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激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换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正反激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大型功率电源,正常架构需要先进行整流然后进行多路或单路输出,在桥式整流的时候需要正负半周两路,每路两个管子串,导致整流消耗的功率较大;如100W的电源,在低压输入的时候仅仅是整流桥就需要1.8W左右的功率。
[0003]现有的变换器,为了有效利用电网,很多产品需要高功率因数,比如LED灯电源、75W以上的电源,为了实现高PF通常需要进行两极转换,先升压提高PF值,再进行降压或者升压转换,两次转换需要两个电感或一个电感加一个变压器,而这种设计不仅浪费了部分能量并且导致了总的变换器体积变大。
[0004]针对上述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激变换器及控制方法,以缓解现有的正反激变换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反激变换器,包括: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第一开关管,势能变换器,输出整流管,电感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势能变换器为电感或者变压器,若所述势能变换器为变压器,至少应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类型为交流输入时,所述输出整流管包括正半周输出整流管和负半周输出整流管;所述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势能变换器相连接,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势能变换器、所述正半周输出整流管、电感和所述输出单元,形成第二环路;在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类型为交流输入时,所述势能变换器、所述负半周输出整流管、电感和所述输出单元,形成第三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激变换器还包括:峰值吸收电容,第二开关管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峰值吸收电容分别与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峰值吸收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分别与所述电感和所述次级绕组相连接;所述峰值吸收电容、第二开关管和所述初级绕组形成第四环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至少一路输出,其中,所述至少一路输出包括:第二电容,或,第二电容串联第一反向二极管,或,第二电容、第一反向二极管和一个开关管依次串联,或,第二电容串联两个方向相反开关管,或,第二电容串联一个双向不导通的开关管,或,一个电阻,或,一个开关管,或,一个LED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一路输出包括第二电容串联第一反向二极管,则所述正反激变换器还包括: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管分别与所述电感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四开关管、电感和所述输出单元形成第五环路;所述第二电容、所述输出整流管、电感和所述次级绕组形成第六环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激变换器还包括:第五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五开关管分别与所述电感的输出端和所述次级绕组相连接;所述次级绕组、所述输出整流管、所述电感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形成第七环路;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电感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形成第八环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反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激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电容,第二二极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其中,所述输入电容与所述输入单元并联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用于代替所述正半周输出整流管,所述第七开关管用于代替所述负半周输出整流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用于代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宗周,秦志强,位亚东,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讴艾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