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2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5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其中,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板以及设于加固板上的集水筒、加固组件一和加固组件二,三组加固组件一和三组加固组件二均按照三角形结构围绕集水筒布置;三组加固组件一形成内层三角固定结构,并且加固组件一具有渗透孔,渗透孔通过集水通道与集水筒连通,集水筒被配置为容纳地下软土地基的渗水;加固组件二具有注浆管道和注浆口,能够向软土地基内注浆,形成外层三角固定结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使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本申请实现了对软土地基有效加固,加固范围大。加固范围大。加固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基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沉降大的特点,若要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时,必须要先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否则会发生较大的沉降,会影响建筑物等工程的正常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采用竹材制成的竹网和竹柱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竹网和竹柱充当加筋垫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淤泥和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但这种由竹材编制的加固构件,受限于竹材本身承载能力,以及固定在竹网上的多个竹柱位于横向、纵向的直线上,各竹柱之间虽通过竹网连接,但各个竹柱之间对于软土地基的固定是相对独立的,连接不稳固,这就使得在建筑物等荷载作用下竹材编制的加固构件容易发生变形,而且软土地基中的深部存在积水情况,这种加固方法无法排出深部积水情况,而且竹材长时间泡水容易腐烂,软土地基的加固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0004]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加固促渗结构,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该加固促渗结构包括加固石板,加固石板下表面设有2个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由固定螺栓、卡接盘、加固桩体和凸块组成,加固石板表面开设有促渗孔,在使用时进行促渗。然而,这种加固桩体与常规加固地基用的桩体本质上一样,都为实心结构,并且两个加固桩体的长度相同,这种加固桩体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深度是相同的,在横向上对软土地基的固定范围也是有限的,进而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通过在加固石板表面设置促渗孔,在降雨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地表积水时,能够通过促渗孔向下方的软土地基内部渗水,但不能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积水,导致土层进一步松动,甚至导致塌陷,这会影响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0005]综上分析,现有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范围有限,不能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积水,加固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软土地基的加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方面,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
[0009]加固板,加固板被配置为放置在待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上;
[0010]集水筒,集水筒设于加固板的底面中心,集水筒具有集水空间,被配置为容纳地下软土地基的渗水;
[0011]三组加固组件一,加固组件一垂直设于加固板的底面,且三组加固组件一的轴线与加固板所在平面的交点连接成第一正三角形,集水筒的轴线通过第一正三角形的中心;
[0012]三组加固组件二,加固组件二垂直设于加固板的底面,且三组加固组件二的轴线
与加固板所在平面的交点连接成第二正三角形,第二正三角形与第一正三角形平行,且第二正三角形的面积大于第一正三角形的面积;
[0013]其中,加固组件一具有渗透孔,渗透孔通过集水通道与集水筒连通;加固组件二具有注浆管道和注浆口,能够向软土地基内注浆。
[0014]进一步地,加固板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三条边分别与第二正三角形、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平行;加固板上设有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集水筒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通孔一;加固组件一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通孔二;加固组件二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通孔三。
[0015]进一步地,加固组件一包括加固管,加固管的内部设置加固渗透室,加固渗透室通过导水管连通集水筒,渗透孔设于加固管的侧壁上并与加固渗透室连通,渗透孔设有加固渗透件,加固渗透件具有进水通道,软土地基的水通过进水通道进入加固渗透室,并且加固渗透件能够径向向外伸出加固管。
[0016]进一步地,加固渗透室内设置有丝杠,丝杠的上端延伸至加固管的管口并连接把手,丝杠的下端连接有升降筒,通过丝杠驱动升降筒上下移动,以控制加固渗透件伸出或缩回至加固渗透室。
[0017]进一步地,加固管的底部还设置伸缩加固件,伸缩加固件包括锥形筒,锥形筒同轴设于加固管的底部,加固管的管底面设置通孔,锥形筒的内部设置有下端敞口的收纳室;收纳室内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升降架的下端设置有加固杆;伸缩杆的上端由加固管管底面上的通孔伸入加固渗透室,当升降筒下降至指定位置后,能够与伸缩杆的上端抵接,并驱动加固杆伸出收纳室,向深部的软土地基插入。
[0018]进一步地,升降筒的下端同轴设置上大下小的锥形底座,升降筒的上端同轴设置升降座;升降座可移动的设于加固渗透室内,并与加固渗透室的内壁滑动接触,升降座上设置有漏水孔。
[0019]进一步地,加固渗透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通过弹簧可移动的设于加固管的内壁上,安装板的第一面上设有加固渗透架,加固渗透架活动安装于渗透孔,并能够沿渗透孔的轴线水平移动,伸出或缩回至加固渗透室;加固渗透架上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连通加固渗透室与加固管外的软土地基。
[0020]进一步地,丝杠通过驱动升降筒在加固管内上下移动,能够使加固渗透架在渗透孔内水平移动。
[0021]进一步地,进水通道为网格状,网格状的进水通道具有多个进水孔和多个出水孔,进水孔用于软土地基内水流入进水通道,并从出水孔进入加固渗透室。
[0022]进一步地,安装板的第二面为弧面,能够与升降筒的筒体弧面吻合,且升降筒的筒体弧面上还设有与出水孔位置相对的进水槽。
[0023]进一步地,加固渗透室的上端通过导水管连通集水空间的底部,集水空间的下部由下向上设置有过滤砂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集水空间的上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与后台控制室信号连接。
[0024]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使用上述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步骤一:组装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并在待加固的软土地基区域开挖坑槽;
[0026]步骤二:将软土地基加固装置的集水筒对准坑槽,下压加固板使三组加固组件一、
三组加固组件二向下插入软土地基内,直至加固板的下表面与软土地基表面贴合,此时,集水筒安装在坑槽内;
[0027]步骤三:利用注浆装置通过加固组件二向软土地基内注浆,浆液渗入地下软土,经预定时间后凝固,形成外层固定结构;
[0028]步骤四:驱动丝杠转动,使升降筒下降,升降筒在下降过程中使多组加固渗透架依次伸出升降筒外并横向插入软土地基内;继续驱动丝杠转动,当升降筒的下端锥形底座抵接伸缩杆的上端后,向下推动伸缩杆,进而使加固杆伸出收纳室,向深部的软土地基插入,此状态的三组加固组件一形成内层固定结构;
[0029]步骤五: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集水筒的水量,当达到阈值时向后台控制室发送排水信号,工作人员前来施工场地将集水筒中的水排出。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31]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通过在加固板上设置集水筒以及围绕集水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板(4),所述加固板(4)被配置为放置在待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上;集水筒(2),所述集水筒(2)设于所述加固板(4)的底面中心,所述集水筒(2)具有集水空间,被配置为容纳地下软土地基的渗水;三组加固组件一(1),所述加固组件一(1)垂直设于所述加固板(4)的底面,且三组所述加固组件一(1)的轴线与所述加固板(4)所在平面的交点连接成第一正三角形,所述集水筒(2)的轴线通过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中心;三组加固组件二(3),所述加固组件二(3)垂直设于所述加固板(4)的底面,且三组所述加固组件二(3)的轴线与所述加固板(4)所在平面的交点连接成第二正三角形,所述第二正三角形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平行,且所述第二正三角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面积;其中,所述加固组件一(1)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通过集水通道与所述集水筒(2)连通;所述加固组件二(3)具有注浆管道和注浆口,能够向软土地基内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4)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三条边分别与所述第二正三角形、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平行;所述加固板(4)上设有通孔一(6)、通孔二(7)和通孔三(5);所述集水筒(2)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孔一(6);所述加固组件一(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孔二(7);所述加固组件二(3)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孔三(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一(1)包括加固管(10),所述加固管(10)的内部设置加固渗透室(30),所述加固渗透室(30)通过导水管(29)连通集水筒(2),所述渗透孔设于所述加固管(10)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加固渗透室(30)连通,所述渗透孔设有加固渗透件(11),所述加固渗透件(11)具有进水通道(21),软土地基的水通过所述进水通道(21)进入所述加固渗透室(30),并且所述加固渗透件(11)能够径向向外伸出所述加固管(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渗透室(30)内设置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加固管(10)的管口并连接把手(14),所述丝杠(13)的下端连接有升降筒(12),通过所述丝杠(13)驱动所述升降筒(12)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加固渗透件(11)伸出或缩回至所述加固渗透室(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管(10)的底部还设置伸缩加固件(15),所述伸缩加固件(15)包括锥形筒(23),所述锥形筒(23)同轴设于所述加固管(10)的底部,所述加固管(10)的管底面设置通孔,所述锥形筒(23)的内部设置有下端敞口的收纳室(24);所述收纳室(24)内设置有升降架(26),所述升降架(26)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25),所述升降架(26)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娟李虓任亚群曹海涛单浩金煜皓杨硕李新源黄兰英王圣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