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034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转印膜使用包括具有脱模性的表面保护层的硬涂层来改善转印后载体膜撕裂或载体膜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问题。终产品中的问题。终产品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转印膜使用包括具有脱模性的表面保护层的硬涂层来改善转印后载体膜撕裂或载体膜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问题。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家电产品的表面都体现了多种设计,特别是塑料产品,为了提高其附加价值,在表面贴上了装饰片,以体现金属等天然材料的设计。
[0003]作为装饰这种家用电器用金属板的传统方法,有在成型加工之前先用涂料涂覆金属板,然后再进行成型加工的PCM(Pre

CoatedMetal)方法。但是这种PCM方式的金属板材装饰方法具有金属板材外观不多、单调的特点。
[0004]这种PCM方法虽然价格便宜,但存在设计体现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开发了VCM(Vinyl Coated Meta:乙烯基涂层金属)方法。VCM法是将聚氯乙烯(PVC)膜层压在聚酯膜(例如PET膜)基材上形成装饰层的装饰膜的一侧,将聚氯乙烯膜粘贴在铁板上。但是,由于这些VCM只有PET,所以在后处理时出现了PET裂开、可靠性问题而浮起或脱落的问题。
[0005]另外,在VCM方法的情况下,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下,PET发生浮翘起或变色,加工成品率下降,在热粘合到铁板上后弯曲或折叠的过程中,成型性下降,在按压或弯曲等后加工过程中,装饰膜浮起或剥离的问题。
[0006]另外,在将装饰膜层压在金属板等上之后加工金属板的后加工方法中,由于装饰膜的效率降低的问题,存在膜撕裂或变形等后加工性非常差的问题。
[0007]另外,作为这些传统方法之一,提出了转印方法。用作转印硬涂层的热固性树脂的组成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由于固化剂异氰酸酯对载体膜的粘附性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印性变差,经常发生载体膜撕裂或硬涂层的一部分残留在载体膜上的转印不良。
[0008]另外,在紫外线固化时,使用了与载体膜的粘附性差的组成,之后只有与涂层形成粘附性才能进行转印方法,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存在局限性。
[0009]为了解决该问题,还提出了一种使用硅基的涂层在基材的表面进行脱模处理之后在其上进行硬涂层和印刷涂层的方法,但是,由于硅的表面能低,导致涂层润湿性差,从而持续存在外观不良的问题。另外,即使具有润湿性,在已加工的外观,例如,在基材上加工纹路的表面进行硅脱模处理,在进行硬涂层和印刷后进行转印时,随着进行脱模涂层,纹路粗糙度大幅下降,转印面在粗糙度变弱的情况下转印,外观会下降。
[0010]相反,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脱模涂层在转印期间与硬涂层一起转印,因此具有能够保持纹路加工的粗糙度的特征。另外,由于转印表面暴露在最外层,因此,具有同时发挥表面物性优秀的保护层作用的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润湿性和脱模性的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转印膜在转印目标物的硬涂层层上位于最外层,并且在转印过程中脱模涂层不残留在载体膜上。
[0013]技术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印膜。
[0015]作为一实例提供一种转印膜,包括:载体膜;脱模膜层,形成在所述载体膜的一表面上;硬涂层,形成在所述脱模膜层的一表面上;装饰层,形成在所述硬涂层的一表面上;以及粘合层,形成在所述装饰层的一表面上,在所述载体膜和硬涂层之间可包含脱模涂层。
[0016]作为一实例,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至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
[0017]作为一实例,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53~97重量%的树脂、2~15重量%的引发剂、0.4~20重量%的填充剂和0.1~2重量%的添加剂。
[0018]作为一实例,纤维素衍生物选自由醋酸纤维素(acetates)、纤维素醚(ethers)、纤维素酯(esters)组成的群组。
[0019]作为一实例,所述树脂为含有丙烯酰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或含有羟基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
[0020]作为一实例,所述树脂为同时含有丙烯酰官能团和羟基官能团的双固化型树脂。
[0021]作为一实例,脱模涂层厚度为0.1μm至5μm。
[0022]作为一实例,载体膜包括被转印到脱模涂层上的规定的图案部。
[0023]作为一实例,当去除载体膜时,载体膜被去除而脱模涂层残留在硬涂层上。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印膜的制备方法。
[0025]作为一实例,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载体膜的步骤;形成脱模涂层的步骤;形成硬涂层的步骤;形成装饰层的步骤;以及形成粘合层的步骤。
[0026]作为一实例,脱模涂层通过紫外线固化和/或热固化方式而被固化。
[0027]作为一实例,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至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
[0028]作为一实例,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53~97重量%的树脂、2~15重量%的引发剂、0.4~20重量%的填充剂和0.1~2重量%的添加剂。
[0029]作为一实例,所述树脂为含有丙烯酰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或同时含有丙烯酰官能团和羟基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饰材料。
[0031]作为一实例,所述装饰材料包括:基材层;粘合层,形成在上述基材层的一表面上;装饰层,形成在上述粘合层的一表面上;硬涂层,形成在上述装饰层的一表面上;以及脱模涂层,包含0.5至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
[0032]作为一实例,装饰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有规定的图案。
[0033]作为一实例,装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20μm。
[0034]专利技术效果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可以提供一种将具有脱模性的涂层置于转印膜的载体膜下方。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由于脱模涂层是包括纤维素衍生物的脱模涂层,而非硅脱模涂层,从而可以提供与硬涂层的润湿性良好的转印膜。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在转印过程中,脱模涂层不会留在载体膜侧,并且可以形成转印目标物的最外层。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形成在载体膜上的图案或纹路被完整地转印,从而可以在装饰材料上完整地形成图案或纹路。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印膜的截面示意图。
[0040]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印膜的截面示意图。
[0041]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印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42]图4至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印方法的截面模式图。
[0043]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饰材料的截面示意图。
[0044]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饰材料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膜;脱模涂层,形成在所述载体膜的一表面上;硬涂层,形成在所述脱模涂层的一表面上;装饰层,形成在所述硬涂层的一表面上;以及粘合层,形成在所述装饰层的一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至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涂层含有0.5~10重量%的纤维素衍生物、53~97重量%的树脂、2~15重量%的引发剂、0.4~20重量%的填充剂和0.1~2重量%的添加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纤维素衍生物选自醋酸纤维素、纤维素醚以及纤维素酯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含有丙烯酰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或含有羟基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同时含有丙烯酰官能团和羟基官能团的双固化型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脱模涂层的厚度为0.1μm至5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载体膜包括被转印到脱模涂层上的规定的图案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当去除载体膜时,载体膜被去除而脱模涂层残留在硬涂层上。10.一种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茂善任巨赫李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乐尔幸华奥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