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21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涉及压电陶瓷元件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油槽,槽内设置有电极板和废品收集容器,电极板用于承载待测元件,且废品收集容器的开口高度低于电极板;耐压检测机构,位于检测油槽的一侧,包括检测电极,检测电极能够移动至位于电极板上的待测元件的上端;剔废机构,能够将废品推入废品收集容器;横向断裂检测机构,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纵向承载片,且纵向承载片位于废品收集容器上方;纵向断裂检测机构,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承载片,且横向承载片位于废品收集容器上方;移料机械手,用于夹持压电陶瓷元件并送至各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压电陶瓷元件进行耐压检测、自动收集处理不合格产品。产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元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压电陶瓷元件的高电压检测,现有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人工将压电陶瓷元件浸入油盒中的两电极板(针)之间,待耐压检测完成后,人工根据检测数据和元件是否击穿(断裂)对压电陶瓷元件经行分类摆放,并需人工定期对绝缘介质(以下简称油液)进行更换。因此现有检测工艺,存在人员接触高电压的触电风险,人工取出检测后的元件或更换油液容易造成油液泄露及环境污染,且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压电陶瓷元件击穿(断裂)时,其产生的元件碎片不易清理;作业效率较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在检测时,存在人员触电风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能够自动对压电陶瓷元件进行耐压检测、自动收集处理不合格产品,从而替代人工进行检测,避免操作人员触电。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油槽(100),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电极板(110)和废品收集容器(120),所述电极板(110)与所述检测油槽(100)间绝缘,所述电极板(110)用于承载待测元件,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为敞口容器,且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的开口高度低于所述电极板(110);耐压检测机构(200),位于所述检测油槽(100)的一侧,包括检测电极(210),所述检测电极(210)能够移动至位于所述电极板(110)上的待测元件的上端;剔废机构(300),能够将所述电极板(110)上检测为废品的压电陶瓷元件推入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横向断裂检测机构(400),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纵向承载片(410),两所述纵向承载片(410)分别用于承载耐压检测合格品的横向对应的端部,且所述纵向承载片(410)位于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上方;纵向断裂检测机构(500),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承载片(510),两所述横向承载片(510)分别用于承载横向检测合格品的纵向对应的端部,且所述横向承载片(510)位于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上方;移料机械手(600),用于夹持压电陶瓷元件,并能够将压电陶瓷元件依次放置在所述电极板(110)、两所述纵向承载片(410)和两所述横向承载片(5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品收集容器(120)沿所述检测油槽(10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为第一容纳槽(121)、第二容纳槽(122)和第三容纳槽(123);所述第一容纳槽(121)与所述电极板(110)相邻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剔废机构(300)推出的废品;所述第二容纳槽(122)位于两所述纵向承载片(410)下方,所述第三容纳槽(123)位于两所述横向承载片(510)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元件耐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检测机构(200)还包括第一竖向驱动机构(220)和绝缘的电极安装座(230),所述电极安装座(230)与所述第一竖向驱动机构(220)传动连接;所述检测电极(210)上端通过光杆(240)与所述电极安装座(230)滑动连接,且所述光杆(24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光杆(240)外套设有消隙弹簧(250),所述消隙弹簧(250)位于所述电极安装座(230)与所述检测电极(210)之间。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甘海堂叶海福叶福庆李云跃刘雨生杨佳杜金梅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