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波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26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醚发泡物;将所述聚醚发泡物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原位发泡,获得第一蜂窝芯;其中,所述发泡模具由槽体和蜂窝芯组成,所述蜂窝芯置于所述槽体内部,所述槽体用于固定吸波蜂窝芯;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获得第二蜂窝芯。获得第二蜂窝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波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吸波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蜂窝夹层结构是常用的结构吸波结构,其主要具有以下优势:由于夹芯的作用,可较全面的满足结构件轻、强、刚的要求;从吸波性能考虑,从表面透波层进入结构的电磁波,可通过夹芯结构进行多次散射和吸收,因此夹层结构更容易实现电磁波在结构中的“透、吸、散”作用。
[0003]但按照现有方法制备获得的吸波蜂窝芯内的吸波剂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了所获得的吸波蜂窝芯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波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制备获得的吸波蜂窝芯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制备聚醚发泡物;
[0007]将所述聚醚发泡物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原位发泡,获得第一蜂窝芯;其中,所述发泡模具由槽体和蜂窝芯组成,所述蜂窝芯置于所述槽体内部,所述槽体用于固定吸波蜂窝芯;
[0008]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
[0009]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发泡模具中的槽体包括:
[0010]底板;
[0011]胶槽,所述胶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用于盛放聚醚发泡物;
[0012]侧壁,所述侧壁数量为≥4,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蜂窝芯的凹槽。
[0013]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包括:
[0014]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进行真空固化处理后,进行称重,获得第一重量值;
[0015]将所述第一蜂窝芯进行真空固化处理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
[0016]将所述第二蜂窝芯进行称重,获得第二重量值;
[0017]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获得蜂窝芯增重率;基于所述蜂窝芯增重率,判断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是否符合预设增重率,若符合,则制备完成,获
得蜂窝芯成品。
[0018]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获得蜂窝芯增重率;基于所述蜂窝芯增重率,判断所述第二蜂窝芯是否符合预设增重率,若符合,则制备完成,获得蜂窝芯成品,还包括:
[0019]若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不符合预设增重率,则将所述第二蜂窝芯再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至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符合预设增重率后,制备完成,获得蜂窝芯成品。
[0020]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蜂窝芯增重率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1][0022]其中,ΔW表示为所述蜂窝芯增重率,所述W2表示为所述第二蜂窝芯的重量值,所述W1表示为所述第二蜂窝芯的重量值;所述预设增重率设为0.1%~2%。
[0023]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聚醚发泡物,包括:
[0024]将聚氨酯预聚体和聚醚组合物按照1:1~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搅拌均匀,获得聚醚发泡物;其中所述聚醚组合物包括发泡剂、匀孔剂、催化剂和开孔剂中至少一种。
[0025]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聚醚发泡物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原位发泡,获得第一蜂窝芯,包括:
[0026]基于所述蜂窝芯,获得所述聚醚发泡物的理论重量值;
[0027]基于所述聚醚发泡物的理论重量值称取所述聚醚发泡物,将其放入发泡模具中,在常温下静置发泡10min~30min,获得第一蜂窝芯。
[0028]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聚醚发泡物的理论重量值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9][0030]其中,所述W表示为聚醚发泡物的理论重量值,所述L表示为蜂窝芯的长度值,所述W表示为蜂窝芯的宽度值,所述H表示为蜂窝芯的厚度值,所述T表示为蜂窝芯的芯格尺寸值,所述R表示为发泡后的目标泡沫密度值,所述A表示为系数,取值为1~1.5。
[0031]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固化处理的处理参数包括:真空度为

0.025
±
0.01Mpa,固化温度为65
±
5℃,固化时间为60
±
10min。
[0032]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波浸渍处理的参数包括:浸渍时间为30
±
5min,浸渍真空度为

0.065
±
0.01Mpa;
[0033]浸渍处理所用吸波剂由导电高分子材料、PVA和水组成。
[0034]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波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0035]将PVA和水按照1:15~25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加热至90℃~95℃,保温5min~10min,加入导电高分子材料后进行搅拌,获得均匀分散的吸波剂溶液。
[0036]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电高分子材料包括纳米碳材料和聚苯胺中至少一种。
[0037]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波剂中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质量分数为2%~12%。
[0038]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烘干处理的参数包括:烘干温度为85
±
5℃,烘干时间为120
±
10min。
[003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吸波蜂窝芯,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40]目前采用现有的填充法制备吸波蜂窝芯时,通过无法对吸波蜂窝芯进行固定,导致在发泡处理后,吸波剂在蜂窝芯内部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后续机加工和胶接处理时不易处理。而本申请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所述聚醚发泡物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原位发泡,获得第一蜂窝芯;其中,所述发泡模具由槽体和蜂窝芯组成,所述蜂窝芯置于所述槽体内部,所述槽体用于固定吸波蜂窝芯;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即通过将所述吸波蜂窝芯固定于槽体内部后,充分利用蜂窝芯的空腔结构,结合使用尺寸与蜂窝芯相匹配的发泡模具,使发泡过程简单可控,形成的泡沫密度均匀一致,进而在后续吸波浸渍处理时,更有利于吸波剂浸润发泡泡沫的孔隙,形成导电网络,提高吸波蜂窝芯的导电性能,进而满足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
[004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发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真空浸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4]其中,1表示为底板,2表示为胶槽,3表示为侧壁,4表示为蜂窝芯,5表示为凹槽,6表示为主体容器,7表示为密封盖,8表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醚发泡物;将所述聚醚发泡物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原位发泡,获得第一蜂窝芯;其中,所述发泡模具由槽体和蜂窝芯组成,所述蜂窝芯置于所述槽体内部,所述槽体用于固定吸波蜂窝芯;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模具中的槽体包括:底板;胶槽,所述胶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用于盛放聚醚发泡物;侧壁,所述侧壁数量为≥4,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蜂窝芯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后进行真空固化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包括:将所述第一蜂窝芯从槽体中取出进行真空固化处理后,进行称重,获得第一重量值;将所述第一蜂窝芯进行真空固化处理后,依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获得第二蜂窝芯;将所述第二蜂窝芯进行称重,获得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获得蜂窝芯增重率;基于所述蜂窝芯增重率,判断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是否符合预设增重率,若符合,则制备完成,获得蜂窝芯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获得蜂窝芯增重率;基于所述蜂窝芯增重率,判断所述第二蜂窝芯是否符合预设增重率,若符合,则制备完成,获得蜂窝芯成品,还包括:若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不符合预设增重率,则将所述第二蜂窝芯再次进行吸波浸渍处理和烘干处理,至所述第二蜂窝芯的蜂窝芯增长率符合预设增重率后,制备完成,获得蜂窝芯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芯增重率满足以下关系式:其中,ΔW表示为所述蜂窝芯增重率,所述W2表示为所述第二蜂窝芯的重量值,所述W1表示为所述第二蜂窝芯的重量值;所述预设增重率设为0.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波蜂窝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聚醚发泡物,包括:将聚氨酯预聚体和聚醚组合物按照1:1~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搅拌均匀,获得聚醚发泡物;其中所述聚醚组合物包括发泡剂、匀孔剂、催化剂和开孔剂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坚王红光邱红芳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