聚苯板组成,各层挤塑聚苯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两层挤塑聚苯板上的通孔交错排列,且两层挤塑聚苯板相互贴合的表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条储水槽,储水槽与通孔之间相互错开;二号砂浆层为抹面砂浆层,二号砂浆层内铺设浸没有一层网格布。上述文献中的保温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牢固强度高,有效解决冷桥效应导致的房屋潮湿发霉的问题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外界温度较高或较低时,保温系统的温度上升或下降,易导致保温系统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延长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保温层结构,所述保温层结构上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转动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安装框的底框、且所述矩形框的转动轴线靠近安装框的顶框,所述矩形框内转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和背离墙体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和吸热板,所述安装板平行于墙体所在面时、所述反射板或吸热板抵接在保温层结构上,所述安装板转动对反射板和吸热板的位置调换。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墙上的保温层结构施工完毕后,将安装框固定在保温层结构上,并将矩形框、安装板等安装在安装框内,再将反射板和吸热板安装在安装板上;当室外温度较高时,转动矩形框,矩形框转动带动安装板与墙体保温层结构分离,随后转动安装板,使得反射板位于背离墙体的面上,反射板对热辐射、光照等反射,进而降低了反射板的温度,从而降低了保温层结构的温度,延长了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当室外温度较低时,转动安装板,使得吸热板背离外墙,吸热板对热辐射、光照等吸收,使得吸热板的温度处于较高的范围,以使得墙体保温层结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进一步降低了墙体保温层
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0007]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安装板所在平面,所述隔板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靠近反射板,所述第二腔体靠近吸热板,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吸热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射板工作时,在冷却水的作用下,对反射板热量传递至墙体的路径进行阻碍,以降低墙体保温层结构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保温层结构损坏的可能性;当吸热板工作时,因吸热油的比热容较小,使得安装板的温度更加容易上升,从而使得墙体保温层结构的温度上升,进一步降低了墙体保温层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矩形框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均设置有密闭板,所述密闭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分隔为用于储存冷却水或吸热油的储存室和用于冷却水或吸热油作用的作用室,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储存室相互远离且位于安装板靠近矩形框底框和顶框处,所述密闭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储存室和作用室的通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转动对反射板和吸热板的位置调换时,位于上方储存室内的冷却水或吸热油进入作用室内,位于作用室内的吸热油或者冷却水进入储存室内;当反射板作业时,第二腔体的作用室内无吸热油,进而对热量的传递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进而降低了墙体保温层结构温度,降低了保温层结构损坏的可能性;当吸热板作业时,冷却水位于储存室内,吸热油的热量通过作用室传递保温层结构,降低了冷却水对热量传递的影响,从而确保了保温层结构的温度,延长了保温层结构的使用寿命。
[0011]可选的,所述密闭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隔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储存室和作用室的容量一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室和作用室的容量一致,便于冷却水或吸热油铺满作用室以及将冷却水或吸热油完全收纳至储存室内,以便于热量的传递或阻碍热量的传递。
[0013]可选的,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电池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池板嵌设在反射板内并与反射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储存室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与太阳能板电池板电连通,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作用室的深度方向,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搅拌冷却水的搅拌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水长期作用时,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冷却水对热量传递的阻碍效果降低,此时,启动防水电机,防水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对冷却水搅拌,加快冷却水的冷却进程,以确保冷却水对热量传递的阻碍作用;太阳能板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驱动防水电机工作,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作用室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朝向密闭板呈弧形设置,所述搅拌轴背离防水电机的端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沿弹性杆轴线转动,所述搅拌轴固定设置在弹性杆背离防水电机的端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搅拌轴沿导轨滑移,搅拌轴滑移以更换搅拌轴的作用范围,提高了冷却水的降温效果;在弹性杆的作用下,确保搅拌轴滑动过程中,将防水电机输出轴的动能传递至搅拌轴,以便于搅拌轴转动对冷却水搅拌。
[0017]可选的,所述搅拌轴背离弹性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滑动套接在导轨上,所述卡接环背离搅拌轴的方向设置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内开设有长条形缺口,所述长条形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延长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长条形缺口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腔体的作用室内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矩形框底框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杠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搅拌轴往复摆动时,转动往复丝杠,往复丝杠转动带动滑块滑移,同时,滑块在长条形缺口内滑移,进而滑块滑移带动延长板摆动,延长板摆动带动搅拌轴摆动,操作简单便捷。
[0019]可选的,所述滑块包括滑动卡接在长条形缺口内的卡接块和转动设置在卡接块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杠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杠上,且连接块转动设置在卡接块上,便于往复丝杠转动过程中带动延长板摆动,以对搅拌轴的作用范围进行调节,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括设置在墙体(1)上的保温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结构(2)上设置有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内转动设置有矩形框(4),所述矩形框(4)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安装框(3)的底框、且所述矩形框(4)的转动轴线靠近安装框(3)的顶框,所述矩形框(4)内转动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靠近和背离墙体(1)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和吸热板,所述安装板(5)平行于墙体(1)所在面时、所述反射板或吸热板抵接在保温层结构(2)上,所述安装板(5)转动对反射板和吸热板的位置调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内开设有空腔(6),所述安装板(5)内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所在平面平行于安装板(5)所在平面,所述隔板(21)将空腔(6)分隔为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所述第一腔体(61)靠近反射板,所述第二腔体(62)靠近吸热板,所述第一腔体(61)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腔体(62)内设置有吸热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矩形框(4)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内均设置有密闭板(7),所述密闭板(7)将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分别分隔为用于储存冷却水或吸热油的储存室(621)和用于冷却水或吸热油作用的作用室(622),所述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的储存室(621)相互远离且位于安装板(5)靠近矩形框(4)底框和顶框处,所述密闭板(7)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储存室(621)和作用室(622)的通孔(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板(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隔板(21)的长度方向,所述储存室(621)和作用室(622)的容量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电池板(9),所述太阳能板电池板(9)嵌设在反射板内并与反射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腔体(61)内的储存室(621)设置有防水电机(10),所述防水电机(10)与太阳能板电池板(9)电连通,所述防水电机(10)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作用室(622)的深度方向,所述防水电机(10)输出轴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可李燕邓丽杨磊周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鼎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