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82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包括间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底座在其出线端与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中设置有电流互感器、以及与电流互感器并排设置的计量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这样设计增大了电流互感器与手柄机构之间安装距离,从而在第一槽道上预留出位于容置槽与手柄机构之间的安装区间,可以将电磁脱扣机构装入到安装区间中是不会受到手柄机构的位置干涉,以及容置槽只要满足三个互感器安装需求即可,占用底座安装空间也较小,安装结构更为紧凑,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塑壳断路器实现在其中间位置的L极上正常安装电磁脱扣机构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提升产品使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智慧电网末端的低压配电系统,电子式塑壳断路器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电子式塑壳断路器被广泛用于配电线路中作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保护之用,其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动的保护功能,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它做终端开关或支路开关,取代了过去常用的熔断器和闸刀开关。
[0003]塑料断路器可分为1P+N,2P,3P等极数,P极是指装设了保护装置的刀极,不同于微型断路器的多极拼装结构,塑壳断路器的所有极数都是设于同一壳体上,且相邻两极之间由隔板和槽壁隔开,这样可满足相间电气距离要求。根据每一极的铜排是要依次穿过电流互感器、计量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从而将电流互感器、计量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按照底座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底座上,由于塑壳断路器的手柄机构与其中间这一极的电流互感器是相靠近的,缺少足够空间用来安装电磁脱扣机构,塑壳断路器的中间这极线路是指3P规格的B极相线或2P规格的L极线路,因此,这种结构设置限制了塑壳断路器在中间这极线路上去正常安装电磁脱扣机构,存在一定缺陷,这也是对于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塑壳断路器的手柄机构与其中间这一极的电流互感器靠得太近,安装空间受限,从而限制塑壳断路器在中间这极线路上去正常安装电磁脱扣机构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成型在底座中间位置并设有L极组件和手柄机构,所述第二槽道上设置有N极组件;所述底座在其出线端与所述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布置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包括电流互感器、以及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的计量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所述第一槽道在所述容置槽与手柄机构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电磁脱扣机构的安装区间,该电磁脱扣机构与L极组件连接。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零序互感器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计量互感器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计量互感器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垂直设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流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分别靠近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布置在所述容置槽两侧,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定位插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插槽。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插槽的侧壁延伸成型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容置槽侧壁之间成型有匹配安装所述零序互感器的限位槽。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极组件包括通过软连接与电磁脱扣机构相连的L极触头结构,以及经过电磁脱扣机构引出延伸至容置槽的L极线路,所述L极线路依次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计量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槽道中设置有连接所述N极组件的电磁脱扣机构,所述N极组件包括通过软连接与电磁脱扣机构相连的N极触头结构,以及经过电磁脱扣机构引出至容置槽的N极线路穿过所述零序互感器。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用于驱动断路器脱扣分闸的牵引杆,所述电磁脱扣机构具有被触发时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的触发部。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磁脱扣机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相连的连接板、磁轭结构和支架板,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衔铁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衔铁结构与所述磁轭结构之间的复位拉簧,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衔铁结构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衔铁结构包括同向延伸设置的两个延伸部,所述复位拉簧的一端勾抵在其中一个所述延伸部,其另一端勾抵在所述磁轭结构上。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发部为一体成型在另外一个所述延伸部顶端的弯钩结构。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两极塑壳断路器中,根据底座在其出线端与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设置有容置槽,通过在容置槽中设置有电流互感器,以及与电流互感器并排设置的零序互感器和计量互感器,通过合理优化三个互感器结构布局,这样设计是增大了电流互感器与手柄机构之间安装距离,从而在第一槽道上预留出位于容置槽与手柄机构之间的安装区间,可以将电磁脱扣机构装入到安装区间中是不会受到手柄机构的位置干涉,以及容置槽只要满足三个互感器安装需求即可,占用底座安装空间也较小,安装结构更为紧凑,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塑壳断路器实现在其中间位置的L极上正常安装电磁脱扣机构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0017]2.本技术提供的两极塑壳断路器中,通过在容置槽中设置有安装插槽,并由安装插槽的侧壁延伸成型出限位板,该限位板与容置槽侧壁之间形成有匹配安装零序互感器的限位槽,这种结构设置,将电流互感器对应插入到安装插槽即可实现定位安装作用,另外也将零序互感器定位装入到限位槽中即可,使零序互感器在限位槽中受到限位板挤压卡紧作用,这样安装可以防止电流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发生位置晃动现象,安装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两极塑壳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两极塑壳断路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电磁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第一槽道;12、第二槽道;13、出线端;2、手柄机构;3、容置槽;31、安装插槽;32、限位板;33、限位槽;4、安装区间;5、电磁脱扣机构;51、连接板;52、磁轭结构;53、支架板;54、衔铁结构;541、延伸部;55、复位拉簧;56、触发部;61、电流互感器;62、计量互感器;63、零线互感器;7、牵引杆;8、L极触头结构;9、N极触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槽道(11)和第二槽道(12),所述第一槽道(11)成型在底座(1)中间位置并设有L极组件和手柄机构(2),所述第二槽道(12)上设置有N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在其出线端(13)与所述第一槽道(11)和第二槽道(12)之间设置有容置槽(3),所述容置槽(3)中布置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包括电流互感器(61)、以及与所述电流互感器(61)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的计量互感器(62)和零序互感器(63),所述第一槽道(11)在所述容置槽(3)与手柄机构(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电磁脱扣机构(5)的安装区间(4),该电磁脱扣机构与L极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互感器(63)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计量互感器(62)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电流互感器(61)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计量互感器(62)的穿线空腔的开口方向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61)和零序互感器(63)分别靠近第一槽道(11)和第二槽道(12)布置在所述容置槽(3)两侧,所述容置槽(3)中设置有定位插接所述电流互感器(61)的安装插槽(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槽(31)的侧壁延伸成型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与所述容置槽(3)侧壁之间成型有匹配安装所述零序互感器的限位槽(33)。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两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露林筱轶钱舟航杨红艺詹丽英周月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