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更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规模化储能及电动工具等新型应用领域的兴起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快速能量存储的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必须兼具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传导性。然而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及磷酸铁锂等)和负极材料(钛酸锂等)都具有较低的电子导通特性,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容量发挥。为了提高倍率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需要添加导电剂以构建有效的导电网络。然而,过多添加不参与能量存储的导电剂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因此需要寻求添加量较少的高效导电添加剂。
[0003]导电剂一般可分为金属系导电剂(银粉、铜粉、镍粉等)、金属氧化物系导电剂(氧化锡、氧化铁、氧化锌等)、碳系导电剂(炭黑、石墨等)、复合导电剂(复合粉、复合纤维等)以及其他导电剂。导电剂加入锂离子电池中不能参加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有很高的抗酸碱腐蚀能力,碳系导电剂除了满足上述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导电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各成分的质量份数:8~22份石墨烯、12~26份导电石墨、40~50份聚偏氟乙烯、100~160份溶剂、4~8份碳纳米管、1~5份金属氧化物、1~3份离子液体、0.5~1份导电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石墨烯粉体、碳纳米管、导电石墨送入气流粉碎机中,10~150MPa的压力下粉碎剥离,粉碎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过筛后得到混合粉体;S2:将步骤(S1)中所得混合粉体与二分之一的溶剂混合,超声分散10~25min,制得预混液A;S3:将二分之一的溶剂与金属氧化物、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10~25min,制得预混液B;S4:离子液体和加入导电聚合物,200~1000rpm的转速进行研磨5~10min,制得预混液C;S5:将所得预混液A、预混液B和预混液C置于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并加压,混合过程中持续加入碳化钨,加入完成后将磁场强度提高至3000~4500GS,持续混合25~40min,然后在超声波条件下超声分散30~45min,制得锂离子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珠,熊永莲,陈玉炜,樊永胜,朱锦娇,金仁瀚,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