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29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解决宽度较窄道路地下管位空间紧张,现有的雨水口直接作为管路检查井的方式又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本结构预制井包括下预制井、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下预制井沿道路纵向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雨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预制井分为检查井侧和雨水口侧,检查井侧与下预制井上下连通,雨水口侧向道路纵向凸出设置,雨水口侧的顶面扣设有雨水篦,雨水口侧朝向检查井侧的一面设有透水隔板;预制井顶板扣设在上预制井的检查井侧上方,预制井顶板上设置检查井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道路下方管位空间的同时,满足对雨水初步处理的环保要求。理的环保要求。理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管网领域,涉及一种市政雨水管网,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道路地下设置雨水、电力以及通信等多种管路,一些宽度较窄的道路地下管位紧张,多种管路在设计和施工时存在管路交叠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雨水管路,需要充分利用雨水自身的重力流,因此对管道各处的标高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的雨水管设计在道路车行道的地下,而雨水篦设置于车行道侧边的侧石边,雨水管和雨水篦在道路的横断面上左右间隔一段距离,雨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查井,雨水篦通过汇流管道连接检查井,这种结构的雨水管路占用了道路正下方的地下管位空间。
[0003]而根据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目前市政道路类项目应最大限度地增加滞蓄空间,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削减初雨污染。市政道路类项目也是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的下垫面之一,应通过滞留净化削减道路外排污染物负荷。大部分道路可设置带截污功能的环保雨水口进行初期雨水的处理,目前道路宽度较窄的道路由于地下管位空间紧张,也有将雨水口直接做成雨水口式检查井的方式,雨水主管沿着雨水口下面布置无法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需要开发一种环保型雨水篦井来适应道路宽度较窄,地下管位空间不够的道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宽度较窄道路地下管位空间紧张,现有的雨水口直接作为管路检查井的方式又无法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通过雨水篦和检查井的纵向并列式结构,使雨水篦和检查井分离又统一,并通过合理的结构分割、使雨水篦和检查井方便预制,减少了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0005]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包括预制井,所述预制井包括下预制井、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下预制井底面封闭,下预制井沿道路纵向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雨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预制井分为检查井侧和雨水口侧,上预制井的检查井侧与下预制井上下连通并尺寸一致,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向道路纵向凸出设置,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的顶面扣设有雨水篦、底面为封闭结构,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朝向检查井侧的一面设有透水隔板,透水隔板为溢流堰板,透水隔板上方留有溢流空间;预制井顶板扣设在上预制井的检查井侧上方,预制井顶板上设置检查井盖。
[0006]本结构将预制井分为三部分,其中上预制井沿纵向朝一侧突出设置雨水篦,雨水篦可以设置在预制井的上游一侧或下游一侧。雨水篦和检查井之间设置透水隔板进行初期的雨水处理,达到环保的要求,而且将雨水篦和检查井沿纵向并列设置,让雨水篦和检查井均贴靠侧石设置在车行道的路边,雨水管路可以直接设置在雨水篦和检查井的下方,贴靠
道路侧边布设,不仅缓解了狭窄道路地下管位空间紧张的问题,而且还将检查井结构由车行道中部搬移到车行道侧边,减少了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车辆碾压,也可以延长检查井的维护周期。三部分预制井中,下预制井由于管位标高的问题,需要现场搭设模板预制,而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均为标准尺寸设计,可以在工厂批量标准化预制,工厂化预制成本低、效率高、而且预制件的质量稳定,不仅大大减少现场预制井的制作需求,减少了场地占用空间,也缩减了现场施工所需的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本结构中,三部分预制井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根据现场荷载要求进行设计,此处不对配筋方式做过多描述。透水隔板为多孔板,可以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预制井的高度根据雨水管标高现场搭设模板制备,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为标准尺寸预制模块。
[0008]作为优选,下预制井和上预制井的拼接缝处为防水砂浆粘合层,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的拼合缝为防水砂浆粘合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预制井的上方浇设有车行道路面层,所述检查井盖与车行道路面层平齐,所述雨水篦低于车行道路面层形成汇流坡面。
[0010]作为优选,所述预制井设置在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交界处,所述雨水篦及检查井盖在车行道上贴靠道路侧石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雨水篦的下方设有拦污筐,拦污筐上部环周设有溢流口。拦污筐可以对树叶等大型杂物进行拦截。
[0012]作为优选,所述检查井盖下方设有防坠网。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透水隔板为从上到下的活动插接式固定,上预制井与透水隔板对应的侧壁设有插接槽。透水隔板为插接式,可以定期维护更换。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与下预制井侧壁的插接处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圈,并在进水管及出水管与下预制井侧壁的缝隙处采用混凝土现浇填缝。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标高不低于出水管的底部标高,下预制井的底面在进水管的底部标高和出水管的底部标高之间浇筑有圆槽型的流道。
[0016]本技术雨水篦和检查井并列设置的一体结构让雨水管可以沿道路侧边设置,在缓解道路下方管位空间的同时,满足对雨水初步处理的环保要求;预制井三部分结构减少了现场制备的井体结构需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地面标高平面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断面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图1中B

B处的断面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图2中C

C处的截面结构图。
[0022]图示说明:1、雨水篦, 2、检查井盖,3、侧石,4、预制井,401、预制井顶板,402、上预制井,403、下预制井,5、车行道,6、拦污筐,7、防坠网,8、透水隔板,9、进水管,10、出水管,11、流道,12、遇水膨胀橡胶圈,13、缝隙,14、防水砂浆粘合层,15、人行道,16、雨水口侧,17、检查井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如图1

4所示。本结构包括预制井4,所述预制井包括下预制井403、上预制井402和预制井顶板401。下预制井和上预制井的拼接缝处为防水砂浆粘合层14,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的拼合缝为防水砂浆粘合层14。如图2所示,下预制井403底面封闭,下预制井沿道路纵向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雨水管路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10,进水管9的底部标高大于出水管10的底部标高,下预制井的底面在进水管的底部标高和出水管的底部标高之间浇筑有倾斜的流道11,流道为圆槽型,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的下弧壁对齐。进水管及出水管与下预制井侧壁的插接处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圈12,并在进水管及出水管与下预制井侧壁的缝隙13处采用混凝土现浇填缝。
[0025]如图2、4所示,上预制402井分为检查井侧1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包括预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包括下预制井、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下预制井底面封闭,下预制井沿道路纵向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雨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预制井分为检查井侧和雨水口侧,上预制井的检查井侧与下预制井上下连通并尺寸一致,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向道路纵向凸出设置,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的顶面扣设有雨水篦、底面为封闭结构,上预制井的雨水口侧朝向检查井侧的一面设有透水隔板,透水隔板为溢流堰板,透水隔板上方留有溢流空间;预制井顶板扣设在上预制井的检查井侧上方,预制井顶板上设置检查井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井的高度根据雨水管标高现场搭设模板浇筑,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为预制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预制井和上预制井的拼接缝处为防水砂浆粘合层,上预制井和预制井顶板的拼合缝为防水砂浆粘合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的上方浇设有车行道路面层,所述检查井盖与车行道路面层平齐,所述雨水篦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蓉蓉戴黎明戴广平张存浩程晓江陈锦叶坤坤高鑫磊金洪斌金之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设科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