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新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002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是将白僵蚕、牛蒡子、赤芍、桔梗、黄芩、金银花、黑元参、麦冬、板蓝根、生地、胖大海、甘草混合,以3~4倍重量的水分2次煎煮,每次0.5~1h,合并煎液,滤过,加入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生津止渴、理气止痛之功效,治疗慢性咽炎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 备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黏膜下及淋巴耝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 燥,痒痛不适,如有异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干咳少痰为症状,查体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病程缠绵,病情时好时坏,症状易反复发作。西医认为慢性咽炎是由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烟 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刺激,喜食刺激性食物,职业因素与体质因素,贫 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内分泌紊乱等全身因素引起,治疗方 法主要是局部应用抗菌或抗炎药物。但其治疗方法疗效均不显著,效果仅能达 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不能标本兼治。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可以标本兼治。因此,开发辨证施治的中药 制剂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以标本兼治,提高慢性 咽炎的治疗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白僵蚕8 _-15牛蒡子8 --15赤芍8 --15桔梗8 --15黄芩8 --15金银花'10--18元 参10--16麦冬10-- 15板兰根15 --20生地18 --24胖大海10--18甘草8 --15蜂蜜 30~50本专利技术将上述药物制成合剂,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除蜂蜜外的其他中药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以3 4倍重量的水分2次煎煮,每次O. 5~lh,合并煎 液,滤过,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属于祖国医学"梅核气",亦称"结气候"范畴,其发生 与情志因素有明显关系,多属风热余毒燥热风寒所致。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 散结、生津止渴、理气止痛。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白僵蚕化痰散结;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瘆、解毒利咽;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桔梗祛痰利咽排脓;黄 荅清热燥湿、萄火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元参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 毒、软坚散结;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板兰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甘草清热解毒、以调和诸 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 生津止渴、理气止痛之功效,治疗 慢性咽炎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本专利技术药物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服用,服用安全,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且 价格适宜。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500例慢性咽炎患者 对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所有病例中,男180例,女320例;年龄35~45岁为主,最大55岁,最 小23岁;病程短者1年,长者数10年;患者在进食辛辣、感冒或其他诱因后 觉得咽部异物感加重者为全数。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0例。诊断标准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中慢性咽炎诊断标准l)慢性单纯 性咽炎咽部不适,常有异物感,微痛,咽干燥,搔痒。咽反射敏感,咽后壁 黏膜充血呈暗红,有散在增生的淋巴滤泡颗粒。2)慢性肥厚性咽炎除有单纯 性咽炎症状外,咽部异物感尤为明显,咽部黏膜增厚,表面小血管扩张,咽后 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大、隆起或相融成片状,咽侧索肥厚。G)萎缩性咽炎咽干燥感,咽痒,反射迟钝,咽后壁黏膜干燥如羊皮纸样,甚至有黏稠分泌物或痂 皮附着。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针剂8万U、地塞米松针剂5mg和糜蛋白酶 注射液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置于402型超声雾化器中,喷头对准咽 部,经口腔吸入,每次15min, 2次/d。治疗组给予本专利技术药物,每次10ml,每 曰2次。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部黏膜充血消退,咽后壁淋 巴滤泡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咽部黏膜充血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 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l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拣尽杂质、筛选晾晒后的白僵蚕、牛蒡子、赤芍、桔梗、黄芩、甘草各40g,金银花、元参、麦冬各50g、板兰根75g、生地90g、胖大海60g置于提取 罐中,加入1.2kg水煎煮lh,滤过,滤渣再加入lkg水煎煮lh,合并煎液,滤 过,加入200g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 实施例2 取拣尽杂质、筛选晾晒后的白僵蚕、牛蒡子、赤芍、桔梗、黄芩、金银花、 元参、麦冬各60g,板兰根90g、生地100g、胖大海90g、甘草50g置于提取罐 中,加入l.Skg水煎煮lh,滤过,滤渣再加入l.化g水煎煮lh,合并煎液,滤 过,加入250g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白僵蚕 8~15 牛蒡子 8~15赤芍8~15 桔梗8~15黄芩8~15 金银花 10~18元参10~16麦冬10~15板兰根 15~20生地18~24胖大海 10~18甘草8~15蜂蜜30~50。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 合剂。3、 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除蜂蜜外的其他 中药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以3~4倍重量的水分2次煎煮,每次0.5 lh,合 并煎液,滤过,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全文摘要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是将白僵蚕、牛蒡子、赤芍、桔梗、黄芩、金银花、黑元参、麦冬、板蓝根、生地、胖大海、甘草混合,以3~4倍重量的水分2次煎煮,每次0.5~1h,合并煎液,滤过,加入蜂蜜混和均匀制成合剂。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生津止渴、理气止痛之功效,治疗慢性咽炎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0.4%。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1596272SQ200910074808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冯新明 申请人:冯新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白僵蚕 8~15 牛蒡子 8~15 赤芍 8~15 桔梗 8~15 黄芩 8~15 金银花 10~18 元参 10~16 麦冬  10~15 板兰根 15~20 生地 18~24 胖大海 10~18 甘草 8~15 蜂蜜 30~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冯新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