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30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呋咱类含能化合物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高能氮杂环含能化合物,其基本单环结构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因此,呋咱类含能化合物比其他氮杂环化合物在氧平衡方面更具优势。呋咱环是感度较低、热稳定性较好的氮氧五元杂环。此外,以呋咱环为骨架,引入偶氮桥等基团能很好地提升含能材料的能量密度和爆炸性能。偶氮呋咱(DAAF)是一种具有高氮含量和高正生成焓的双氮杂呋咱骨架的含能材料,广泛应用于高能混合炸药、冲击片雷管和推进剂成分等领域。
[0003]一直以来,研究人员是通过添加高锰酸钾或过硫酸氢钾等强氧化剂,将呋咱单环氧化成偶氮呋咱化合物。该传统氧化法使用化学计量的强氧化剂,原子经济性差,并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有机电化学合成是一种高效的合成和改性有机分子的方法,在许多领域中电化学有机合成已经得到了重要的应用。Huichao He等人(Convenient Synthesis of 5,5
’‑
azotetrazolate Energetic Salts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Oxidative

Coupling of 5

amino

1H

tetrazole Under Mild Condition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20,167(6):065503),在多种贵金属(Pt、Au、Ag)和过渡金属(Fe,Co,Ni,Cu,Mo,W)上实现了四唑化合物的氧化耦合,并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推断氧化偶联是由水在Pt上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羟基自由基中间体引发的,而在Ni电极上的氧化偶联主要是由Ni表面的直接电氧化引起的,没有中间物质的中介作用。然而,呋咱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偶联研究不太受到重视,其催化电极的催化性能与合成机理并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具有高反应效率的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方法。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7]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方法,制备碳材料作为阳极,通过电流刺激,二氨基呋咱在阴极失去氢质子,随后在阳极发生氧化偶联,通过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将纯化的物质进行重结晶得到产物,具体步骤如下:
[0008]步骤1,将碳材料的分散液旋涂在电极表面,制成碳材料电极;
[0009]步骤2,以二氨基呋咱和四丁基四氟硼酸铵的混合乙腈溶液为电解液,以碳材料电极作为阳极电极,通电条件下反应,反应完全后,旋蒸除去乙腈,然后加入90~100℃的热水中,搅拌过滤,最后在乙腈中重结晶得到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
[0010]本专利技术的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的结构式如下:
[0011][0012]步骤1中,所述的碳材料电极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电极,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碳材料电极是石墨片电极、碳纳米管电极、石墨烯电极。
[0013]优选地,步骤1中,碳材料的分散液的浓度为0.15~0.3g/mL。
[0014]优选地,步骤2中,二氨基呋咱和四丁基四氟硼酸铵的混合乙腈溶液中,二氨基呋咱的浓度为0.01~0.05mol/L,四丁基四氟硼酸铵的浓度为0.01~0.05mol/L。
[0015]步骤2中,利用电流刺激,二氨基呋咱上的一个氨基失去氢质子,并迁移至阳极完成氧化偶联过程,实现呋咱环的偶联。
[0016]优选地,步骤2中,通电条件可以是恒电压或者恒电流模式;采用恒电压模式时,反应体系为三电极体系,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施加电势为1.5V~1.8V(vs Ag/AgCl),反应时间为1.5h~3h。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化学催化反应,避免使用了化学计量的传统氧化还原剂,并且反应路径单一,避免各种副产物及废弃物的排放,成本低廉;
[0019](2)本专利技术采用碳材料电极作为催化阳极,反应条件温和,对二氨基呋咱的偶联催化效果优异,反应效率高,低污染低成本高产率,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产物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光学图。
[0021]图2为产物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XRD谱图。
[0022]图3为产物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NMR C谱图。
[0023]图4为产物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NMR H谱图。
[0024]图5为产物碳纳米管电极的扫描电镜图。
[0025]图6为产物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说明,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步骤1,将0.15g/mL的碳纳米管分散液旋涂在电极表面,制成碳纳米管电极;
[0029]步骤2,以0.02mol/L的二氨基呋咱和0.02mol/L的四丁基四氟硼酸铵的混合乙腈溶液为电解液,以碳纳米管电极作为阳极电极,采用恒电压模式,施加电压为1.5V((vs Ag/AgCl),反应时间为2.75h;
[0030]步骤3,反应完全后,旋蒸除去乙腈,然后加入90~100℃的热水中,搅拌过滤,最后在乙腈中重结晶得到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
[0031]实施例2
[0032]步骤1,将0.15g/mL的碳纳米管分散液旋涂在电极表面,制成碳纳米管电极;
[0033]步骤2,以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化学阳极氧化偶联制备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碳材料的分散液旋涂在电极表面,制成碳材料电极;步骤2,以二氨基呋咱和四丁基四氟硼酸铵的混合乙腈溶液为电解液,以碳材料电极作为阳极电极,通电条件下反应,反应完全后,旋蒸除去乙腈,然后加入90~100℃的热水中,搅拌过滤,最后在乙腈中重结晶得到3,3
’‑
二氨基

4,4
’‑
偶氮呋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材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超陈俊宏俞春培闫育彤程鹤喻悦鲍明昊李泽鉴徐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