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收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00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线盒,涉及线缆收纳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1,其内部设有容腔,外壳1上还开设有与容腔相连通的线口2以及端口3;收卷盘4,其回转连接在容腔内,收卷盘4同轴连接有用以驱动其回转的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柱5,其成对回转连接在容腔内,各限位柱5的侧壁上均留有环状的弧形凹槽,两弧形凹槽之间形成供导线进出限位口,两弧形凹槽上还设有刷毛;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容腔内并与限位柱5相连以驱动限位柱5回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收卷装置在针对室外线路检测用导线的收线时,存在收卷较为松散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收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收纳的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收线盒。

技术介绍

[0002]供电所工作人员在对农网的日常故障查找、检测电气线路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检测时,通常需要不断放线、收线以将兆欧表的E端与L端分别接入地线和被测线路设备;
[0003]然而由于上述检测过程通常在室外进行,由于兆欧表所采用的导线本身较为细长且表皮较薄,使得在对上述导线收线时线缆的外表面则可能粘附大量的灰尘或沙石等杂物,一方面该杂物会使导线的收卷比较松散,不够紧实,另一方面收线后导线上的沙石会挤压在两圈导线之间并相互产生摩擦,使得沙石上的尖角可能会刮伤导线表皮,影响后续测量。
[0004]即现有技术中的线缆收卷装置在针对室外线路检测用导线的收线时,存在收卷较为松散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线盒,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收卷装置在针对室外线路检测用导线的收线时,存在收卷较为松散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线缆收线盒,其包括:
[0007]外壳,其内部设有容腔,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线口以及端口;
[0008]收卷盘,其回转连接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收卷盘同轴连接有用以驱动其回转的第一驱动机构;
[0009]限位柱,其成对回转连接在所述容腔内,各所述限位柱的侧壁上均留有环状的弧形凹槽,两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形成供导线进出限位口,两所述弧形凹槽上还设有刷毛;
[001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限位柱相连以驱动所述限位柱回转。
[0011]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导线的一端穿过端口,随后其另一端即可缠绕在收卷盘上并经线口穿出外壳;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收卷盘回转并对导线进行收线,限位柱也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保持旋转的状态,此时导线即可经限位柱之间的限位口卷入至收卷盘上,在此过程中,限位柱则带动刷毛与其一同回转并依此不断清理导线的表面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沙石等杂物。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收线盒利用两弧形凹槽所形成的限位口以对导线进行调直并捋顺,随后在通过旋转上述弧形凹槽以带动毛刷不断清理掉导线表面上粘附的沙石,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沙石影响而导致的收卷较为松散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
[0013]进一步的,各所述限位柱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收卷盘,两所述限位柱呈上下排布
设置,且二者的回转方向与所述收卷盘的回转方向相反。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0015]第一齿轮,其同轴设置在所述收卷盘上;
[0016]第二齿轮,其同轴设置在任一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7]皮带,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所述限位柱上以保持两者同步转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盘的一端设有延其径向延伸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导线之间以将二者隔离。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有与内部相连通的除尘口。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收纳板以及沿其轴线呈环状分布的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收纳板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22]转轴,其一端穿过外壳并与之回转连接,且该端与所述收卷盘相连以带动其回转,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有手轮。
[002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口与所述线口正对设置,任一所述限位柱安装在所述线口的一端上,所述线口的另一端回转连接滚轴,所述滚轴与所述限位柱轴线平行设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背离所述手轮的一端还安装有扶手。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27]图3为图1去除部分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上述附图中:1、外壳;2、线口;3、端口;4、收卷盘;401、收纳板;402、连接杆;5、限位柱;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皮带;9、隔断板;10、除尘口;11、转轴;12、手轮;121、支杆;122、轮盘;123、把手;13、滚轴;1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线缆收线盒,其包括:
[0031]外壳1,其成对设置,为方便后续安拆更换,两外壳1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述两外壳1共呈圆盘状设置,其内部同样设有圆盘状的容腔,外壳1上还开设有与容腔相连通的线口2以及端口3,本实施例中线口2位于圆盘使用状态下的斜下方(如图1至图3所示),其用以作为在收线或放线时导线的进出口,本实例中端口3则位于圆盘端面的中心位置,其用以放置导线的一端,该端实际使用时可连接在兆欧表上;
[0032]收卷盘4,如图3所示,其同轴回转连接在容腔内,该收卷盘4可用以缠绕收纳导线,收卷盘4连接有用以驱动其回转的第一驱动机构;
[0033]限位柱5,其成对回转连接在容腔内,各限位柱5如图3所示均呈沙漏状,各限位柱5的侧壁上均留有环状的弧形凹槽,两弧形凹槽之间形成供导线进出限位口,此处参考图2,上述限位口即图2中两限位柱5之间留有的开口,用以进出导线,该限位口由上下两半圆弧围成,其直径稍大于导线的直径,两弧形凹槽上还固设有刷毛(参考滚刷),本实施例中,该
刷毛为软体刷毛,清理掉的沙石则可经外壳1下方设置的除尘口10处排出;
[003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容腔内并与限位柱5相连以驱动其回转。
[0035]采用上述方案:导线的一端穿过端口3,随后其另一端即可缠绕在收卷盘4上并经线口2穿出外壳1,本方案对上述特征仅做简要描述,其导线在收卷盘4上的具体细节连接方式以及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例如参考永翔气动元件中自动伸缩电鼓卷管器的连接方式,亦或如美拉智能所销售的伸缩电缆线盘,此处则不再过多赘述;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收卷盘4回转并对导线进行收线,限位柱5也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保持旋转的状态,此时导线即可经限位柱5之间的限位口卷入至收卷盘4上,在此过程中,限位柱5则带动刷毛与其一同回转并依此不断清理导线的表面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沙石等杂物。本收线盒利用两弧形凹槽所形成的限位口以对导线进行调直并捋顺,随后在通过旋转上述弧形凹槽以带动毛刷不断清理掉导线表面上粘附的沙石,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沙石影响而导致的收卷较为松散且收卷后的导线容易刮伤的问题。
[0036]本技术提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提供了另一种具有更为有益效果的第二驱动的实现方式,其中,各限位柱5的轴线均平行于收卷盘4,两限位柱5呈上下排布设置,且二者的回转方向与收卷盘4的回转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收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其内部设有容腔,所述外壳(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线口(2)以及端口(3);收卷盘(4),其回转连接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收卷盘(4)同轴连接有用以驱动其回转的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柱(5),其成对回转连接在所述容腔内,各所述限位柱(5)的侧壁上均留有环状的弧形凹槽,两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形成供导线进出限位口,两所述弧形凹槽上还设有刷毛;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限位柱(5)相连以驱动所述限位柱(5)回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收线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限位柱(5)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收卷盘(4),两所述限位柱(5)呈上下排布设置,且二者的回转方向与所述收卷盘(4)的回转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收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6),其同轴设置在所述收卷盘(4)上;第二齿轮(7),其同轴设置在任一所述限位柱(5)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齿轮(6)相啮合;以及皮带(8),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所述限位柱(5)上以保持两者同步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收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盘(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冠勇李向新郑歆锂海霞杨丹雷咏霄谭定军张晓勇黎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阆中市供电分公司工会委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