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54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进水机构、搅拌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外侧,所述搅拌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内部,所述出水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外侧,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口、出水管、第二调节阀、支撑架、转动槽、转动杆、螺旋搅拌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第一调节阀调节进水口流量,活性炭过滤层过滤杂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搅拌,第二调节阀调节出水口流量,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搅拌叶和搅拌棍搅拌,防淤防堵,灵活实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技术介绍

[0002]蓄水池是水利工程的基础项目,主要采用人工建造,是一种可以储存淡水资源的蓄水设施。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水直接引入蓄水池进行储蓄,或者通过人工建造蓄水池来收集自然降水,主要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蓄水池的防堵效果不是很好,水中的杂质没有经过过滤,容易堵塞出水口,而且水中杂质容易沉积在蓄水池底部,长此以往会造成淤堵情况,影响蓄水池的正常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蓄水池的防堵效果不是很好,水中的杂质没有经过过滤,容易堵塞出水口,而且水中杂质容易沉积在蓄水池底部,长此以往会造成淤堵情况,影响蓄水池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进水机构、搅拌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外侧,所述搅拌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内部,所述出水机构位于蓄水池本体的外侧,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口、出水管、第二调节阀、支撑架、转动槽、转动杆、螺旋搅拌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出水口固定设置在蓄水池本体上,所述出水管与出水口相适配,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出水口的内端,所述第二调节阀固定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出水管的内端,所述转动槽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杆与转动槽相适配,所述转动杆活动连接在转动槽的内端,所述螺旋搅拌叶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外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通过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搅拌,防止水中的杂质长期累积堵住出水管,减少蓄水池本体堵塞的情况,然后支撑架通过转动槽支撑转动杆,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出水口的水流量,灵活控制流速,方便快捷。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口、进水管、第一调节阀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进水口固定设置在蓄水池本体上,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相适配,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进水口的内端,所述第一调节阀固定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固定安装在蓄水池本体的内端,通过进水管将水引入蓄水池本体内,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进水流量,控制进水口的水流速度,活性炭过滤层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淤堵在蓄水池本体内,活性炭过滤层需要经常更换和清理,以保障更好的过滤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防护罩壳、散热通孔、驱动电机、传动轴、连接杆、搅拌叶、搅拌棍和转动轴,所述防护罩壳固定安装在蓄水池本体的外端,所述散热通孔固定设置在防护罩壳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防护罩壳的内端,所述传动轴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内端,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传动轴的内端,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外端,所述搅拌棍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外端,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内端,通过防护罩壳保护驱动电机,散热通孔帮助驱动电机散热,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搅拌叶和搅拌棍搅拌,转动轴与连接杆保持相对运动,防止水中杂质沉淀在蓄水池本体内,防淤防堵。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外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有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搅拌,防止水中的杂质长期累积堵住出水管,减少蓄水池本体堵塞的情况;
[0014]2、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通过进水管将水引入蓄水池本体内,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进水流量,控制进水口的水流速度,活性炭过滤层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淤堵在蓄水池本体内,活性炭过滤层需要经常更换和清理,以保障更好的过滤效果,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出水口的水流量,灵活控制流速,方便快捷;
[0015]3、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通过防护罩壳保护驱动电机,散热通孔帮助驱动电机散热,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搅拌叶和搅拌棍搅拌,转动轴与连接杆保持相对运动,防止水中杂质沉淀在蓄水池本体内,防淤防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蓄水池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蓄水池本体;2、进水机构;201、进水口;202、进水管;203、第一调节阀;204、活性炭过滤层;3、搅拌机构;301、防护罩壳;302、散热通孔;303、驱动电机;304、传动轴;305、连接杆;306、搅拌叶;307、搅拌棍;308、转动轴;4、出水机构;401、出水口;402、出水管;403、第二调节阀;404、支撑架;405、转动槽;406、转动杆;407、螺旋搅拌叶;408、第一齿轮;409、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1、进水机构2、搅拌机构3和出水机构4,进水机构2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外侧,搅拌机构3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内部,出水机构4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外侧,出水机构4包括出水口401、出水管402、第二调节阀403、支撑架404、转动槽405、转动杆406、螺旋搅拌叶407、第一齿轮408和第二齿轮409,出水口401固定设置在蓄水池本体1上,出水管402与出水口401相适配,出水管402固定安装在出水口401的内端,第二调节阀403固定设置在出水管402上,支撑架404固定安装在出水管402的内端,转动槽405固定设置在支撑架404上,转动杆406与转动槽405相适配,转动杆406活动连接在转动槽405的内端,螺旋搅拌叶407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06的外端,第一齿轮408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06的外部,第一齿轮408与第二齿轮409啮合,通过第二齿轮409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08转动,第一齿轮408转动带动转动杆40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1)、进水机构(2)、搅拌机构(3)和出水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2)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外侧,所述搅拌机构(3)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内部,所述出水机构(4)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外侧,所述出水机构(4)包括出水口(401)、出水管(402)、第二调节阀(403)、支撑架(404)、转动槽(405)、转动杆(406)、螺旋搅拌叶(407)、第一齿轮(408)和第二齿轮(409),所述出水口(401)固定设置在蓄水池本体(1)上,所述出水管(402)与出水口(401)相适配,所述出水管(402)固定安装在出水口(401)的内端,所述第二调节阀(403)固定设置在出水管(402)上,所述支撑架(404)固定安装在出水管(402)的内端,所述转动槽(405)固定设置在支撑架(404)上,所述转动杆(406)与转动槽(405)相适配,所述转动杆(406)活动连接在转动槽(405)的内端,所述螺旋搅拌叶(407)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06)的外端,所述第一齿轮(408)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06)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408)与第二齿轮(409)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2)包括进水口(201)、进水管(202)、第一调节阀(203)和活性炭过滤层(204),所述进水口(201)固定设置在蓄水池本体(1)上,所述进水管(202)与进水口(201)相适配,所述进水管(202)固定安装在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胡洁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力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