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84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包括:一罐体以及一盖体,所述罐体为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罐还包括:一用于放置冻存盒的载物板架,所述载物板架固定于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盖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冻存盒通过所述开口放置于所述载物板架上;若干导冷柱,所述若干导冷柱均固定于所述载物板架的下方;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若干导冷柱的周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生物样本运转的过程中如何减少制冷剂的消耗量以及提高样本架的精确定位的问题。量以及提高样本架的精确定位的问题。量以及提高样本架的精确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


[0001]本技术涉及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转运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样本分析技术的逐渐进步,对生物样本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说,生物样本在存储前,需要进行深低温或超低温处理,处理完毕后再进行转移步骤。而在转移过程中,处理不当会对生物样本的活性、质量造成损害。所以通常都需要一个中转容器对生物样本进行安全转移。
[0003]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冻存细胞的储存温度最好始终控制在

130℃以下,冻存细胞内的水不会形成结晶,细胞结构不会受到破坏,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冻存细胞的质量,使复苏后的细胞活率较高。此外,研究表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在温度降低到

130℃时几乎会完全停止,细胞内部高度有序的结构状态不会被打乱,细胞内部蛋白质、酶以及其他细胞器不会被破坏。冻存细胞复苏后不仅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更重要的是保持了细胞的完整生物学特征。因此在对冻存状态下细胞的存取必须保证始终处于

13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中,只有这样存储的冻存细胞在将来科学研究或治疗回输时才能保证所需要的质量。一旦冷冻细胞的温度从

196℃升高到接近玻璃化的温度,即

130℃以上,细胞冻存液溶液内部会发生缓慢持续的变化,发生重结晶。绝大多数细胞在

5℃~

60℃时,胞内形成冰晶,导致细胞死亡,因此

5℃~

60℃称作细胞的危险温度区。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装有液氮的保温容器作为生物样本的中转容器,虽然能够保证低温环境,但是冻存盒的样本架无法实现精确定位,生物样本的拿取和提放十分不便,长距离或者颠簸状态下的运输还容易导致冻存盒中的生物样本损毁。而且,现有的中转容器需要不断补充液氮制冷剂来维持生物样本的低温生存环境,液氮制冷剂的消耗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以有效解决现有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中维持低温的制冷剂消耗量过大以及放置冻存盒的样本架无法实现精确定位等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包括:一罐体以及一盖体,所述罐体为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罐还包括:
[0007]一用于放置冻存盒的载物板架,所述载物板架固定于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盖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冻存盒通过所述开口放置于所述载物板架上;
[0008]若干导冷柱,所述若干导冷柱均固定于所述载物板架的下方;
[0009]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若干导冷柱的周围;
[0010]其中,所述罐体为双层结构,其外层壁与内层壁之间形成有真空保温腔,所述若干导冷柱和所述载物板架均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载物板架的下方设置有制冷剂,所述保温层由多孔材料制成,用于吸附制冷剂并储存冷量。
[0011]优选的,所述制冷剂为液氮,所述液氮渗入于所述保温层中,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载物板架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0012]优选的,所述载物板架通过若干支撑柱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架包括底板和多个凸台结构,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冷通孔,所述多个凸台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之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多个凸台结构围成的内轮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冻存盒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0013]所述多个凸台结构包括导冷柱连接结构、支撑柱连接结构和限位导向结构,所述冻存盒的其中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倒角结构,所述限位导向结构的导向斜面与所述冻存盒的倒角结构相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罐体外缘对称设有两个提耳,且每个所述提耳的底部开设有一槽口;所述中转罐还包括:一与所述提耳活动连接的把手,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用于卡入所述槽口内的弯折部。
[001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层壁的内表面上设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上设有保温棉。
[0016]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层壁的底部为向下凸起的弧形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盖体的热导率小于所述导冷柱的热导率。
[0018]优选的,所述盖体的热导率为0.02~0.05w/(m*k),所述导冷柱的热导率为200~300w/(m*k)。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热导率小于所述导冷柱的热导率。
[002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热导率为0.02~0.05w/(m*k)。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热导率较大的导冷柱周围填充保温层,使其可以将制冷剂的温度最大程度地传递给放置生物样本的载物板架上,由此使得生物样本能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温的环境条件下,从而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其次,本技术还通过在载物板架上设有多个凸台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冻存盒的精确定位,方便了生物样本的拿取和提放,并且在载物板架底板上开设导冷通孔使得冷气直接与冻存盒接触,提高了导冷的效率。另外,本技术还通过在提耳的底部设置槽口以及在把手的两端设置弯折部,从而通过将弯折部卡入槽口内来固定住把手,进而有效防止中转罐在运转过程中晃动以及突然掉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的正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的侧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的俯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的侧面剖视图;
[0027]图6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中载物板架的立体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中把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

6所示,本技术,即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包括:
[0032]双层结构的罐体1,其外层壁与内层壁之间形成有真空保温腔11;
[0033]盖体2;
[0034]位于罐体1内且用于放置冻存盒100的载物板架4,其设置在罐体1内并通过若干支撑柱3固定连接在盖体2下方;
[0035]若干位于罐体1内且连接在载物板架4下方用于浸入制冷剂12的导冷柱5,其周围填充有保温层6,保温层6由多孔材料制成,用于吸附制冷剂12并储存冷量;
[0036]两个对称设置在罐体1外缘的提耳7;以及
[0037]与提耳7活动连接的把手8;
[0038]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载物板架4包括:底板42和多个凸台结构41,底板42和多个凸台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包括:一罐体以及一盖体,所述罐体为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罐还包括:一用于放置冻存盒的载物板架,所述载物板架固定于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盖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冻存盒通过所述开口放置于所述载物板架上;若干导冷柱,所述若干导冷柱均固定于所述载物板架的下方;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若干导冷柱的周围;其中,所述罐体为双层结构,其外层壁与内层壁之间形成有真空保温腔,所述若干导冷柱和所述载物板架均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载物板架的下方设置有制冷剂,所述保温层由多孔材料制成,用于吸附制冷剂并储存冷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为液氮,所述液氮渗入于所述保温层中,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载物板架之间具有预设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样本转移的中转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架通过若干支撑柱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架包括底板和多个凸台结构,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冷通孔,所述多个凸台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之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多个凸台结构围成的内轮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冻存盒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多个凸台结构包括导冷柱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磊张禹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富龙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