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50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能相互插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座包括有插座壳体和定位于插座壳体上的导电件,插头包括有能插接于插座壳体内的插头壳体和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外的扣件,插座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扣件相互扣合的母扣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插头与插座容易松脱的问题。脱的问题。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的不断发展,电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动车体积小,行动灵活,节能环保,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厚爱,但是电动车行驶一段距离后就要对其充电才能继续行驶,而现有常用且能循环充电的蓄电池有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锂电池若充电时间久而不及时断开电源,则锂电池会发热而加快老化,甚至会产生爆炸的危害,所以常见的防护措施就是将锂电池与放电口常连,这样能为锂电池及时放电,放电口与锂电池的连接方式是采用插头与插座的插接实现的,但存在缺陷,其一、因生产因素会导致插座和插头两者尺寸存在误差而产生插座与插头插接时存在松弛而脱开的现象;其二、平时使用过程中,插头外接线会不慎被牵扯而导致插头容易脱出插座的现象,前述两种情况均会造成锂电池无法及时放电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包括有能相互插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有插座壳体和定位于插座壳体上的导电件,所述插头包括有能插接于插座壳体内的插头壳体和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外的扣件,所述插座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扣件相互扣合的母扣件。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件包括有呈U字型的手把部和两个分别定位于手把部两端处的公扣件,所述手把部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公扣件均呈钩状,所述母扣件的数量为二且分别位于插座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母扣件分别能被两个公扣件勾勒。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公扣件远离插头壳体侧壁的面上均开设有一个呈钩状的压槽,两个所述压槽均位于所在的公扣件与母扣件接触的边缘上,两个所述母扣件上设置有与压槽相匹配的压块,当公扣件与母扣件相扣时,压块位于压槽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把部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动插座壳体的推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U字型的加强筋。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壳体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插座壳体内腔开口贴合的软质密封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插头壳体外旋转连接扣件,在插座壳体外设置有能与扣件相互扣合的母扣件,通过扣件与母扣件扣接在一起使得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固定连接
在一起,如此设计相比现有技术仅将插座和插头相互插接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弥补了插头外接线被不慎牵拉而脱出插座的缺陷,也弥补了因插头与插座两者的尺寸配合不到位而松脱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插头与插座的拆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公扣件与母扣件未扣合时的主视图。
[0014]附图标记:1、插头;2、插座;3、插座壳体;4、导电件;5、插头壳体;6、扣件;61、手把部;62、公扣件;63、加强筋;64、压槽;65、推脚;7、母扣件;71、压块;8、软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6]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包括有能相互插接的插头1和插座2,插座2包括有插座壳体3和定位于插座壳体3上的导电件4;
[0017]基于前述现有技术,插头1包括有能插接于插座壳体3内的插头壳体5和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5外的扣件6,扣件6可采用塑料制成,扣件6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手把部61和两个公扣件62,手把部61呈U字形,两个公扣件62均呈钩状且两个公扣件62的一端分别定位于手把部61的两端处,两个公扣件62分别位于手把部61的两臂长度方向的一侧,手把部61两端相向的内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圆轴,在插头壳体5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两个圆轴一端插入的圆孔,通过将手把部61两端相互远离撑开使得两个圆轴分别正对两个圆孔,取消对手把部61的拉力使得手把部61两端在弹性恢复的作用下,两个圆轴分别插入两个圆孔内,则手把部61限位于插头壳体5上且能相对插头壳体5转动,在插座壳体3相对的两个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一个母扣件7,两个母扣件7的一端分别适配于两个公扣件62弯曲形成的内腔中;
[0018]使用过程中,先将插头壳体5插接入插座壳体3内,直至两个公扣件62分别位于两个母扣件7一侧,接着对手把部61施力,手把部61带动两个公扣件62相对插头壳体5转动,两个公扣件62分别向两个母扣件7靠近的同时,两个母扣件7的一端均渐渐伸入相应的公扣件62的内腔中,若插头壳体5插入插座壳体3内的长度不到位,则公扣件62会与母扣件7顶触,随着手把部61的转动,公扣件62与相应的母扣件7发生相对滑动,公扣件62对母扣件7施加拉力的同时母扣件7对公扣件62反向拉力,插座壳体3保持不动,则插头壳体5会继续深入插座壳体3内,直至公扣件62与相应的母扣件7扣接到位,停止转动手把部61,插头壳体5与插座壳体3插接到位,若插头壳体5插入插座壳体3内的长度偏大,则在手把部61转动到位后,公扣件62与母扣件7两者间存在松动,则可将插头壳体5向外拔出部分长度,直至公扣件62与母扣件7扣紧,在无外力驱动手把部61的情况下,公扣件62与母扣件7两者扣接稳定;
[0019]如此设计相比现有技术仅将插座2和插头1相互插接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弥补了插头1外接线被不慎牵拉而脱出插座2的缺陷,也弥补了因插头1与插座2两者的尺寸配合不到位而松脱的缺陷。
[002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公扣件62远离插头壳体5的面上通过车削形成一个压槽64,压槽64位于公扣件62朝向母扣件7的边缘上,压槽64轮廓形状与所在公扣件62的边缘轮廓相同,公扣件62朝向母扣件7的边缘呈阶梯状且大端临近插头壳体5,在母扣件7与插座壳体3相连的位置进行车削出一个空腔,母扣件7未被车削且与空腔对应的部分形成压块71,压块71与压槽64相匹配,母扣件7朝向公扣件62的边缘呈阶梯状且小端与插座壳体3连接,扣接过程中,公扣件62呈阶梯状的边缘与母扣件7呈阶梯状的边缘相互插接,压块71进入压槽64内,由第一条实施例可知,在手把部61本身弹性作用下,手把部61的两端会相互远离,则压块71与压槽64会贴合并产生摩擦力,需要对手把部61施加更大的外力才能将公扣件62相对母扣件7移动,如此能进一步提高公扣件62与母扣件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加牢靠,避免公扣件62轻易与母扣件7脱离的情况;同时两个母扣件7共同将手把部61的两端相向压入插头壳体5内,提高了扣件6与插头壳体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1]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包括有能相互插接的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座(2)包括有插座壳体(3)和定位于插座壳体(3)上的导电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有能插接于插座壳体(3)内的插头壳体(5)和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5)外的扣件(6),所述插座壳体(3)外壁上设置有与扣件(6)相互扣合的母扣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国标锂离子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6)包括有呈U字型的手把部(61)和两个分别定位于手把部(61)两端处的公扣件(62),所述手把部(61)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插头壳体(5)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公扣件(62)均呈钩状,所述母扣件(7)的数量为二且分别位于插座壳体(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母扣件(7)分别能被两个公扣件(62)勾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龙马春波房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端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