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3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料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针对现有的加料管在加料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气体从加料管冒出,气体会危害加料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生产环境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反应釜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转接筒,转接筒为矩形结构,转接筒的顶部设置有导入管,导入管的顶口设置有喇叭口,转接筒内设置有密封机构,导入管和加料管均与密封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原料存储在转接筒内,且不会造成反应釜内部的气体外泄,加压板的加压气体,使得原料快速进入反应釜内。料快速进入反应釜内。料快速进入反应釜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


[0001]本技术涉及加料管
,尤其涉及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些反应的中间产物是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气体,所以要求反应釜是密封的,但是在加料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气体从加料管口冒出,危害加料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生产环境。如何阻止加料时反应釜中的气体泄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0003]现有的加料管在加料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气体从加料管冒出,气体会危害加料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生产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加料管在加料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气体从加料管冒出,气体会危害加料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生产环境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反应釜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转接筒,转接筒为矩形结构,转接筒的顶部设置有导入管,导入管的顶口设置有喇叭口,转接筒内设置有密封机构,导入管和加料管均与密封机构相连,密封机构上连接有加压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与导入管相适配,第二密封板与加料管相适配,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之间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
[0008]优选的,所述转接筒的外侧设置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板,加压板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套,密封套与转接筒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加压板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导入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转接筒的顶部且与第一密封板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加料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在转接筒的底部且与第二密封板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转接筒的右侧开设有气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方案利用推杆电机推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移动,第一密封板靠近第一传感器,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密封板离开第二传感器,第二电磁阀关闭,通过喇叭口向导入管内进入转接筒内,可以将原料存储在转接筒内,且不会造成反应釜内部的气体外泄;
[0015]本方案推杆电机拉动连接杆向左侧移动,连接杆通过支撑杆带动加压板向左侧移
动,第一密封板逐渐将导入管密封,同时第一密封板离开第一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密封板离开加料管同时与第二传感器接触,第二电磁阀打开,加压板的加压气体,使得原料快速进入反应釜内;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原料存储在转接筒内,且不会造成反应釜内部的气体外泄,加压板的加压气体,使得原料快速进入反应釜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转接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反应釜;2、支撑腿;3、出料管;4、转接筒;5、气孔;6、推杆电机;7、喇叭口;8、导入管;9、加料管;10、连接杆;11、第一密封板;12、第二密封板;13、支撑杆;14、加压板;15、密封套;16、第一传感器;17、第一电磁阀;18、第二传感器;19、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3,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反应釜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9,加料管9的顶部连通有转接筒4,转接筒4为矩形结构,转接筒4的顶部设置有导入管8,导入管8的顶口设置有喇叭口7,转接筒4内设置有密封机构,导入管8和加料管9均与密封机构相连,密封机构上连接有加压机构,转接筒4的右侧开设有气孔5。
[0024]本实施例中,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第一密封板11与导入管8相适配,第二密封板12与加料管9相适配,第一密封板11与第二密封板12之间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10;第一密封板11与导入管8配合用于密封,第二密封板12与加料管9配合用于密封。
[0025]本实施例中,转接筒4的外侧设置有推杆电机6,推杆电机6的输出轴与连接杆10相连。
[0026]本实施例中,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板14,加压板14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套15,密封套15与转接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10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加压板14相连;加压板14通过密封套15在转接筒4内滑动,可以对原料加压。
[0027]本实施例中,导入管8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7,第一电磁阀17上连接有第一传感器16,第一传感器16设置在转接筒4的顶部且与第一密封板11相适配。
[0028]本实施例中,加料管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19上连接有第二传感器18,第二传感器18设置在转接筒4的底部且与第二密封板12相适配。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推杆电机6推动连接杆10移动,连接杆10带动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移动,第一密封板11靠近第一传感器16,第一电磁阀17打开,第二密封板
12离开第二传感器18,第二电磁阀19关闭,通过喇叭口7向导入管8内进入转接筒4内,可以将原料存储在转接筒4内,然后推杆电机6拉动连接杆10向左侧移动,连接杆10通过支撑杆13带动加压板14向左侧移动,第一密封板11逐渐将导入管8密封,同时第一密封板11离开第一传感器16,第一电磁阀17关闭,第二密封板12离开加料管9同时与第二传感器18接触,第二电磁阀19打开,加压板14的加压气体,使得原料快速进入反应釜1内,然后通过出料管3将反应物导出通过。
[0030]实施例二
[003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四个支撑腿2的底部均设置有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可以起到缓存作用,本申请中的所有结构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材质和长度的选择,附图均为示意结构图,具体实际尺寸可以做出适当调整。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反应釜(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9),加料管(9)的顶部连通有转接筒(4),转接筒(4)为矩形结构,转接筒(4)的顶部设置有导入管(8),导入管(8)的顶口设置有喇叭口(7),转接筒(4)内设置有密封机构,导入管(8)和加料管(9)均与密封机构相连,密封机构上连接有加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第一密封板(11)与导入管(8)相适配,第二密封板(12)与加料管(9)相适配,第一密封板(11)与第二密封板(12)之间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门氮气加压加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筒(4)的外侧设置有推杆电机(6),推杆电机(6)的输出轴与连接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智诚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