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及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13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及其成型工艺,用PBO纤维与玻璃纤维混织作为三向正交混杂纤维,利用等离子体射流在三向正交混杂纤维上沉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及其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的功能及外形皆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手机壳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树脂胶液在玻璃纤维板上通过高温固化方式贴合PU皮,易造成成品手感、品相不佳,且抗冲击性、防摔保护性有限。
[0003]且现有市场中通常采用玻纤板作为制备手机壳的原料,为了提高手机壳的散热性能,通常会向玻纤板内填充大量的无机填料,从而导致手机壳抗冲击性降低,因此开发一款耐磨、防污性好、抗冲击性高、高散热性、手感好的手机壳具有现实与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及其成型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用玻璃纤维、PBO纤维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玻璃纤维、PBO纤维制备改性三向正交混杂纤维;S2:将木质素基聚氨酯预聚体、氟硅树脂、光引发剂避光混合均匀,得到光固化浸胶液;S3:将改性三向正交混杂纤维放入光固化浸胶液中,层叠,进行光固化,得到半固化玻纤复合板,低温固化,得到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改性三向正交混杂纤维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将玻璃纤维和PBO纤维用三维立体织机制成三层的三向正交混杂纤维,顶层和底层为玻璃纤维,最中间层为PBO纤维,Z向纱为玻璃纤维;B.利用等离子体射流在三向正交混杂纤维上沉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得到预处理混杂纤维;C.用复合镍钴有机框架对预处理混杂纤维进行处理,得到改性三向正交混杂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射流的工作条件为:等离子体射流火焰的长度为15mm,时间为6

8s,氩气气体流量为4L/min,氩气与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气体流量为50mL/min,电压为5kV,交流电流为60mA,频率为95kH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光固化的工作条件为:选用1kW高压汞灯,距离为25cm,时间为60

80s;低温固化的工作条件为:80

120℃保温1

2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光固化浸胶液的组成为:20

25份木质素基聚氨酯预聚体、1

5份氟硅树脂、0.1

0.3份光引发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光引发剂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甲苯基氧化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手机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用复合镍钴有机框架对预处理混杂纤维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钴与无水甲醇混合,加入2

甲基咪唑和无水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王碧武何辉春何逵峰王骆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纵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