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909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基础支撑部分、数据资源部分、数据支撑部分、和事件应用部分以下部分组成;基础支撑部分连接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部分连接数据支撑部分,数据支撑部分连接事件应用部分。基础支撑部分包括水质监测仪、空气监测仪、环境遥感卫星和卫星地球站、雷达卫星、雷达传感器、无人机测绘装置和移动监测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并可以实时全方位的获取环境各项参数,实现长期无间断监测,能为水域污染治理和空气污染提供决策支持,也能为环境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也能为环境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也能为环境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环境监测方面应用的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遥感卫星分析率低。在对大气、水质等进行环境监测时,遥感卫星传来的图像判读、解译后获得的往往是对地物的大致估计,并不能直接清楚的反应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有出入。2.周期时间过长。需要过多使用人工进行判读、解译,工作量大,导致周期长。3.检测方法集成度不高。目前的检测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了各个检测方式的优势,但并未有效解决检测系统之间封闭、孤立的问题,各种检测数据尚未高度同化,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4.检测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目前的检测系统针对不同程度的污染,缺乏联合调度、动态协同和信息共享的能力,不同程度污染的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任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辨率高、集成度高、智能化程度较高、检测周期较短的基于卫星遥感系统成型的环境监测技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环境检测系统由成型服务部分、基础支撑部分、数据资源部分、数据支撑部分、和事件应用部分以下部分组成;成型服务部分连接基础支撑部分,基础支撑部分连接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部分连接数据支撑部分,数据支撑部分连接事件应用部分。
[0005]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服务部分包含多个环境遥感卫星、多个卫星地球站、雷达传感器组、空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支撑部分包括遥感分析系统、地学信息系统、WEB服务器、IDC服务器、DBMS和数据交换机;数据交换机用于各个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与卫星地球站、雷达传感器组、空气监测仪、水质检测仪、移动监测车、无人机绘测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资源部分包括环境卫星数据库、雷达环境数据库、地面站点数据库、移动环境监测数据库、中继数据库和配置在DBMS内的位置信息数据库。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支撑部分包括空间计算与分析模块、人工智能方法模块、数据储存与更新模块、数据应用与共享模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事件应用部分包括前端可视化、天地空一体化分析、空气质量评估、水质参数浓度分析、污染源导航、空气状况预示、污染处理措施分析。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遥感数据实现全域逐小时、逐日,站点数据实现离散点逐小时,自动化程度高达90%,并根据网格和河道分段统计各类参数排名情况,实现了天地联动,为生态环境提供持续自动业务化监测能力,并且重点排查排污企业和建筑工地等潜在污染源,提供区域排名与污染物预测服务,对于潜在污染超限区域进行及时预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的流程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的流程图,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环境检测系统由成型服务部分、基础支撑部分、数据资源部分、数据支撑部分、和事件应用部分以下部分组成;成型服务部分连接基础支撑部分,基础支撑部分连接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部分连接数据支撑部分,数据支撑部分连接事件应用部分。
[0014]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服务部分包含多个环境遥感卫星、多个卫星地球站、基于污染输送特征成型布置的雷达传感器组、空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空气监测仪和水质监测仪以密网格分布在重污染区域同时以疏网格分布在次污染区域,疏网格也可以是3km*3km的其它倍数,网格的范围要与污染源系统、水质参数预报系统、空气质量参数预报模式系统的网格相互匹配,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用于解决突发性重污染事件,所述卫星地球站、空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无人机测绘装置、移动监测车、雷达传感器、雷达卫星监测数据经过汇总处理形成污染分布图的成型的服务系统。
[0015]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支撑部分包括遥感分析系统、地学信息系统、WEB服务器、IDC服务器、DBMS和数据交换机;数据交换机用于各个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与卫星地球站、雷达传感器组、空气监测仪、水质检测仪、移动监测车、无人机绘测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资源部分包括环境卫星数据库、雷达环境数据库、地面站点数据库、移动环境监测数据库、中继数据库和配置在DBMS内的位置信息数据库。位置信息数据库的作用是储存卫星地球站、环境遥感卫星、空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的型号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
[0017]所述环境卫星数据库内存储有环境监测卫星监测的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化物、氟化物等可改变原有空气组成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分布、秸秆焚烧着火点分布、有毒气体泄漏分布信息,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分布信息。
[0018]所述雷达环境数据库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组监测所得的水位分布、河流水酸碱度分布信息、臭氧浓度垂直分布信息、颗粒物浓度垂直分布信息。
[0019]所述移动环境监测数据库,其包括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的型号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所检测到的:微小颗粒物浓度信息,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化物、氟化物等可改变原有空气组成的有害气体浓度站点信息,河流重金属、阴阳离子等颗粒物组成成分信息,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空气颗粒物浓度垂直分布信息。
[0020]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支撑部分包括空间计算与分析模块、人工智能方法模块、数据储存与更新模块、数据应用与共享模块。与数据支撑部分对应的事件应用部分可以包含设置在DBMS管理模块、设置在IDC内的数据分析模块,置在应用服务器件的重金属污染专题数据单元、臭氧污染专题数据单元、卫星遥感专题数据单元和雷达专题数据单元。
[0021]进一步的,所述事件应用部分包括前端可视化、天地空一体化分析、空气质量评估、水质参数浓度分析、污染源导航、空气状况预示、污染处理措施分析。
[0022]本专利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实现数据生产、污染监测、热点网格、溯源排名、预测预报。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利用大气六要素反演,观测所监测地区pm值,静止卫星每1小时出一张观测图,做到持续观察;大气热点网格统计分析及预测,判断是否有企业在排污,实现精准定位;灰霾污染传输路径分析,严密分析区域灰霾的机理、来源和迁移过程,做到防微杜渐;面源、点源大气污染监测及识别,精准识别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扬尘、大型煤堆等。
[0023]本专利技术对于水环境监测,首先对传来的遥感卫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水质参数反演,得出相关水质参数浓度图和结果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环境检测系统由成型服务部分、基础支撑部分、数据资源部分、数据支撑部分、和事件应用部分以下部分组成;成型服务部分连接基础支撑部分,基础支撑部分连接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部分连接数据支撑部分,数据支撑部分连接事件应用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服务部分包含多个环境遥感卫星、多个卫星地球站、雷达传感器组、空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移动监测车和无人机测绘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成型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支撑部分包括遥感分析系统、地学信息系统、WEB服务器、IDC服务器、DBMS和数据交换机;数据交换机用于各个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与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利平吴美凤朱延平谭立博徐静肖金香彭天慧闫恬恬徐洋屈帅镔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