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70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包括腔室,在腔室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环绕第一转轴在腔室内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轴向设置若干组第一搅拌板,在第二转轴轴向连接与各第一搅拌板对应且偏移错位的第二搅拌板,各相邻的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搅拌板不接触,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沿对应转轴轴向方向连接有分剥齿,且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上的分剥齿在两搅拌板交叠时相向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环绕第一搅拌板设置的若干转动设置的第二搅拌板,可进一步提升混合的均匀性,在搅拌板上设置分剥齿,可提升分离效果,同时分剥齿相向错位设置,可起到对搅拌板附近纤维的分梳作用,便于团聚的纤维展开,促进纤维混合均匀。促进纤维混合均匀。促进纤维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混纺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不同性质的纤维进行混合,因此,根据所纺的纱线的性质确定所需混纺的纤维的性质以及相应的混纺方法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0003]目前纺纱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气力输送设备,将不同种类的纱线纤维按照工艺设计克重,吸入至混合设备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517380U,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纤维混合设备,包括主机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承载部件、旋设于所述承载部件的上部的横梁、旋设于所述横梁的下端的混合部件和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件的上端的电机;所述混合部件包括搅拌轴、旋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的第一旋接头、旋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下部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的内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内连接杆的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的侧板和嵌设于所述侧板的侧壁内的子扇叶;所述第一旋接头为球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头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和所述搅拌轴相适应;所述搅拌轴为圆柱状;所述固定环为圆环状,于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内凹设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和所述内连接杆相适应;所述内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侧板为立方体,于所述侧板的一侧凹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和所述内连接杆相适应;于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凹设有拨动槽,所述拨动槽和所述子扇叶相适应;若干个所述子扇叶均匀的分布于所述侧板上。
[0005]上述专利通过改良混合部件,在搅拌轴上增加子扇叶,来增加混合的均匀性,但是考虑到纤维的易成团,不易通过搅拌的方式完全混合均匀,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便于搅动内部纤维料的前提下,采用开松混料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纤维毛料混合均匀。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包括腔室,在腔室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环绕第一转轴在腔室内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轴向设置若干组第一搅拌板,在第二转轴轴向连接与各第一搅拌板对应且偏移错位的第二搅拌板,各相邻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搅拌板不接触,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沿对应转轴轴向方向连接有分剥齿,且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上的分剥齿在两搅拌板交叠时相向错位设置。
[0009]进一步的,腔室设置为圆柱体状。
[0010]进一步的,在腔室端侧设置可开合的取料窗口,其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0011]进一步的,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长度匹配。
[0012]进一步的,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通过卡箍固定在对应转轴上。
[0013]进一步的,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相对转动。
[0014]进一步的,第二搅拌板的转动贴合腔室的内壁。
[0015]进一步的,第一搅拌板的分剥齿设置在下方,第二搅拌板上的分剥齿设置在上方。
[0016]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环绕第一搅拌板设置的若干转动设置的第二搅拌板,可进一步提升混合的均匀性,在搅拌板上设置分剥齿,可提升分离效果,同时分剥齿相向错位设置,可起到对搅拌板附近纤维的分梳作用,便于团聚的纤维展开,促进纤维混合均匀;两转轴具有一定的速度差,便于在对应分剥齿交叠过程中,进一步起到分隔纤维团束,并进一步起到一定的分剥作用。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相关驱动装置);
[0019]图2为图1中混合装置中各搅拌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搅拌桨转动后配合的示意图。
[0021]图中:1

腔室;2

第一转轴;21

第一搅拌板;3

第二转轴;31

第二搅拌板;4

分剥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照图1

3,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包括腔室1,本实例中腔室1设置为圆柱体状,其端侧可进一步设置可开合的取料窗口,其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图中省略),在腔室1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并环绕第一转轴2在腔室2内进一步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第一转轴2轴向设置若干组第一搅拌板21,在第二转轴3轴向连接与各第一搅拌板21对应且偏移错位的第二搅拌板31,各相邻的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搅拌板不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板21和第二搅拌板31长度匹配,第一搅拌板21和第二搅拌板31沿对应转轴轴向方向连接有分剥齿4,且第一搅拌板21和第二搅拌板31上的分剥齿4在两搅拌板21交叠时错位设置,可起到对搅拌板附近纤维的分梳作用,便于团聚的纤维展开,促进纤维混合均匀。
[0025]第一搅拌板21和第二搅拌板31通过卡箍固定在对应转轴上,且第一搅拌板21和第
二搅拌板31相对转动,如反向或具有一定的转动速度差,便于在对应分剥齿8交叠过程中,进一步起到分隔纤维团束,并进一步起到一定的分剥作用。
[0026]另外,考虑到对整个腔室起到良好的混合作用,第二搅拌板31的转动贴合腔室1的内壁,以充分搅拌。
[0027]另外,本实例中,第一搅拌板21的分剥齿4设置在下方,第二搅拌板31上的分剥齿4设置在上方,安装时,可以在搅拌板上开设相应的安装孔,用于与分剥齿4紧配合进行固定。
[0028]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均外接驱动机构,如减速机和电机组合,用于驱动。
[0029]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包括腔室,在腔室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其特征在于:环绕第一转轴在腔室内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轴向设置若干组第一搅拌板,在第二转轴轴向连接与各第一搅拌板对应且偏移错位的第二搅拌板,各相邻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搅拌板不接触,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沿对应转轴轴向方向连接有分剥齿,且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上的分剥齿在两搅拌板交叠时相向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腔室设置为圆柱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纺纱纤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腔室端侧设置可开合的取料窗口,其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嘉希杜进显顾益明洪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