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74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脚,支脚连接有用于可按摩患者腿部的按摩机构和用于带动支脚弯曲的移动组件,支脚具有弹性,按摩机构包括转动部和第一按摩棒,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卡槽和可卡入卡槽的卡柱,转动部作用时,第一按摩棒可转动,卡柱可卡入卡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长时间以截石位躺在病床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和褥疮发生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阴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中手术是治疗外阴癌的主要手段。外阴癌病人相对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手术部位与尿道直肠临近、创伤大,容易发生伤口裂开、感染和肺部、泌尿系感染及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外阴癌术后护理尤其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外阴癌术后伤口愈合率,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0003]术后护理中,一般是取去枕让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双腿外展屈膝,并在腘窝处垫以软枕,双腿长时间呈截石位(截石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腿分开放在支脚上,臀部齐床边,两手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
[0004]但是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因患者手术部位特殊,为保护患者隐私控制探视人员,患者长时间以截石位躺在病床上,患者腿部长时间搭在支脚上,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和褥疮的发生,下肢水肿;2、患者腿长时间呈弯曲状,腿部易酸软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护理装置,患者能够通过自身控制转动部,进而使得该装置既能够按摩患者腿部,同时还能够辅助患者弯曲或者平放腿。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脚,所述支脚连接有用于可按摩患者腿部的按摩机构和用于带动支脚弯曲的移动组件,所述支脚具有弹性,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转动部和第一按摩棒,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卡槽和可卡入卡槽的卡柱,所述转动部作用时,所述第一按摩棒可转动,所述卡柱可卡入卡槽中。
[0007]技术方案的原理:支撑板与病床连接,支脚呈弯曲状,患者双腿分别放在支脚上,脚放在转动部上,当患者需按摩腿部时,患者脚以脚踝为中心点上下转动,同时带动转动部上下转动,转动部带动第一按摩棒转动,使得第一按摩棒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当患者需改变腿弯曲度时,患者腿弯曲,脚带动转动部运动,进而转动部带动移动组件运动,患者腿处于合适的弯曲度并保持,使得卡柱卡入对应卡槽中。
[000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机构能够通过患者脚转动控制,从而按摩患者的腿部,移动组件能够通过患者腿部弯曲控制,从而移动组件能够辅助患者变换腿部的弯曲程度,转动部转动既能够控制按摩机构并带动第一按摩棒按摩患者腿部,又能够同时控制移动组件并使得卡柱卡入卡槽内;2、本专利技术的卡槽和卡柱共同作用,能够使得支脚弯曲后持续保持弯曲状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与支脚连接的连接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连接箱的一端与转动部连接,所述连接箱连接有与固定板和支脚都活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连接箱内的部分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支脚内的部分连接有第一按摩组件。
[0010]本方案有益效果:固定板能够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供支撑,进而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共同作用,能够为连接箱提供支撑,转动部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能够通过齿轮被第一转轴带动转动,从而第二转轴能够带动第一按摩组件转动,进而实现第一按摩组件对患者腿部的按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按摩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按摩单元,所述第一按摩单元包括两端都与支撑板内侧壁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按摩棒和可用于连接第二转轴以及第一连杆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支脚外表面开有多个用于第一按摩棒一端穿过的条形孔。
[0012]本方案有益效果:多个第一按摩单元能够使得按摩的范围大,能够有效按摩患者的腿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转轴连接,能够被第二转轴带动并转动,进而第一连接部能够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能够带动第一按摩棒转动,最终实现第一按摩棒按摩患者腿部,第一按摩棒部分位于支脚外表面,能够使得第一按摩棒与患者腿部充分接触,条形孔使得第一按摩棒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有转动空间,进而有效按摩患者腿部,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按摩棒位于支脚外表面的部分有圆角。
[0014]本方案有益效果:圆角能够使得第一按摩棒柔和地按摩患者腿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与第一转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和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卡槽沿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卡柱与支脚端部连接。
[0016]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导轨为第一转轴提供滑动路径,第二导轨为第二转轴提供滑动路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卡柱和卡槽的共同作用,能够使得支脚能够被变换弯曲状态并保持更换后的弯曲状态。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开有通槽。
[0018]本方案有益效果:通槽能够便于为患者手术部位透气。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位于支撑板内部的第二按摩组件,所述第二按摩组件包括与支撑板内侧壁活动连接的第三转轴和多个第二按摩单元,所述第三转轴伸出支撑板一端连接有把柄,所述第二按摩单元包括两端都与支撑板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转轴与靠近第三转轴的第二连杆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齿条连接。
[0020]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二按摩组件能够按摩和支撑患者的背部,同时使得患者的背部与支撑板分离并与空气接触,进而使得患者背部透气,防止褥疮发生,把柄能够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按摩单元上升,使得第二按摩单元与患者背部接触,支撑患者的背部,齿轮和齿条共同作用,能够使得第三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按摩单元向上或向下运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按摩单元还包括多个位于第二连杆上的第
二按摩棒,所述第二连杆与相邻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二按摩棒可伸出支撑板外表面与患者背部接触。
[0022]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连接部能将第二连杆与相邻第二连杆连接,当与齿条连接的第二连杆移动时,第二连杆能够带动相邻第二连杆同时移动,使得第二按摩棒伸出支撑板外表面并与患者背部接触。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部设有绑带。
[0024]本方案有益效果:绑带能够将患者的脚与转动部绑定在一起,进而使得患者的脚能够有效控制转动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术后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术后护理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具体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连接有用于可按摩患者腿部的按摩机构和用于带动支脚弯曲的移动组件,所述支脚具有弹性,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转动部和第一按摩棒,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卡槽和可卡入卡槽的卡柱,所述转动部作用时,所述第一按摩棒可转动,所述卡柱可卡入卡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与支脚连接的连接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连接箱的一端与转动部连接,所述连接箱连接有与固定板和支脚都活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连接箱内的部分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支脚内的部分连接有第一按摩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按摩单元,所述第一按摩单元包括两端都与支撑板内侧壁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按摩棒和可用于连接第二转轴以及第一连杆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支脚外表面开有多个用于第一按摩棒一端穿过的条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承英张方张含吴陈燕陈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产科医院重庆市遗传与生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