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17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导电聚合物修饰层和碳电极;所述的导电聚合物修饰层的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聚乙炔、聚噻吩、聚苯乙炔中一种或多种;厚度为5~10nm。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高效,制备工艺简单,基于此制备的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载流子传输性能得以改善,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方式主要是光电转换,即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具有环保、资源丰富和清洁可再生等诸多优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凭借光吸收系数高、载流子寿命长、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了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重点。
[0003]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碳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电极材料,因为碳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便宜、功函数匹配较好且性质稳定,有助于提升PSCs的性能。但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碳电极界面接触较差,降低了界面载流子传输性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界面修饰方法用于改善钙钛矿/碳电极间的界面接触,在两层之间构建传输桥梁,这对于提高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与稳定性十分有益。专利CN113644208A虽用导电聚合物PEDOT:PSS修饰碳电极,来改善钙钛矿/碳电极间的界面接触,但需浸泡,烘干,热压三个步骤来修饰钙钛矿层与碳电极,过程需高温高压力处理,繁琐复杂。所用的导电聚合物PEDOT:PSS是由PEDOT和PSS两种物质构成。PEDOT是EDOT(3,4

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SS是聚苯乙烯磺酸盐;其中,PEDOT:PSS含有苯环和磺酸基,分子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碳电极界面接触较差以及修饰过程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该器件对修饰层进行了改进,以聚吡咯、聚乙炔、聚噻吩、聚苯乙炔等导电聚合物作为修饰层的材料;制备中,通过旋涂,退火等两个步骤将导电聚合物均匀分散在钙钛矿吸光层表面,形成导电聚合物修饰层,来改善钙钛矿/碳电极界面接触。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高效,制备工艺简单,基于此制备的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载流子传输性能得以改善,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导电聚合物修饰层和碳电极;
[0007]所述的导电聚合物修饰层的厚度为5~10nm;
[0008]所述的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聚乙炔、聚噻吩、聚苯乙炔中一种或多种;
[0009]所述的透明导电衬底优选为氧化氟锡透明导电玻璃(FTO)、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ITO)、PET/ITO(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ITO(PEN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0010]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为二氧化锡(SnO2)、二氧化钛(TiO2)、氯掺杂的二氧化钛、碳60(C
60
)、[6,6]‑
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氧化锌(ZnO)、TiO2‑
SnO2、ZnO

TiO2、ZnO

SnO2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5~180nm;
[0011]所述的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结构式为APbX3,A位为甲脒阳离子(NH2CH=NH
2+
,FA
+
)、甲胺阳离子(CH3NH
3+
,MA
+
)和铯离子(Cs
+)
中的至少一种;X位为F

、Cl

、Br

和I

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200~1000nm;
[0012]所述的碳电极材料为碳浆,方阻<30Ω,固含量为40~60%;碳电极厚度为5~100μm。
[0013]所述的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在透明导电衬底上制备电子传输层;
[0015]2)配置钙钛矿前驱液,并利用匀胶机在电子传输层上旋涂钙钛矿前驱液,通过低压辅助设备处理后进行退火,得到钙钛矿吸光层;
[0016]所述的钙钛矿前驱液的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N

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乙腈(MeCN)、醋酸甲氨、甲酸甲胺、丁酸甲胺、γ

丁内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钙钛矿前驱液的浓度为0.2~2mol/L,浓度以Pb的含量计;
[0017]3)在钙钛矿吸光层的表面旋涂导电聚合物胶体,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导电聚合物修饰层;
[0018]4)在导电聚合物修饰层表面刮涂碳浆,然后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得到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0019]步骤2)中,所述的旋涂速度为1000~6000rpm,旋涂时间为10~60s;所述的低压辅助设备处理时真空度为1~100Pa,处理时间为1~60s;所述的退火温度为100~120℃,处理时间为15~20分钟;
[0020]步骤3)中,所述的退火温度为100~120℃,处理时间5~10分钟。
[0021]步骤4)中,所述的退火温度为100~120℃,处理时间15~20分钟。
[0022]所述的导电聚合物胶体为将导电聚合物加入到异丙醇中,通过振荡和超声得到胶体;所述的胶体浓度为0.5~5mg/ml;所述的振荡时间为5~20分钟,频率为1000~1200次/分钟;所述的超声时间为15~30分钟,频率为30~50KHz;
[0023]所述的旋涂量为50~200μL/4~25cm2;所述的旋涂速度为2000~4000rpm;所述的旋涂时间为5~10s。
[0024]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为:
[0025]在钙钛矿吸光层与碳电极层之间引入导电聚合物修饰层,构建载流子传输“桥梁”,提高载流子的传输性能;另外,导电聚合物一端深入碳电极中,另一端与钙钛矿吸光层形成配位,接触稳定牢固,减少缺陷,以此来改善钙钛矿/碳电极界面接触性差的问题。对比专利中,所用的导电聚合物PEDOT:PSS是由PEDOT和PSS两种物质构成。PEDOT是EDOT(3,4

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SS是聚苯乙烯磺酸盐,作为分散长链,分别利用PEDOT优良的空穴提取能力和PSS平衡电极性和促进PEDOT溶解的作用;通过对碳电极进行处理,使碳电极表面吸附导电聚合物PEDOT:PSS。由于碳浆中有机溶剂(DBE)与钙钛矿层发生反应,会导
致其分解,因此,需要将碳浆浸泡在溶有PEDOT:PSS的无水乙醇中,替换碳浆中原有的有机溶剂,并使其表面覆盖上一层PEDOT:PSS。在70℃环境中烘干,将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为该太阳能电池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导电聚合物修饰层和碳电极;所述的导电聚合物修饰层中,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聚乙炔、聚噻吩、聚苯乙炔中一种或多种;厚度为5~10nm;所述的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结构式为APbX3,A位为甲脒阳离子(NH2CH=NH
2+
,FA
+
)、甲胺阳离子(CH3NH
3+
,MA
+
)和铯离子(Cs
+)
中的至少一种;X位为F

、Cl

、Br

和I

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200~100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为所述的透明导电衬底为氧化氟锡透明导电玻璃(FTO)、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ITO)、PET/ITO(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ITO(PEN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为二氧化锡(SnO2)、二氧化钛(TiO2)、氯掺杂的二氧化钛、碳60(C
60
)、[6,6]

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氧化锌(ZnO)、TiO2‑
SnO2、ZnO

TiO2、ZnO

SnO2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5~180nm;所述的碳电极材料为碳浆,方阻<30Ω,固含量为40~60%;碳电极厚度为5~10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聚合物修饰钙钛矿/碳电极界面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透明导电衬底上制备电子传输层;2)配置钙钛矿前驱液,并利用匀胶机在电子传输层上旋涂钙钛矿前驱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鑫郑士建陈佳雨邵盼杰张世宁石东常吴存存张阳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