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软化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11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文描述了织物软化组合物,所述织物软化组合物包含季铵化合物(例如酯季铵盐);阳离子聚季铵盐聚合物(例如,聚季铵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织物软化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1]常规的织物软化剂组合物被添加到洗衣周期的洗涤、漂洗或烘干步骤中以例如软化衣物并减少静电。这样的织物软化剂通常由以下的共混物形成:具有至少一个长链烃基的季铵化合物(例如盐)或咪唑啉化合物,以及旨在优化所得组合物的特性的添加剂。已知季铵化合物表现出特别良好的织物软化性能。某些商业化的液体织物软化剂产品可以包含酯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和芳香剂作为主要成分以提供消费者益处。
[0002]然而,防腐剂在产品配方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家庭护理产品的化学组成,因此这些产品可能对广泛多样的微生物污染敏感。这长期以来一直是行业的重大关注。细菌、酵母或真菌都引起微生物腐败,并且在其代谢活动和致病性方面极为不同。通常挑战是能够配制出这样的织物软化产品:其可以递送消费者益处,但同时也包含可以解决细菌、酵母或真菌的潜在问题的适当防腐剂体系。
[0003]如果一些产品使用必然降低产品的整体pH的成分,则可能出现一些防腐挑战。例如,某些产品可能使用固有地相当酸性的乳酸和螯合剂。虽然添加这些组分可能是有益的,但结果是它们可能导致所得产品具有非常低的pH,例如2至3.5。虽然这有可以助于控制常规或标准微生物的生长,但折衷是该组合物可能在控制嗜酸细菌的生长方面具有较低的功效。这可能在控制制剂中的微生物的数量方面是成问题的。虽然可以使用各种防腐剂来控制嗜酸细菌,但有时可能对最终制剂中允许的防腐剂的类型存在严格的法律规定。
[0004]因此,需要确定可以用于织物软化剂产品的新的防腐剂体系,所述防腐剂体系控制嗜酸细菌的生长,而且还可以符合针对消费产品(例如织物软化剂)存在的安全法规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包含防腐剂体系的织物软化剂组合物,所述防腐剂体系包含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其可以出乎意料地实现对嗜酸细菌和标准细菌二者的有效控制。除了广泛的细菌防护之外,使用IPBC的优点还在于具有IPBC的防腐体系不表现出显著改变织物软化剂组合物,并且所得物是具有可接受的稳定性和外观的织物软化剂。在一些方面中,防腐剂体系可以包含十二烷基胍盐酸盐“DGH”作为IPBC的替代物。
[0006]在一个方面中,在此考虑的织物软化剂包含可以抑制组合物中嗜酸细菌的数量的防腐剂体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防腐剂体系将包含IPBC,并且IPBC作为制造后添加剂并入到织物软化剂组合物中。在另一些的实施方案中,防腐剂体系将包含DGH,并且DGH作为制造后添加剂并入到织物软化剂组合物中。在另一个方面中,IPBC或DGH以在不影响稳定性或外观的同时有效提供良好的分散到产品中的量添加。
[0007]IPBC(3

碘代
‑2‑
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是对环境具有相对小的影响并且作为抗真菌剂具有可接受的防腐品质的含碘化合物。然而,主要用途在涂料、纺织品、纸、粘合剂和化妆品中。IPBC由碘代丙炔基和丁基氨基甲酸酯基构成,并且具有如下分子结构:
[0008][0009]3‑
碘代
‑2‑
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0010]DGH(十二烷基胍盐酸盐)是有效的杀生物剂和杀真菌剂。DGH有效对抗革兰氏阴性菌和其他常见的水污染细菌。与季铵化合物不同,DGH被认为还有效对抗硫还原菌。其在宽pH范围内稳定并且其通常与其他非氧化性杀生物剂一起用于组合物中以促进协同效应。季铵化合物与DGH的混合物也表现出特别高的活性。DGH是合成化合物,并且在不包含甲醛或不释放甲醛的同时可以在宽pH内有效。DGH由胍基和十二烷基构成,其中分子结构如下:
[0011][0012]十二烷基胍盐酸盐
[0013]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内容考虑了织物护理组合物(组合物1.0)。组合物1.0为织物软化组合物,包含:
[0014]a.季铵化合物(例如酯季铵盐)(例如三乙醇甲基硫酸铵的二烷基酯);
[0015]b.阳离子聚季铵盐聚合物(例如聚季铵盐

7);
[0016]c.防腐剂体系,所述防腐剂体系包含:
[0017]i.有机酸(例如,乳酸或膦酸);和
[0018]ii.3

碘代
‑2‑
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或十二烷基胍盐酸盐(DGH);以及
[0019]d.膦螯合剂(例如,依替膦酸)
[0020]在另一个方面中,组合物1.0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包括以下方面:
[0021]1.1.1.0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季铵化合物选自:酯季铵盐、咪唑季铵盐、二脂肪二酰胺甲基硫酸铵、二牛脂二甲基氯化铵、双

(2

羟丙基)

二甲基甲基硫酸铵脂肪酸酯、1,2

二(酰氧基)
‑3‑
三甲基丙烷氯化铵、N,N

双(硬脂酰



乙基)N,N

二甲基氯化铵、N,N

双(牛脂酰



乙基)N,N

二甲基氯化铵、N,N

双(硬脂酰



乙基)N

(2羟乙基)N

甲基甲基硫酸铵、1,2二(硬脂酰

氧基)3三甲基丙烷氯化铵、二卡诺拉二甲基氯化铵、二(硬)牛脂二甲基氯化铵、二卡诺拉二甲基甲基硫酸铵、1

甲基
‑1‑
硬脂酰基酰胺基乙基
‑2‑
硬脂酰基咪唑啉甲基硫酸盐、1

牛脂基酰胺基
‑2‑
牛脂基咪唑啉、二棕榈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铵及其混合物。
[0022]1.2.1.1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季铵化合物为酯季铵盐。
[0023]1.3.1.2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酯季铵盐包括单酯季铵盐、二酯季铵盐和三酯季铵盐的混合物。
[0024]1.4.1.3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酯季铵盐中单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28%至34%,二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55%至62%,以及三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8%至14%,所有百分比均按总酯季铵盐重量的重量计。
[0025]1.5.前述组合物中的任一者,其中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季铵化合物(例如,酯季铵盐)以1重量%至5重量%(例如2重量%至4重量%,例如约2.7重量%)的量存在。
[0026]1.6.前述织物软化组合物中的任一者,其中所述阳离子聚季铵盐聚合物选自:聚季铵盐

1、聚季铵盐

2、聚季铵盐

3、聚季铵盐

4、聚季铵盐

5、聚季铵盐

6、聚季铵盐

7、聚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织物软化组合物,包含:a.季铵化合物;b.阳离子聚季铵盐聚合物;c.防腐剂体系,所述防腐剂体系包含:i.有机酸;和ii.3

碘代
‑2‑
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或十二烷基胍盐酸盐(DGH);以及d.膦螯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季铵化合物选自:酯季铵盐、咪唑季铵盐、二脂肪二酰胺甲基硫酸铵、二牛脂二甲基氯化铵、双

(2

羟丙基)

二甲基甲基硫酸铵脂肪酸酯、1,2

二(酰氧基)
‑3‑
三甲基丙烷氯化铵、N,N

双(硬脂酰



乙基)N,N

二甲基氯化铵、N,N

双(牛脂酰



乙基)N,N

二甲基氯化铵、N,N

双(硬脂酰



乙基)N

(2羟乙基)N

甲基甲基硫酸铵、1,2二(硬脂酰

氧基)3三甲基丙烷氯化铵、二卡诺拉二甲基氯化铵、二(硬)牛脂二甲基氯化铵、二卡诺拉二甲基甲基硫酸铵、1

甲基
‑1‑
硬脂酰基酰胺基乙基
‑2‑
硬脂酰基咪唑啉甲基硫酸盐、1

牛脂基酰胺基
‑2‑
牛脂基咪唑啉、二棕榈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铵及其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季铵化合物为酯季铵盐。4.根据1.2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所述酯季铵盐包括单酯季铵盐、二酯季铵盐和三酯季铵盐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软化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酯季铵盐中单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28%至34%,二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55%至62%,以及三酯化合物的归一化百分比为8%至14%,所有百分比均按总酯季铵盐重量的重量计。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软化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季铵化合物以1重量%至5重量%的量存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软化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阳离子聚季铵盐聚合物选自:聚季铵盐

1、聚季铵盐

2、聚季铵盐

3、聚季铵盐

4、聚季铵盐

5、聚季铵盐

6、聚季铵盐

7、聚季铵盐

8、聚季铵盐

9、聚季铵盐

10、聚季铵盐

11、聚季铵盐

12、聚季铵盐

13、聚季铵盐

14、聚季铵盐

15、聚季铵盐

16、聚季铵盐

17、聚季铵盐

18、聚季铵盐

19、聚季铵盐

20、聚季铵盐

21、聚季铵盐

22、聚季铵盐

23、聚季铵盐

24、聚季铵盐

25、聚季铵盐

26、聚季铵盐

27、聚季铵盐

28、及其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物软化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阳离子聚季铵盐化合物为聚季铵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德拉
申请(专利权)人:高露洁棕榄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