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肌内效贴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贴片,通常用于药物或营养物质的传递,主要是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保健及防护上。与口服或注射不同,肌内效贴提供一种更为温和的途径,通过皮肤直接向血液中释放药物或营养物质。肌内效贴的常见用途包括止痛、抗炎、减轻肌肉张力和缓解关节疼痛。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成分包括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药。
[0003]肌内效贴在初生产时,由工厂收卷为卷状结构,肌内效贴根据使用需要分为I、X、4爪、6爪等形状,其中I的长条形状应用更为广泛,但由于使用人体的部位不同,长条形状的肌内效贴在长度和宽度也有区别,因此在肌内效贴出厂前需要使用切割设备将成卷原料切割成所需尺寸以便后续使用。但现有的切割设备中的切割刀片位置固定,不能根据需要在肌内效贴宽度方向调整切割刀片的位置以切取不同宽度的肌内效贴,切割后还需另外收卷,另外还要在肌内效贴延伸方向切割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布(a);支架(1),呈U型结构;输料组件(2),设置在支架(1)内侧,用于平稳输送贴布(a);第一切割组件(3),用于在贴布(a)宽度方向将贴布(a)分割成多个所需宽度的分贴布(a1);第二切割组件(4),用于在贴布(a)延伸方向将多个分贴布(a1)分割成所需长度;拨送组件(6),设置在第二切割组件(4)远离第一切割组件(3)的一侧,用于在第二切割组件(4)切割分贴片(a1)至最终尺寸后及时拨送脱离输料组件(2)以避免影响第二切割组件(4)的后续切割;驱动组件(5),用于为第一切割组件(3)、第二切割组件(4)和拨送组件(6)提供动力;其中,在切割所述分贴布(a1)时采用从边侧到中间切割方向,且从边侧到中间分贴布(a1)的所需长度逐渐变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2)包括,第一吸附带(21)与第二吸附带(22),安装于支架(1)内;辅助压辊(23),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吸附带(21)与第二吸附带(2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与支架(1)转动连接;转动多棱柱(32),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31)上,所述转动多棱柱(32)具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平面;切割圆片(36),数量为多个,且滑动套设在转动多棱柱(32)上,所述切割圆片(36)的下端处于第一吸附带(21)与第二吸附带(22)之间;其中,所述平面与切割圆片(36)数量相同,所述平面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切割圆片(36)的第一位移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结构包括开设在平面上的第一限位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34),所述第一螺杆(3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5),且第一限位块(35)与第一限位槽(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35)与切割圆片(3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组件(4)包括,侧盘(42),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盘(42)的相背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1),且第二转轴(41)与支架(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盘(42)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3),两个所述连接板(43)的相背侧具有弧形面;转动环(411),外径与侧盘(42)相同,数量与分贴片(a1)数量相同,转动套设在弧形面上,所述转动环(411)的一侧设置位置可调的切割直片(46),所述切割直片(46)的宽度大于任一分贴布(a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型肌内效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远忠,钱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仪征康普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