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85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连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外部设置有聚集装置,所述聚集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滑动环、第二滑动环、聚集杆和衔接杆。该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在对地连墙的沉渣进行去除时,将气缸启动,使拉动板进行上下移动,拉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让连接杆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动环随着连接板移动,第一滑动环带动第一安装座同步移动,在衔接杆的带动下,衔接座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聚集杆以第二安装座内的固定杆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随着不停地摆动,能够将将排渣管口的沉渣聚集起来,将更多的沉渣排出去。去。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连墙
,尤其涉及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0003]如中国专利网上公开的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申请号:202021242409.1)中虽然利用正反循环导管除渣比正常除渣块,但是排出的沉渣范围较小,工作效率不高,为此可以将排渣管口附近的沉渣聚拢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其快速清除,当清除一定区域面积的沉渣后再移动排渣管,减少移动排渣管的频率,从而总体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地连墙排渣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外部设置有聚集装置,所述聚集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滑动环、第二滑动环、聚集杆和衔接杆,所述气缸启动令第一滑动环沿着排渣管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动环控制衔接杆带动第二滑动环上下移动。
[0006]优选地,所述排渣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两个所述气缸均固定安装在固定环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气缸以固定环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气缸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启动时会带动拉动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对聚集杆进行控制。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环和第二滑动环均滑动连接在排渣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滑动环置于第二滑动环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动环和第二滑动环能够自由在排渣管外进行滑动,连接板和第一滑动环同步移动。
[0010]优选地,所述拉动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让连接杆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动环带动第一安装座同步移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座以第一滑动环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座以第二滑动环的轴
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座随着第二滑动环移动,让聚集杆在进行摆动时不会受到妨碍。
[0014]优选地,所述聚集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聚集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衔接座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集杆能够卡在固定杆外做圆周运动,衔接座便于将第一滑动环和聚集杆衔接。
[0016]优选地,所述衔接杆的两端内部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和衔接座内固定杆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聚集杆的内部与第二安装座内固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排渣管的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衔接杆能够将第一安装座和衔接座衔接,进而让第一滑动环带动聚集杆运动,方便将排渣管口的沉渣聚集起来。
[0018]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9]通过设置聚集装置,在对地连墙的沉渣进行去除时,将气缸启动,使拉动板进行上下移动,拉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让连接杆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动环随着连接板移动,第一滑动环带动第一安装座同步移动,在衔接杆的带动下,衔接座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聚集杆以第二安装座内的固定杆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随着不停地摆动,能够将将排渣管口的沉渣聚集起来,将更多的沉渣排出去,达到了加大排渣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的第一滑动环结构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的衔接杆结构立体图。
[0023]图中:1、排渣管;11、固定环;12、进气管;2、气缸;21、拉动板;22、连接杆;3、第一滑动环;31、连接板;32、第一安装座;33、固定杆;4、第二滑动环;41、第二安装座;5、聚集杆;51、衔接座;6、衔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3,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包括排渣管1,为了方便控制聚集杆5将沉渣聚集起来,排渣管1的外部设置有聚集装置,聚集装置包括气缸2、第一滑动环3、第二滑动环4、聚集杆5和衔接杆6,气缸2启动令第一滑动环3沿着排渣管1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动环3控制衔接杆6带动第二滑动环4上下移动。
[0026]为了方便控制拉动板21进行上下移动,排渣管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两个气缸2均固定安装在固定环11的上表面,两个气缸2以固定环1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
分布,气缸2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21,气缸2启动时会带动拉动板21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对聚集杆5进行控制。
[0027]为了控制连接板31和第一滑动环3同步移动,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均滑动连接在排渣管1的外表面,第一滑动环3置于第二滑动环4的上方,第一滑动环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能够自由在排渣管1外进行滑动,连接板31和第一滑动环3同步移动。
[0028]为了方便控制连接杆22带动连接板31进行上下移动,拉动板2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下端与连接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动环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32,拉动板21带动连接杆22移动,让连接杆22带动连接板31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动环3带动第一安装座32同步移动。
[0029]为了保证聚集杆5在进行摆动时不会受到妨碍,第二滑动环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41,若干第一安装座32以第一滑动环3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第二安装座41以第二滑动环4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二安装座41随着第二滑动环4移动,让聚集杆5在进行摆动时不会受到妨碍。
[0030]为了方便将第一滑动环3和聚集杆5衔接,聚集杆5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座41的内部,聚集杆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51,第一安装座32、第二安装座41和衔接座5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3,聚集杆5能够卡在固定杆33外做圆周运动,衔接座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包括排渣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1)的外部设置有聚集装置,所述聚集装置包括气缸(2)、第一滑动环(3)、第二滑动环(4)、聚集杆(5)和衔接杆(6),所述气缸(2)启动令第一滑动环(3)沿着排渣管(1)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动环(3)控制衔接杆(6)带动第二滑动环(4)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两个所述气缸(2)均固定安装在固定环(11)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气缸(2)以固定环(1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气缸(2)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均滑动连接在排渣管(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滑动环(3)置于第二滑动环(4)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动环(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连墙施工用槽底沉渣自动聚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板(2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朱晓亮方升何思元张振李永平刘计东张国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