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监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74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监护器,其放置于基面上,所述婴儿监护器包括:电池,电子元件,与所述电池相连;外壳,内部形成中空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背离所述基面一侧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通过将重量更重电池的设置于容积更大的第一区域,具有更大的散热空间,同时将重量更小的电子元件设置于第二区域,从而使得更靠近基面的一侧拥有更大的重量,使婴儿监护器的重心更靠近基面,既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又能使整体结构保持良好的重心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监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监护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及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特别是对于宝爸及宝妈而言,既要完成工作又要兼顾到宝宝的生活,当宝宝睡着后,还要去书房继续忙工作,而为了防止宝宝在睡醒后爬动而产生安全隐患,通常会在宝宝房间放置一个摄像头并在书房放置一个可以用来连通摄像头的婴儿监护器来查看宝宝的状态。
[0003]现有的婴儿监护器通常是板状的,电池等发热元件没有充足的散热空间,传统婴儿监护器是通过背板的支撑结构保持稳定,使用过程中存在通过双手打开支撑结构的步骤,使用上不够方便,特别是另一只手在忙的时候,单手不能很好地打开,且单独的支撑结构一般比较单薄,容易损坏。同时,婴儿监护器的内部元件配置时,还要考虑散热问题,和重心稳定问题,往往难以两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婴儿监护器,既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又能使整体结构保持良好的重心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婴儿监护器,既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又能使整体结构保持良好的重心稳定。
[000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婴儿监护器,其放置于基面上,所述婴儿监护器包括:
[0006]电池,
[0007]电子元件,与所述电池相连;
[0008]外壳,内部形成中空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背离所述基面一侧的第二区域;
[0009]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记为A1,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记为A2,所述电池的重量记为G1,所述电子元件的重量记为G2,满足关系式:
[0010]A1>A2;
[0011]G1>G2;
[0012]其中,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0013]更优地,所述外壳包括:
[0014]底板,放置于基面上,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基面的一侧,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0015]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自所述底板的边缘位置向背离所述基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正对设置;
[0016]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并与所述底板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基面的一侧;
[0017]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0018]更优地,所述底板包括面向所述基面一侧的第一面;
[0019]所述外壳还包括:
[0020]第二面和第三面,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中的任一面用于安装显示面板,另一面用于安装盖板;
[0021]其中,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观察,所述底板具有一垂直于所述底板板面的第一中垂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位于所述第一中垂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沿所述第一中垂面对称设置。
[0022]更优地,所述顶板包括面向所述基面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面相平行的第四面;
[0023]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观察,所述顶板具有一垂直于所述第四面,并与所述第一中垂面相平行的第二中垂面。
[0024]更优地,所述第一中垂面与所述第二中垂面相重合;
[0025]垂直于所述基面并与所述第一中垂面相垂直的面记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梯形,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梯形,所述第一梯形的面积记为T1,所述第二梯形的面积记为T2,满足关系式:
[0026]2.5T2>T1>1.5T2。
[0027]更优地,满足关系式:
[0028]2.2T2>T1>1.8T2。
[0029]更优地,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梯形的高度记为H1,所述第二梯形的高度记为H2,满足关系式:
[0030]1.25H2>H1>0.7H2。
[0031]更优地,满足关系式:
[0032]1.1H2>H1>0.9H2。
[0033]更优地,所述婴儿监护器还包括:
[0034]盖板,与所述外壳相连接;
[0035]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0036]其中,所述盖板上贯通形成有散热孔。
[0037]更优地,所述电子元件包括: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设置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芯片电性连接的编解码器、与所述芯片电性连接的存储器、与所述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所述电路板、所述芯片、所述编解码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天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0038]有益效果:
[0039]通过将外壳内靠近基面的一侧设置成容积更大的第一区域,将远离基面的一侧设置成容积更小的第二区域,使得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电池具有更大的散热空间;通过将重量更重的电池设置于第一区域,将重量更小的电子元件设置于第二区域,从而使得更靠近基面的一侧拥有更大的重量,使婴儿监护器的重心更靠近基面,既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又能使
整体结构保持良好的重心稳定。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婴儿监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婴儿监护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婴儿监护器的俯视图;
[004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婴儿监护器的侧视图;
[0044]图5为图3中D

D处剖面示意图;
[0045]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长度方向投影的平面示意图;
[004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7]附图标号说明:
[0048]100、婴儿监护器;200、基面;10、电池;20、电子元件;30、外壳;41、第一区域;42、第二区域;31、底板;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顶板;311、第一面;35、第二面;36、第三面;F1、长度方向;312、第一中垂面;341、第四面;342、第二中垂面;M1、第一侧面;M2、第一梯形;M3、第二梯形;50、盖板;60、显示面板;51、散热孔;21、电路板;22、芯片;23、编解码器;24、存储器;25、天线;341、第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5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监护器,其放置于基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监护器包括:电池,电子元件,与所述电池相连;外壳,内部形成中空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背离所述基面一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记为A1,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记为A2,所述电池的重量记为G1,所述电子元件的重量记为G2,满足关系式:A1>A2;G1>G2;其中,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监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板,放置于基面上,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基面的一侧,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自所述底板的边缘位置向背离所述基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正对设置;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并与所述底板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基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监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面向所述基面一侧的第一面;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中的任一面用于安装显示面板,另一面用于安装盖板;其中,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观察,所述底板具有一垂直于所述底板板面的第一中垂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位于所述第一中垂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沿所述第一中垂面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监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锦杰龚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逸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