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21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板的选择;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柱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楼梯模板的设计与安装,特殊部位模板施工,后浇带支模底板和侧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模板,模板绑扎在U型骨架上,模板拆除,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中沿着墙体长度方向的模板主龙骨用对拉螺杆夹紧相邻模板的额主龙骨公国对拉螺杆及相对设置的对拉连接件加固大大加强了剪力墙模板的强度,充分确保了剪力墙模板的安全性;特殊部位模板施工中后浇带支模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侧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模板,快易收口网模板绑扎在U型钢筋骨架上,大幅加速了后浇带的模板的安装和拆解的速度。了后浇带的模板的安装和拆解的速度。了后浇带的模板的安装和拆解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全球建筑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建筑行业又是我们国家中的支柱产业,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关键的一环,起着奠定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的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不仅对提高工程质量,优化工程内容,增加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还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0003]传统模板施工方法在施工工程中不足也显而易见,周转次数超过4次易发生翘曲;容易脱胶、起鼓、起壳、开裂,重新拼装时,板缝难于处理;厚度公差不易掌握,导致建筑结构界面尺寸偏差;进而影响建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模板的选择

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

柱模板的设计与安装

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

楼梯模板的设计与安装

特殊部位模板施工

模板拆除,具体步骤如下:a)模板的选择筏板基础采用砖地模,剪力墙、顶板、梁模板、楼梯采用木模板;b)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剪力墙等墙板模板采用厚胶合板在现场拼成大模板,沿着墙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模板主龙骨有对拉螺杆夹紧,相邻的模板主龙骨通过对拉螺杆及相对设置的对拉连接件加固;外墙外侧等模板,应下挂一些余量,用事先预埋好的螺杆将模板锁死;支设模板前,根据控制轴线进行剪力墙的定位放线,在操作面上弹设出支模边线,并将支模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将松动的石子清理剔除干净;剪力墙模板的支设应严格控制其轴线偏移及双向的垂直度的控制;c)柱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柱子模板宽度根据柱子几何尺寸确定,柱箍采用双槽钢;柱模板面模采用厚胶合多层板,背肋采用木楞;背肋与多层板用铁钉钉牢;接缝若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则必须采用自粘海绵条粘贴;背肋侧向放置,相邻柱模采用启口式接点连接,施工时应在启口位置粘贴海绵条来保证柱砼阳角成型;柱箍采用槽钢与螺杆连接形成,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箍体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铰接有连接座;大截面柱子模板的中间加设穿墙螺杆,水平方向居中增设一根螺杆,螺栓外设塑料套管;柱模板的安装顺序:弹线

清扫柱内杂物

定位放线及钢筋隐蔽验收

钉制柱框板条

柱模安装

安装背楞

调整模板位置

第一道柱箍安装

放置定位支撑

第二道及上部柱箍依次安装

复查垂直度及模板
定位

三检预检验收

工程报验;d)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梁、板模板支撑采用承插式套筒式内架支撑体系脚手架,脚手架包括有立杆和两个水平杆,立杆设有连接盘,采用早拆体系柱头,连接盘包括盘体和设于盘体的销孔和槽孔;两个水平杆包括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第一水平杆设有接头,接头设有接头孔,接头孔与销孔的尺寸相配合,第二水平杆设有可插入槽孔内的插板;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木方,上部铺设厚木模板,用钉子钉牢,缝贴双面胶条;支模顺序:施工放线

搭设满堂脚手架

模板铺设

模板连接固定

全面检查;平板支模:根据标高控制线,支设满堂承重支架,在快拆支撑头上铺设木方子,调节支撑头达到设计标高;梁模接支撑梁底模板的横梁与梁夹具,其间距尽量与梁侧模板的纵楞板的配板,宜沿梁的长度方向排列梁底侧模,端缝一般都要错开,直间距相适应,并照顾楼板模板的支承情况;梁、板、柱接头部位不得分两次支模,梁、板的跨度过大时,模板中部应起拱,对于宽度、高度过大的梁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梁、板模板的安装顺序:弹控制线

搭设满堂脚手架

调整梁底钢管标高

安装梁底模板

安装顶撑并调平

安装梁侧模

梁变木枋就位

摆设主次龙骨

铺设楼板模板

支撑加固;e)楼梯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楼梯模板主要由底模、侧帮模、反三角木、踏步侧板组成,楼梯底模用竹胶合板平铺在支撑木方上,楼梯外帮侧模采用木模,宽度为楼梯板厚及踏步高;楼梯底版采用多层板,下放木楞,踏步板采用厚白松板刨光制作、刷油,踏步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和卡接板,卡接板上安装有多个相同的卡接部件,卡接部件上安装有调节部件,卡接板上固定安装着有多个卡接部件的壳体;立杆不得设在楼梯中间,横杆不深出楼梯井一定距离;楼梯模板的安装顺序:施工放样

支撑平台模板

支撑楼梯底模

弹底板厚底线

弹侧板位置线

支设楼梯侧模板

组装踏步、踢脚模板;f)特殊部位模板施工后浇带支模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侧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模板,快易收口网模板绑扎在U型钢筋骨架上,U型骨架作支撑,U型骨架的侧板均开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圆,且U型骨架的中间板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菱形槽孔;楼板后浇带采用梳子模板,细部节点处理措施墙、柱模板拼缝处钉宽窄模板条,用两根木枋压紧;两条梁接头阴角处加钉一根木枋,所有墙柱模板阴、阳角相接处贴海绵条,梁板接头部位在梁侧板上钉上衬口木枋,板模板钉在衬口木枋上;g)模板拆除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本工程的模板侧模在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后,方可拆除。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b)与步骤(c)中,安装模板时应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及刚度,保证混凝土出模后的整体效果。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g)中,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中沿着墙体长度方向的模板主龙骨用对拉螺杆夹紧
相邻模板的额主龙骨公国对拉螺杆及相对设置的对拉连接件加固大大加强了剪力墙模板的强度,充分确保了剪力墙模板的安全性;2、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中采用承插式套筒式内架支撑体系脚手架,此脚手架包括有立杆和两个水平杆,立杆设有连接盘,采用早拆体系柱头可方便脚手架的安装和拆解以及脚手架在使用中的稳定性;3、特殊部位模板施工中后浇带支模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侧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模板,快易收口网模板绑扎在U型钢筋骨架上,大幅加速了后浇带的模板的安装和拆解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模板的选择b)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c)柱模板的设计与安装d)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e)楼梯模板的设计与安装f)特殊部位模板施工g)模板拆除其特征在于:a)模板的选择筏板基础采用砖地模,剪力墙、顶板、梁模板、楼梯采用木模板;b)剪力墙模板的设计与安装剪力墙等墙板模板采用厚胶合板在现场拼成大模板,沿着墙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模板主龙骨有对拉螺杆夹紧,相邻的模板主龙骨通过对拉螺杆及相对设置的对拉连接件加固;外墙外侧等模板,应下挂一些余量,用事先预埋好的螺杆将模板锁死;支设模板前,根据控制轴线进行剪力墙的定位放线,在操作面上弹设出支模边线,并将支模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将松动的石子清理剔除干净;剪力墙模板的支设应严格控制其轴线偏移及双向的垂直度的控制;c)柱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柱子模板宽度根据柱子几何尺寸确定,柱箍采用双槽钢;柱模板面模采用厚胶合多层板,背肋采用木楞;背肋与多层板用铁钉钉牢;接缝若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则必须采用自粘海绵条粘贴;背肋侧向放置,相邻柱模采用启口式接点连接,施工时应在启口位置粘贴海绵条来保证柱砼阳角成型;柱箍采用槽钢与螺杆连接形成,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箍体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铰接有连接座;大截面柱子模板的中间加设穿墙螺杆,水平方向居中增设一根螺杆,螺栓外设塑料套管;柱模板的安装顺序:弹线

清扫柱内杂物

定位放线及钢筋隐蔽验收

钉制柱框板条

柱模安装

安装背楞

调整模板位置

第一道柱箍安装

放置定位支撑

第二道及上部柱箍依次安装

复查垂直度及模板定位

三检预检验收

工程报验;d)梁、板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梁、板模板支撑采用承插式套筒式内架支撑体系脚手架,脚手架包括有立杆和两个水平杆,立杆设有连接盘,采用早拆体系柱头,连接盘包括盘体和设于盘体的销孔和槽孔;两个水平杆包括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第一水平杆设有接头,接头设有接头孔,接头孔与销孔的尺寸相配合,第二水平杆设有可插入槽孔内的插板;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木方,上部铺设厚木模板,用钉子钉牢,缝贴双面胶条;支模顺序:施工放线

搭设满堂脚手架

模板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田崔冲陈栋梁贾学礼孟健张浩王亮张文龙许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