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87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正极盖和负极盖,在所述电池外壳内沿从正极盖到负极盖的电池轴向方向依次叠置有正极集流罩、正极饼、隔膜和负极锂片,所述正极集流罩呈筒状且其朝向所述隔膜一端敞开设置,所述正极饼同轴套装于所述正极集流罩内;在所述正极盖与所述正极集流罩之间支撑设置有弹簧片,在封装好的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弹簧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弹簧片的伸缩方向与电池轴向方向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负极锂片变薄时电池内部接触不良导致电池内阻变大影响电池放电性能的问题。大影响电池放电性能的问题。大影响电池放电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扣式锂锰一次电池的一般结构为: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负极盖和正极盖,在所述电池外壳内沿从正极盖到负极盖的轴向方向依次叠置有正极集流罩、正极饼、隔膜和负极锂片,所述正极集流罩呈筒状且其朝向所述隔膜一端敞开设置,所述正极饼同轴套装于所述正极集流罩内。刚封装好的电池的正极盖的盖底、正极集流罩的罩底、正极饼、隔膜、负极锂片以及负极盖的盖底在电池轴向方向上依次贴紧设置。但是,随着电池放电反应的进行,负极锂片会不断被反应消耗而变薄,会导致正极盖的盖底、正极集流罩的罩底、正极饼、隔膜、负极锂片以及负极盖的盖底在电池轴向方向上的贴紧度不断变差,内部接触不良,电池内阻变大,影响电池长期使用时的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其能够解决负极锂片变薄时电池内部接触不良导致电池内阻变大影响电池放电性能的问题。
[0004]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正极盖和负极盖,在所述电池外壳内沿从正极盖到负极盖的电池轴向方向依次叠置有正极集流罩、正极饼、隔膜和负极锂片,所述正极集流罩呈筒状且其朝向所述隔膜一端敞开设置,所述正极饼同轴套装于所述正极集流罩内;在所述正极盖与所述正极集流罩之间支撑设置有弹簧片,在封装好的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弹簧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弹簧片的伸缩方向与电池轴向方向保持一致。
[0005]由于本技术在所述正极盖与所述正极集流罩之间支撑设置有弹簧片,并且,在封装好的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弹簧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即在电池内部放电反应不断进行、负极锂片不断变薄的过程中,所述弹簧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弹簧片的伸缩方向均与电池轴向方向保持一致,使得在负极锂片变薄时所述弹簧片能够随之伸展变长,并借助所述弹簧片的回复力作用,依然保证正极盖的盖底、弹簧片、正极集流罩的罩底、正极饼、隔膜、负极锂片以及负极盖的盖底之间沿电池轴向方向依次贴紧,避免出现电池内部接触不良的问题,改善电池长期使用时的放电性能。
[0006]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数量≥两个,且所述弹簧片以电池中心轴线为圆心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正极集流罩的受力点多且均匀,使得所述正极集流罩在所述弹簧片的回复力作用下向所述负极盖方向移动时移动的更平稳,避免单个所述弹簧片单点受力时导致正极集流罩和正极饼歪斜,影响电池性能;同时,还能够增大正极集流罩与正极盖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的数量≥三个,其中一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电池中心轴线位置处,其余所述弹簧片以所述其中一弹簧片为圆心圆周均匀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横截面呈弧形或波浪形。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中部与所述正极集流罩的外底面贴合并焊接,或者,所述弹簧片的中部与所述正极盖的内底面贴合并焊接,避免所述弹簧片发生跑位。
附图说明
[0009]图1 是实施例1 的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点划线为电池的中心轴线;
[0010]图2 是实施例1 的正极集流罩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其中的点划线为电池的中心轴线;
[0011]图3 是实施例1 的正极集流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 是实施例2 的正极盖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其中的点划线为电池的中心轴线;
[0013]图5 是实施例2 的正极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 是实施例3 的正极盖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
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的较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6]结合图1~图3,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0,所述电池外壳10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正极盖11 和负极盖12 ,在所述电池外壳10 内沿从正极盖11 到负极盖12 的电池轴向方向依次叠置有正极集流罩20、正极饼30、隔膜40 和负极锂片50,所述正极集流罩20 呈筒状且其朝向所述隔膜40 一端敞开设置,所述正极饼30 同轴套装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内,所述正极饼30 与所述负极锂片50 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隔膜40 隔开;在所述正极盖11 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之间支撑设置有弹簧片60,在封装好的所述电池外壳10 内所述弹簧片60 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弹簧片60 的伸缩方向与电池轴向方向保持一致;其中,所述弹簧片60 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一所述弹簧片60 位于所述电池中心轴线位置处,其余四个所述弹簧片60 以所述其中一弹簧片60 为圆心圆周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弹簧片60 的横截面均呈弧形,每个所述弹簧片60 的中部均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的外底面贴合并通过焊点100 焊接固定。
实施例
[0017]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与实施例1 不同的是:结合图4 和图5,所述弹簧片60的数量为一个,位于所述电池中心轴线位置处;所述弹簧片60 的中部与所述正极盖11 的内底面贴合并通过焊点100 焊接固定。
实施例
[0018]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与实施例2 不同的是:如图6 所示,所述弹簧片60 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0019]实施例1~实施例3 的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的所述弹簧片60 在电池内部放
电反应不断进行、负极锂片50 不断变薄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负极锂片50 变薄时所述弹簧片60 能够随之伸展变长,并借助所述弹簧片60 的回复力作用,依然保证正极盖11 的盖底、弹簧片60、正极集流罩20 的罩底、正极饼30、隔膜40、负极锂片50 以及负极盖12的盖底之间沿电池轴向方向依次贴紧,避免出现电池内部接触不良的问题,改善电池长期使用时的放电性能。
[0020]当然,本技术的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的所述弹簧片60 的数量并不限于附图中的一个和五个,其也可以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六个以上,但是,多个所述弹簧片60 以电池中心轴线为圆心线圆周均匀分布时,所述正极集流罩20 的受力点多且均匀,使得所述正极集流罩20 在所述弹簧片60 的回复力作用下向所述负极盖12 方向移动时移动的更平稳,避免单个所述弹簧片60 单点施力时导致正极集流罩20 和正极饼30 歪斜,影响电池性能。
[0021]本技术的所述弹簧片60 可以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或所述正极集流罩20 焊接固定,也可以自然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之间,但是,所述弹簧片60与所述正极集流罩20 或所述正极集流罩20 焊接固定时(例如实施例1 和实施例2)时,能够避免所述弹簧片60 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跑位。
[0022]本技术的所述弹簧片60 的横截面形状也不限于呈弧形或波浪形,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正极盖和负极盖,在所述电池外壳内沿从正极盖到负极盖的电池轴向方向依次叠置有正极集流罩、正极饼、隔膜和负极锂片,所述正极集流罩呈筒状且其朝向所述隔膜一端敞开设置,所述正极饼同轴套装于所述正极集流罩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盖与所述正极集流罩之间支撑设置有弹簧片,在封装好的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弹簧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弹簧片的伸缩方向与电池轴向方向保持一致。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改进型扣式锂锰一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数量≥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良熺余佑锋林玉霜潘汉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瑞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