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59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井盖技术领域。为解决井道排水量为固定或电控调节、操作麻烦成本高的问题,排水环的底部与调节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启闭板左右两端的滑钉滑动连接在导槽内部,在排水需求较大时,蓄水槽整体重量增加水平位置下降,带动启闭板移动将顶排水口开启增加排水量,在调整过程中无需通过探测仪器或者电控设备进行监测和遥控,自动利用联动结构对顶排水口进行开启,弹簧呈松弛状态下,压盘位于弹簧槽的顶部,启闭板整体呈水平贴合设置于顶排水口的正下方,在排水需求降低时,蓄水槽内积水减少,弹簧将升降套向上顶起带动启闭板复位对顶排水口进行关闭,全程自动恢复无需人工操作或电控。工操作或电控。工操作或电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盖
,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在城市街道上,排水井盖在疏通街道上的雨水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的夏季,雨水多、雨量大,如不及时排除街道上的降水,则对城市的交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下的井盖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井盖往往通过顶部预留的两个孔洞进行排水,当积水较多的时候,现有的井盖无法及时将积水排出,不具备调节排水量的功能,而一些可以调节排水量的井盖往往通过感应装置和电控结构进行调节,操作麻烦且成本较高。
[0005]2、为了增大排水量而扩大排水口的数量和大小,往往会导致在无需进行大量排水的时候让更多的灰尘杂物进入井道内部,长期容易造成井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井座本体,所述井盖本体可拆卸式放置于井座本体的顶部,井座本体包括井道,井盖本体设置于井道的顶部,井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底盘的顶面上环绕设置有加强筋,井道和底盘之间通过加强筋加强连接;
[0008]所述井盖本体包括顶盖,顶盖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呈圈环状环绕设置,限位圈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排水环,井盖本体底面中部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滑动连接于顶盖上,调节座的外侧连接有启闭板,启闭板远离调节座的一侧滑动连接在顶盖的底部,排水环的底部与调节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面开设有侧排水口和顶排水口,侧排水口呈放射状环绕设置于顶盖的顶面外圈,顶排水口设置于侧排水口的内侧于顶盖的内圈上,顶盖的底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导边,导边于每个顶排水口的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导边的底部通过强化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调节座滑动连接于固定座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圈包括环圈,环圈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在顶盖的顶面上,环圈所设置的位置与侧排水口的位置相匹配,环圈远离顶盖的一端向内侧设置有卡沟,排水环可滑动式设置于环圈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环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蓄水槽的顶部边缘处向外侧设置有卡圈,蓄水槽滑动设置于环圈的内部,卡圈卡接在卡沟上,蓄水槽的侧面开设有侧排水孔,
蓄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底排水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座包括升降套,升降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头,第一铰接头上铰接连接有连接臂,启闭板包括板身,板身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头,连接臂远离第一铰接头的一端铰接连接在第二铰接头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边的内侧开设有导槽,启闭板远离第二铰接头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钉,滑钉的整体尺寸与导槽的尺寸相对应,滑钉滑动连接在导槽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套的中部开设有内槽,内槽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压盘,压盘的外侧设置有连架,连架设置有不少于三根,压盘的外侧通过连架固定连接在内槽的内壁上,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的内径尺寸与压盘的外径尺寸相匹配,弹簧槽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数量与连架的数量相匹配,滑槽的宽度尺寸与连架的尺寸相匹配,压盘可滑动式设置于弹簧槽的内部,各连架均滑动连接在相匹配的滑槽中,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于压盘的下方,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盘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弹簧槽的底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呈松弛状态下,压盘位于弹簧槽的顶部,启闭板两侧的滑钉位于导槽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启闭板整体呈水平贴合设置于顶排水口的正下方。
[001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一:将井盖本体设置于井道的顶部,在需要排水时通过侧排水口进行排水;
[0018]步骤二:在排水需求较小,水流量较小时,污水经由侧排水口进入蓄水槽的内部,并经由侧排水孔和底排水孔进行对污水进行排出,将污水经由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系统;
[0019]步骤三:在排水需求较大,水流量较大时,污水经由侧排水口进入蓄水槽的内部,一部分污水由侧排水孔和底排水孔排出,蓄水槽的进水速度大于侧排水孔和底排水孔的出水速度,蓄水槽整体重量增加,水平位置下降;
[0020]步骤四:在排水需求较大,水流量较大时,蓄水槽下降通过连接杆拉动升降套下移,连接臂拉动启闭板在导槽的方向上滑动,启闭板移动将顶排水口开启增加排水量;
[0021]步骤五:在排水需求降低时,蓄水槽内积水减少,蓄水槽整体重量降低,弹簧将升降套向上顶起带动启闭板复位,启闭板复位对顶排水口进行关闭。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现有技术下,井盖往往通过顶部预留的两个孔洞进行排水,当积水较多的时候,现有的井盖无法及时将积水排出,不具备调节排水量的功能,而一些可以调节排水量的井盖往往通过感应装置和电控结构进行调节,操作麻烦且成本较高,而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环的底部与调节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启闭板左右两端的滑钉滑动连接在导槽内部,在排水需求较大,水流量较大时,污水经由侧排水口进入蓄水槽的内部,一部分污水由侧排水孔和底排水孔排出,蓄水槽的进水速度大于侧排水孔和底排水孔的出水速度,蓄水槽整体重量增加水平位置下降,从而通过连接杆拉动升降套下移,连接臂拉动启闭板在导槽的方向上滑动,启闭板移动将顶排水口开启增加排水量,从而使得井盖本体可以根据当前的排水需求对整体的排水量进行自动的扩大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无需通过探测仪器或者电控设备进行监测和遥控,在排水需求大时,可以自动利用联动结构对顶排水口进行开启,在进行安装后仅需定期对井盖进行检修维护即可,无需在正常排水工作时进行人工操作和干预,
便利度更高。
[0024]2.现有技术下,为了增大排水量而扩大排水口的数量和大小,往往会导致在无需进行大量排水的时候让更多的灰尘杂物进入井道内部,长期容易造成井道堵塞,而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呈松弛状态下,压盘位于弹簧槽的顶部,启闭板整体呈水平贴合设置于顶排水口的正下方,在排水需求降低时,蓄水槽内积水减少,蓄水槽整体重量降低,弹簧将升降套向上顶起带动启闭板复位,启闭板复位对顶排水口进行关闭,从而使得在排水量降低后可以将井盖的排水量自动恢复,对顶排水口进行关闭,全程自动恢复无需人工操作或电控,顶排水口的关闭可以防止在日常情况下,灰尘杂物进入井道内部,防止井道堵塞,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排水量可调节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排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和井座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可拆卸式放置于井座本体(2)的顶部,井座本体(2)包括井道(21),井盖本体(1)设置于井道(21)的顶部,井道(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2),底盘(22)的顶面上环绕设置有加强筋(23),井道(21)和底盘(22)之间通过加强筋(23)加强连接;所述井盖本体(1)包括顶盖(11),顶盖(11)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圈(12),限位圈(12)呈圈环状环绕设置,限位圈(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排水环(13),井盖本体(1)底面中部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座(14),调节座(14)滑动连接于顶盖(11)上,调节座(14)的外侧连接有启闭板(16),启闭板(16)远离调节座(14)的一侧滑动连接在顶盖(11)的底部,排水环(13)的底部与调节座(14)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15)连接,连接杆(15)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的顶面开设有侧排水口(1101)和顶排水口(1102),侧排水口(1101)呈放射状环绕设置于顶盖(11)的顶面外圈,顶排水口(1102)设置于侧排水口(1101)的内侧于顶盖(11)的内圈上,顶盖(11)的底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103),固定座(1103)的外侧设置有导边(1104),导边(1104)于每个顶排水口(1102)的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导边(1104)的底部通过强化架(1105)与固定座(1103)固定连接,调节座(14)滑动连接于固定座(1103)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12)包括环圈(1201),环圈(120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在顶盖(11)的顶面上,环圈(1201)所设置的位置与侧排水口(1101)的位置相匹配,环圈(1201)远离顶盖(11)的一端向内侧设置有卡沟(1202),排水环(13)可滑动式设置于环圈(1201)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环(13)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1301),蓄水槽(1301)的顶部边缘处向外侧设置有卡圈(1302),蓄水槽(1301)滑动设置于环圈(1201)的内部,卡圈(1302)卡接在卡沟(1202)上,蓄水槽(1301)的侧面开设有侧排水孔(1303),蓄水槽(1301)的底部开设有底排水孔(1304)。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4)包括升降套(1401),升降套(140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头(1402),第一铰接头(1402)上铰接连接有连接臂(1403),启闭板(16)包括板身(1601),板身(160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头(1603),连接臂(1403)远离第一铰接头(1402)的一端铰接连接在第二铰接头(1603)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水量可调节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边(1104)的内侧开设有导槽(11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余宏苗余宏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