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077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解决了现有智能制造培训平台缺乏系统全面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只能进行某项培训及考核的技术问题。该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包括工作台、工业机器人、立体仓库、供料单元、传送分拣单元、搬运轨迹单元、数控加工单元、快换工具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变位单元以及PLC单元,工业机器人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立体仓库、供料单元、传送分拣单元、搬运轨迹单元、数控加工单元、快换工具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变位单元和PLC单元均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单元化集成到工作台上的方式可以实现一个设备多功能化的作用,弥补了系统化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培训及考核设备方面的空白。造人才的培训及考核设备方面的空白。造人才的培训及考核设备方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人才培养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逐步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很多企事业单位、工业生产都在向工业自动化方向发展,智能化、自动化逐步进入各生产环节,用来实现机器代替人工的生产。因此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系统集成、运行操作和生产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但是目前现有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装备,或者采用生产级的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构建的智能制造培训比赛系统,其缺点是成本太高,而且单元种类较少,往往只能满足某项培训项目的培训考核,缺乏系统全面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无法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多功能单元集成化地设置在一个平台上,是一套涵盖了智能制造相关机械、电子、电气及自动化应用技术的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及维修的综合应用平台,解决了现有智能制造培训平台缺乏系统全面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只能进行某项培训及考核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业机器人(2)、立体仓库(3)、供料单元(4)、传送分拣单元(5)、搬运轨迹单元(6)、数控加工单元(7)、快换工具单元(8)、人机交互单元(9)、变位单元(10)以及PLC单元(11),所述工业机器人(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一侧,所述立体仓库(3)、所述供料单元(4)、所述传送分拣单元(5)、所述搬运轨迹单元(6)、所述数控加工单元(7)、所述快换工具单元(8)、所述人机交互单元(9)、所述变位单元(10)和所述PLC单元(11)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检测单元(12)和RFID检测单元(13),所述视觉检测单元(12)和所述RFID检测单元(13)均设置在所述传送分拣单元(5)的一侧,所述视觉检测单元(12)和RFID检测单元(13)均能够对所述传送分拣单元(5)上的工件进行检测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仓库(3)为具有多个工位(14)架体结构,所述工位(14)的一侧设置第一传感器(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工具单元(8)包括工具架(16)以及设置在所述工具架(16)上的工具(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系统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4)包括料井(18)、推料气缸(19)以及第二传感器(20),所述推料气缸(19)设置在所述料井(18)的底部,所述推料气缸(19)位于所述料井(18)远离所述传送分拣单元(5)的一侧,所述料井(18)的底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气缸杆孔(21)与出料口(22),所述推料气缸(19)的气缸杆能够伸入所述气缸杆孔(21),所述料井(18)的侧壁上设置检测口(23),所述第二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料井(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