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45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涉及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热交换器箱体、热交换单元和接管单元;热交换器箱体前端中部安装有进水管;热交换单元包含短柱、集流盘、接管、集流流道、散热条、齿环和出水管,热交换器箱体的内部后端安装有短柱,集流盘的后端中部转动连接在短柱的前端,集流盘的前端中部安装有接管,接管的前端与进水管的后端转动连接,集流盘的内部开设有蜗状的集流流道,接管与集流流道的圆心端相通,该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通过蜗状的集流流道,在转动的同时,利用铝制的散热条,可充分的将流通的热水进行冷却,可持续的工作进行热交换,对热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对热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对热水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
,具体为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0003]现有技术中多数热交换器中的集流管结构多采用S型流通的方式,将输入的热水进行冷却,不可转动,长时间的定向流通将影响集流管的散热效果,对热水的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通过蜗状的集流流道,在转动的同时,利用铝制的散热条,可充分的将流通的热水进行冷却,可持续的工作进行热交换,对热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包括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箱体(1)、热交换单元(3)和接管单元(4);热交换器箱体(1):前端中部安装有进水管(2);热交换单元(3):包含短柱(31)、集流盘(32)、接管(33)、集流流道(34)、散热条(35)、齿环(36)和出水管(37),所述热交换器箱体(1)的内部后端安装有短柱(31),所述集流盘(32)的后端中部转动连接在短柱(31)的前端,所述集流盘(32)的前端中部安装有接管(33),所述接管(33)的前端与进水管(2)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集流盘(32)的内部开设有蜗状的集流流道(34),所述接管(33)与集流流道(34)的圆心端相通,所述集流盘(32)的圆周安装有散热条(35),所述热交换器箱体(1)的内部后端开设有出水环槽,所述齿环(36)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出水环槽的内部前端,所述齿环(36)的前端通过过水管连接集流盘(32)的后端,所述过水管与集流流道(34)的圆周端相通,所述出水管(37)安装在热交换器箱体(1)的后端下侧,所述出水管(37)与出水环槽相通;接管单元(4):安装在进水管(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的新型集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加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