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文青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44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无法将所有的水储存进承重储水单元内,造成水资源浪费,实用性低,当遇到雨量充足的雨季时,无法对大量雨水进行收集,造成土壤水分饱和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若干个种植区和若干个蓄水区,所述蓄水区包括混凝土座、主蓄水结构、两个副蓄水结构、支撑土壤层、过滤机构、砂砾层和表面土壤层,所述主蓄水结构包括主蓄水池、集水斗和第一吸水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较为完全的将表面土壤层内的水分收集到主蓄水池内,避免水分流失,造成浪费,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增加蓄水量,避免土壤饱和,能够降低路面排水管内的水流量,避免造成内涝。避免造成内涝。避免造成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海绵城市中,绿化带是必不可少的。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711011.5”)公开了“一种储水式城市绿化带”,上述绿化带包括底座与承重储水单元,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承重储水单元,所述底座与承重储水单元通过浇筑连接,所述承重储水单元的上端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上端设置有细砂层,所述细砂层的上端的内部设置有纺布柱,但是,上述绿化带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对水进行储存时,无法将所有的水储存进承重储水单元内,造成水资源浪费,实用性低;
[0005]2、仅设置有单个承重储水单元,当遇到雨量充足的雨季时,无法对大量雨水进行收集,造成土壤水分饱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解决了对比文件中的无法将所有的水储存进承重储水单元内,造成水资源浪费,实用性低,当遇到雨量充足的雨季时,无法对大量雨水进行收集,造成土壤水分饱和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包括若干个种植区和若干个蓄水区,所述蓄水区包括混凝土座、主蓄水结构、两个副蓄水结构、支撑土壤层、过滤机构、砂砾层和表面土壤层,所述主蓄水结构包括主蓄水池、集水斗和第一吸水棉,所述副蓄水结构包括副蓄水池、两个第二吸水棉和若干个进水管,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和过滤棉。
[0009]优选的,所述种植区和蓄水区交替设置。
[0010]通过上述方案,将种植区和蓄水区分隔开,避免蓄水区对种植区内的绿植根部生长造成阻碍。
[0011]优选的,所述主蓄水池固设于混凝土座顶部外壁上,且集水斗固设于主蓄水池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吸水棉设置于主蓄水池内。
[0012]通过上述方案,通过集水斗将表面土壤层的水输送到主蓄水池内,在种植区土壤干燥时,第一吸水棉将水分输送到种植区的土壤内。
[0013]优选的,所述副蓄水池设置于主蓄水池一侧,且副蓄水池一侧中部内壁上固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固设于主蓄水池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吸水棉分别设置于副蓄水池内的两侧,所述进水管固设于副蓄水池一侧的上部内壁上,且进水管一端与路面排水管
道内部相连通,所述支撑土壤层填充于主蓄水池和集水斗之间。
[0014]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主蓄水池与两个副蓄水池连通,使得主蓄水池水位较满时,将水输送到副蓄水池内,在雨季时,进水管能够将路面排水管内的雨水分流到副蓄水池内,降低路面排水管内的水流量,避免造成内涝。
[0015]优选的,所述过滤板抵接于集水斗上部内壁上,且过滤棉抵接于过滤板顶部外壁上。
[0016]优选的,所述砂砾层填充于过滤棉顶部外壁上,且表面土壤层填充于砂砾层顶部外壁上。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设置有主蓄水结构,通过集水斗将表面土壤层的水输送到主蓄水池内,在种植区土壤干燥时,第一吸水棉将水分输送到种植区的土壤内,能够较为完全的将表面土壤层内的水分收集到主蓄水池内,避免水分流失,造成浪费,提高了实用性。
[0019]2、设置有两个副蓄水结构,主蓄水池与两个副蓄水池连通,在雨季时,当主蓄水池水位较满时,将水输送到副蓄水池内,能够增加蓄水量,避免土壤饱和,进水管能够将路面排水管内的雨水分流到副蓄水池内,能够降低路面排水管内的水流量,避免造成内涝。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较为完全的将表面土壤层内的水分收集到主蓄水池内,避免水分流失,造成浪费,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增加蓄水量,避免土壤饱和,能够降低路面排水管内的水流量,避免造成内涝。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的蓄水区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的主蓄水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的副蓄水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种植区;2、蓄水区;21、混凝土座;22、主蓄水结构;221、主蓄水池;222、集水斗;223、第一吸水棉;23、副蓄水结构;231、副蓄水池;232、连接管;233、第二吸水棉;234、进水管;24、支撑土壤层;25、过滤机构;251、过滤板;252、过滤棉;26、砂砾层;27、表面土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参照图1

3和图5,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包括若干个种植区1和若干个蓄水区2,种植区1和蓄水区2交替设置,蓄水区2包括混凝土座21、主蓄水结构22、支撑土壤层24和过滤机构25,主蓄水结构包括主蓄水池221、集水斗222和经过抗微生物分解处理的
第一吸水棉223,主蓄水池221固设于混凝土座21顶部外壁上,集水斗222固设于主蓄水池221顶部内壁上,第一吸水棉223设置于主蓄水池221内,支撑土壤层24填充于主蓄水池221和集水斗222之间,过滤板251抵接于集水斗222上部内壁上,过滤棉252抵接于过滤板251顶部外壁上。
[0029]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4,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蓄水区2还包括由副蓄水池231、两个经过抗微生物分解处理的第二吸水棉233和若干个进水管234组成的副蓄水结构23,副蓄水池231设置于主蓄水池221一侧,副蓄水池231一侧中部内壁上固设有连接管232,连接管232一端固设于主蓄水池221一侧内壁上,两个第二吸水棉233分别设置于副蓄水池231内的两侧,两个第二吸水棉233一端分别位于两侧的种植区1的土壤内,进水管234固设于副蓄水池231一侧的上部内壁上,进水管234一端与路面排水管道内部相连通。
[0030]实施例3,参照图1和图5,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包括砂砾层26和表面土壤层27,砂砾层26填充于过滤棉252顶部外壁上,表面土壤层27填充于砂砾层26顶部外壁上。
[0031]工作原理:集水斗222将表面土壤层27的水输送到主蓄水池221内,在种植区1土壤干燥时,第一吸水棉223和第二吸水棉233将水分输送到种植区1的土壤内,在雨季时,当主蓄水池221水位较满时,通过连接管232将水输送到副蓄水池231内,增加蓄水量,避免土壤饱和,进水管234将路面排水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包括若干个种植区(1)和若干个蓄水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区(2)包括混凝土座(21)、主蓄水结构(22)、两个副蓄水结构(23)、支撑土壤层(24)、过滤机构(25)、砂砾层(26)和表面土壤层(27);所述主蓄水结构(22)包括主蓄水池(221)、集水斗(222)和第一吸水棉(223);所述副蓄水结构(23)包括副蓄水池(231)、两个第二吸水棉(233)和若干个进水管(234);所述过滤机构(25)包括过滤板(251)和过滤棉(2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1)和蓄水区(2)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储水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蓄水池(221)固设于混凝土座(21)顶部外壁上,且集水斗(222)固设于主蓄水池(221)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吸水棉(223)设置于主蓄水池(221)内。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青谢灵光
申请(专利权)人:邓文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